美國 AI 行動計畫背後的權力再編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從 GPT-4 到 Claude 3,從 Llama 到 Gemini,每一代 AI 模型都不只是技術突破,更是一場權力的轉移。掌握模型者,將決定未來誰能做決策、誰該被監控、誰擁有說話的語境。但問題是誰來規管這一切?從 2019 年起,美國陸續推出以下與 AI 有關的政策與機構,但彼此之間缺乏整體統籌

  • 2019 年:創立國家人工智慧辦公室(NAIIO)
  • 2020 年:推出 AI 行政備忘錄,強調「可信 AI」
  • 2021 年:國防部成立 CDAO(Chief Digital and AI Office)
  • 2023 年:拜登簽署 AI 行政命令,首次由聯邦政府主導跨部會統籌,嘗試建立一套能跟得上模型演進速度的治理機制

這些政策沒有中國式的五年計畫,但若細看,會發現美國行動計畫有一條明確主軸:建立可信賴的民主陣營 AI 生態,並在出口、供應鏈與開源治理上,與中國明確脫鉤。


三大行動軸線

1. 風險邊界與模型分類

  • 要求「前沿模型」進行紅隊測試(Red Teaming)
    所謂「前沿模型」是指具備跨領域應用能力、可能對社會或安全構成重大風險的 AI 系統,例如具備自我指令生成、資料分析整合與語言模擬能力的 LLM。美國行政命令要求這類模型在部署前必須進行紅隊測試,也就是模擬惡意使用者的攻擊行為,設計 prompt 試圖誘導模型輸出有害內容、偏見回答或虛假資訊,並根據結果調整防護機制。
  • 委由 NIST 制定風險分級與安全基準
    NIST(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被賦予制定 AI 安全評估與治理框架的核心任務。這包括:建立模型能力的風險分類(例如高風險決策 vs. 低風險輔助)、制定測試資料集、提供模型開發者標準化的測試流程(如紅隊測試指南、偏誤檢測工具)、並擔任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中立技術仲裁角色。這讓風險治理不再只是理念宣示,而是成為可重複、可衡量的制度工具。

2. 強化企業責任與部署落地

  • 科技公司(如 OpenAI、Anthropic)需提交重大模型升級報告
  • 聯邦政府加速制定 AI 採購與應用指引

3. 全球治理與標準主導權

  • G7、UK Summit 等國際合作平台,建立可信任 AI框架
  • 意圖阻止中國主導全球模型輸出與治理規範

開源治理與紅隊測試的關鍵角色

治理的核心不只是管制,而是讓企業能治理,讓政府能測試。這正是 NIST 與 Hugging Face 等社群合作的戰略意義。透過以下工具,美國嘗試打造一套治理即部署的風險沙盒機制,讓治理內建於開發流程中。

  • Red Team Prompting Toolkits:模擬模型在提示攻擊下的失控行為
  • TruthfulQA / Toxigen 等測試集:評估模型的可信度與有害生成潛力
  • Hugging Face Leaderboard:Hugging Face 是全球最大的開源 LLM 社群平台之一,擁有數千種模型與評估工具


科技巨頭不再只是開發者,而是制度合作者

美國在 AI 領域的優勢,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技術突破,而是技術到應用的轉換速度。這一點可以從幾個層面看出來

  • 矽谷新創公司:OpenAI、Hugging Face、Reka AI 正快速將模型轉化為產品 API、平台或 SaaS 服務
  • 軍方系統整合商:Palantir、Anduril,將 AI 模型導入戰場決策系統或無人機控制流程
  • 聯邦政府部門:透過 GSA 與 NIST,嘗試建立標準化的 AI 採購與審查制度
  • OpenAI / Anthropic:從研究機構變成政府報告義務方
  • Meta:釋出 Llama 開源模型後,須回應能力風險爭議
  • Amazon / Google:列入關鍵基礎設施 AI 評估對象

美國的 AI 行動計畫,乍看之下零散、慢半拍,卻背後蘊藏一套深具韌性的制度設計邏輯。它不需要由上而下規劃未來十年,而是依靠

  • 開放社群的自我進化
  • 私營部門的快速產品化
  • 政府部門的標準與審查節點
  • 再加上出口管制與國安佈局的底線治理

未來 AI 的競爭,並非誰開發出下一個 GPT-5,而是誰能讓千萬個 GPT-5 安全、可控、合理地流入每個醫院、機場、邊境、學校與戰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邊喝邊想
3會員
105內容數
有些問題,邊喝點東西,邊想,會比較有答案。這裡是我閱讀、觀察、懷疑,然後慢慢轉化的地方。寫的東西有科技、咖啡、酒,偶爾是神話。如果你也喜歡慢慢想事情,跟著我的節奏,這裡或許適合你。
邊喝邊想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高中生海報震撼業界,揭示先進半導體模擬的技術門檻與學習路徑。
Thumbnail
2025/07/28
高中生海報震撼業界,揭示先進半導體模擬的技術門檻與學習路徑。
Thumbnail
2025/07/25
從平面到立體,電晶體結構演進正重塑晶片密度與控制邏輯的極限。
Thumbnail
2025/07/25
從平面到立體,電晶體結構演進正重塑晶片密度與控制邏輯的極限。
Thumbnail
2025/07/24
光罩尺寸為何停在 6 吋?探討制度慣性如何限制先進製程的發展與產能突破。
Thumbnail
2025/07/24
光罩尺寸為何停在 6 吋?探討制度慣性如何限制先進製程的發展與產能突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要探討AI的任務與實戰場景。AI技術已深入生活各層面,從違約預測到都市交通管理。AI任務主要有三類:數值型資料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影像辨識。時間序列資料和強化學習方法(如AlphaGo)也引起廣泛關注。AI演算法和方法因應不同學派和技術發展而多樣化,了解這些基礎有助選擇適合研究方向
Thumbnail
本文要探討AI的任務與實戰場景。AI技術已深入生活各層面,從違約預測到都市交通管理。AI任務主要有三類:數值型資料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影像辨識。時間序列資料和強化學習方法(如AlphaGo)也引起廣泛關注。AI演算法和方法因應不同學派和技術發展而多樣化,了解這些基礎有助選擇適合研究方向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除現有已知的 AI 硬體建構廠商外,本篇並列出作者對於下一波 AI 應用興起時之潛力企業觀察清單,包含網路服務、網路安全、行業運用方案解決業者、與 AI 軟體開發商等。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 6 日引述知情人士及紀錄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深入調查微軟(Microsoft Corp.)是否與人工智慧(AI)新創企業 Inflection AI 交易採取特殊安排,規避政府的反壟斷審查。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 6 日引述知情人士及紀錄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深入調查微軟(Microsoft Corp.)是否與人工智慧(AI)新創企業 Inflection AI 交易採取特殊安排,規避政府的反壟斷審查。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全球多個國家在AI人工智慧及EdTech教育科技領域的戰略和政策,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德國、法國、芬蘭和歐盟。這些國家都致力於利用先進科技整合實體與數位世界,促進社會的創新與變革,解決教育不平等問題,並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全球多個國家在AI人工智慧及EdTech教育科技領域的戰略和政策,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德國、法國、芬蘭和歐盟。這些國家都致力於利用先進科技整合實體與數位世界,促進社會的創新與變革,解決教育不平等問題,並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