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you-10大失敗的品牌與解方】3.有品牌但不賺錢|品牌夢工廠系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做品牌做到沒錢賺,甚至還賠更多錢,這款的生意真了然!

文/foryou活意行銷企管顧問 www.foryou.tw


《有品牌但不賺錢》——自我診斷問卷

  1. 你的營收成長了嗎?還是只是在燒錢,卻看不到賺錢的跡象?
  2. 你是不是忽略了「毛利率」這件事,只顧著衝業績,結果賺不到錢?
  3. 你的成本結構清楚嗎?還是天天像瞎子摸象,一筆筆支出不知道哪裡出問題?
  4. 你有沒有檢視過銷售管道和產品組合,是否真的帶來利潤,還是賣愈多賠愈多?
  5. 你是不是陷入「價格打太低,賺不到錢;價格打太高,賣不出去」的怪圈?
  6. 你的現金流管理是不是像爛水管,錢進得慢,出去得快,根本撐不住?
  7. 你有沒有真正量化品牌帶來的「無形資產」轉化成實際營收?還是在做無本生意?
  8. 你投入品牌行銷的費用,是不是成了「燒錢遊戲」而非投資?
  9. 你有沒有嚴肅檢討過整個商業模式,還是只靠希望「下個月會好轉」?
  10. 你是不是忽視了經營效率,讓人力、資源、時間都浪費在不賺錢的地方?



品牌不是裝飾品,不賺錢的品牌就是累贅。敢正視這些問題,才能讓品牌從燒錢怪獸變成現金機器。


品牌紅不代表你會賺,熱鬧不能當存摺用

「我們品牌現在聲量不錯,客人也常來,社群互動也蠻高的……只是,帳上還是沒什麼錢。」

如果你創過業,這句話應該聽過(或說過)不只一次。


在我輔導的品牌客戶中,最讓人心疼的不是沒人知道的品牌,而是**「大家都知道,但還是沒人買單」的品牌**。

更慘的是——你自己還搞不清楚問題出在哪。


很多創辦人誤以為品牌只要「有感覺、有流量、有風格」就會有生意,但他們忽略一個殘酷事實:

聲量 ≠ 現金流,美感 ≠ 毛利率,流行 ≠ 獲利模式。


品牌可以紅,但不能只紅在社群;活動可以辦,但不能每場都倒賠一筆。

你以為自己在打造未來的無印良品,結果現實財報像倒寫的分數表。

當你發現每個月都在忙、都在辦活動、都在跟KOL互動,

但帳上永遠只有三個字:「沒結餘」,那就不是品牌在養客群,是你在養品牌。


如果你的品牌也是這樣:叫好不叫座、人氣高但現金低,那這篇故事會是你的警世鐘。


品牌故事|品牌很紅,但紅到發燒、財報發冷

他們的品牌叫「MOONLY2022」,是近年社群上頗有聲量的生活選物店,以「月亮系質感」為主題,主打香氛、文具、小家飾,從開幕那天起就火得不像話。

打開Instagram,滿滿KOL開箱:「每一樣都美到捨不得用!」、「這根本是生活的藝術品!」

門市一開,文青朝聖如潮,打卡牆永遠排滿人。活動一辦,現場像演唱會。

但帳本翻開來……全是空虛。


有次,會計忍不住在例會上開口:「老闆,我們這樣每月活動一場,現場賣得很熱鬧,結果扣掉人事、佈置、贈品、平台費,還是虧了五萬。到底是在衝哪門的KPI?」

創辦人強忍尷尬笑了一下:「我們現在是品牌養成期,流量比較重要啦……」


但這個「養成期」,從2022年拉到了2025年,品牌長大了,營收卻還沒開竅。


raw-image

經營者的內心獨白|我不是不會賣,我是賺不了錢

創辦人Lydia其實很懂行銷,曾是知名內容平台的企劃主管,對於美感、社群操作、情境氛圍都有一套。MOONLY2022是她夢想的具象化,也是她人生最想證明的作品。


「我想證明,台灣也可以有一個像日本BEAMS或韓國MARDI那樣的質感品牌。」

她堅持選最好的紙張、用最高規格的香氛原料、每一場活動都請攝影師拍成雜誌等級,為的不是賣產品,而是「堆疊品牌靈魂」。


但她也不得不承認,這場品牌夢越做越虧。

「我常常覺得,我們賣得不差,但為什麼帳上就是沒錢?甚至賣越多、越忙,月底越慘……」


她後來才發現,自己打造的是「視覺品牌」、「體驗品牌」,卻不是「盈利品牌」—— 品牌有了知名度,卻沒了獲利模式。



foryou顧問輔導觀點|品牌若無獲利模式,只是一場高成本的自我感動

我常說:「品牌不是畫在牆上的故事,而是能養活自己、賺錢生存的模式。」

很多人把品牌當作情懷事業,夢想堆疊、質感加持、聲量買下來,結果回過頭看現金流:慘。

尤其創辦人是行銷背景、設計出身、內容人,更容易跌入三大陷阱:


1.「我不是不賣,是在養品牌」

結果一養三年,自己先餓扁。


2.「品牌不能太俗,賺錢會拉低格調」

結果變成做設計展的文青企業,不是商業品牌。


3.「人家看到我們的質感就會買單」

結果顧客只會來打卡,轉身就去蝦皮下單類似款。


你以為自己在經營品牌,實際上是在燒錢證明「我很會做品牌」,卻沒證明「我會讓品牌活下來」。


raw-image

三個重點建議|打造會賺錢的品牌經營模型

以下是輔導MOONLY2022這類品牌時,我最常強調的三件事:


1. 品牌經營 ≠ 藝術創作,要導入「獲利設計思維」

每一個品牌行動,都要問自己:「這會怎麼影響現金流?」美感不能拿去繳租金,體驗不能拿去發薪水。設計活動時,利潤模型要優先於氛圍營造。


2. 分清楚聲量商品、營收商品、獲利商品的角色

不可能每樣產品都賺錢,但**一定要有主力品能穩賺、有邊車品能試錯、有門面品能吸睛。**別讓整間店都變成只拿來拍照的樣品屋。


3. 「品牌感」要有轉換機制,不只是美術展示

不要讓品牌停在“被欣賞”的階段,請設計一條明確的轉換路徑,從看→喜歡→擁有→回購→推薦。聲量只是開場,轉換率才是續命丹



結語|沒錢的品牌,是不能長大的品牌

品牌如果不能帶來利潤,就只是消耗資源的形象展示。就像開一間美術館,卻沒人買票進場,終究會關燈收場。

你可以不急著大賺,但不能一直虧錢還不找路補血。


別再自欺欺人說「我們先衝流量、先養客群」,流量沒變現機制,最後只是追風的熱鬧。



做品牌不是為了漂亮,是為了「有生意、有利潤、有存活」。

如果你也像MOONLY2022一樣,做得紅、看得美、叫好卻不叫座,我會建議你立刻做一份《品牌營運財務健檢》,看看:


✅ 哪些活動是虧錢的聲量黑洞?

✅ 哪些商品根本沒有利潤空間?

✅ 哪個營收來源能變成你的現金牛?


品牌是為了長大,不是為了燃燒。




《社群邀請》

這是以企業經營管理為主題的社群,每週會不定時分享相關的資訊、政府資源以及公開班課程,若有興趣,歡迎加入!加入『企業/品牌/商模經營分享』社群!請點選以下連結:https://line.me/ti/g2/-BxSnykJq97Sxw_oP-3hHBDbqfrnr4eM4Fk2EA?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島好讚Wonderful & Happy For You的沙龍
6會員
179內容數
2025/07/31
這次久違到廟東夜市玩,回家前順到去趟宝泉豐原老店,想買些麵包帶回去跟家人分享。進店面後發現,除了原本的麵包吐司之外,多了很多新產品,像是多款歐式養生麵包、小西點餅乾及蛋糕等等,還有之前很紅的韓國美食[扁可頌]種類多樣,讓人忍不住多逛一下~
Thumbnail
2025/07/31
這次久違到廟東夜市玩,回家前順到去趟宝泉豐原老店,想買些麵包帶回去跟家人分享。進店面後發現,除了原本的麵包吐司之外,多了很多新產品,像是多款歐式養生麵包、小西點餅乾及蛋糕等等,還有之前很紅的韓國美食[扁可頌]種類多樣,讓人忍不住多逛一下~
Thumbnail
2025/07/30
有了品牌卻還是要拼價才有人買,花錢養品牌攏沒路用! 別再讓你的品牌淪為「價錢殺手」,真正的品牌價值,要讓客戶心甘情願多掏錢 敢面對這些問題,才有機會賺得漂亮。
Thumbnail
2025/07/30
有了品牌卻還是要拼價才有人買,花錢養品牌攏沒路用! 別再讓你的品牌淪為「價錢殺手」,真正的品牌價值,要讓客戶心甘情願多掏錢 敢面對這些問題,才有機會賺得漂亮。
Thumbnail
2025/07/25
辛苦建立了品牌卻沒人哉,或是沒人知道這個品牌在賣啥?實在很悲哀! 敢正視這些問題,你的品牌才有翻盤機會。別讓「有品牌」淪為「沒人知道的秘密基地」
Thumbnail
2025/07/25
辛苦建立了品牌卻沒人哉,或是沒人知道這個品牌在賣啥?實在很悲哀! 敢正視這些問題,你的品牌才有翻盤機會。別讓「有品牌」淪為「沒人知道的秘密基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企業及品牌在經營路上總會遇到風風雨雨,當面臨問題與瓶頸時,您會如何來解決呢?在本課程中,將介紹最常見的四大經營問題,並指引學員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向思維,當問題不再打結時,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Thumbnail
《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企業及品牌在經營路上總會遇到風風雨雨,當面臨問題與瓶頸時,您會如何來解決呢?在本課程中,將介紹最常見的四大經營問題,並指引學員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向思維,當問題不再打結時,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Thumbnail
《您的品牌是製造思維還是消費思維?》擁有一個知名的品牌好處多多,但向來以「生產導向」的代工廠,該如何跨足「顧客導向」的品牌市場呢?本課程將引導學員面對代工廠發展品牌時常面臨的問題,進而調整自己的經營心態與做法,讓品牌之路一帆風順!
Thumbnail
《您的品牌是製造思維還是消費思維?》擁有一個知名的品牌好處多多,但向來以「生產導向」的代工廠,該如何跨足「顧客導向」的品牌市場呢?本課程將引導學員面對代工廠發展品牌時常面臨的問題,進而調整自己的經營心態與做法,讓品牌之路一帆風順!
Thumbnail
最近公司的品牌主力產品因為需求飽和的關係,在後疫情時代,營收慢慢下降,管理階層有感再不做點事,產品就完蛋了! 產品銷量下滑,老闆就檢討產品,從什麼角度檢討?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降成本。 第一要務,先砍高階創新機種。 第二階段,檢視生產工廠,從inhouse轉外包廠。 第三步驟,產品不附加任何
Thumbnail
最近公司的品牌主力產品因為需求飽和的關係,在後疫情時代,營收慢慢下降,管理階層有感再不做點事,產品就完蛋了! 產品銷量下滑,老闆就檢討產品,從什麼角度檢討?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降成本。 第一要務,先砍高階創新機種。 第二階段,檢視生產工廠,從inhouse轉外包廠。 第三步驟,產品不附加任何
Thumbnail
一、代理品牌的最大問題: 當產品賣不好的時候,你的代理權會被換掉。原廠可能會說,你做幾年都賣不好,我只好把你換掉或不給你獨家。 另一個最大問題,品牌的生命週期不會太長,如果公司還活著,你可以看到它的興衰。
Thumbnail
一、代理品牌的最大問題: 當產品賣不好的時候,你的代理權會被換掉。原廠可能會說,你做幾年都賣不好,我只好把你換掉或不給你獨家。 另一個最大問題,品牌的生命週期不會太長,如果公司還活著,你可以看到它的興衰。
Thumbnail
從10多年的品牌經營,我要強調做品牌不是天馬行空,重要的是要好好活下來。即使目前業績穩定,未來能否存活就是問題。文章提到了宏全的案例,說明即使有穩定的客戶也需要本身的品牌力來擴展業務。做品牌需要投資,但投資的多寡取決於最終目的和資源。最後,文章提到了如何開始做品牌規劃的第一步。
Thumbnail
從10多年的品牌經營,我要強調做品牌不是天馬行空,重要的是要好好活下來。即使目前業績穩定,未來能否存活就是問題。文章提到了宏全的案例,說明即使有穩定的客戶也需要本身的品牌力來擴展業務。做品牌需要投資,但投資的多寡取決於最終目的和資源。最後,文章提到了如何開始做品牌規劃的第一步。
Thumbnail
品牌聯名是一種行銷策略,多元的產品選擇、提升產品的吸引力、優惠的價格。提及品牌聯名注意事項包括選擇合適的合作夥伴,創新的產品或服務,行銷推廣,以及品牌形象管理。品牌聯名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慎重考慮。
Thumbnail
品牌聯名是一種行銷策略,多元的產品選擇、提升產品的吸引力、優惠的價格。提及品牌聯名注意事項包括選擇合適的合作夥伴,創新的產品或服務,行銷推廣,以及品牌形象管理。品牌聯名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慎重考慮。
Thumbnail
成功的行銷企劃或銷售檔期,在我的經驗來說,是一種試錯的過程。 很多朋友在私底下閒聊時,都會提到,你怎麼抓到這個銷售模式的,或是你如何去創造這麼穩定的轉單率,當然也有更誇張的,直接提說,我不懂行銷啦,你告訴我怎麼做會有業績就好。 若我真有預測能力,根本不需要嘗試創造業績,我只要提早知道今天晚上威力
Thumbnail
成功的行銷企劃或銷售檔期,在我的經驗來說,是一種試錯的過程。 很多朋友在私底下閒聊時,都會提到,你怎麼抓到這個銷售模式的,或是你如何去創造這麼穩定的轉單率,當然也有更誇張的,直接提說,我不懂行銷啦,你告訴我怎麼做會有業績就好。 若我真有預測能力,根本不需要嘗試創造業績,我只要提早知道今天晚上威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