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品牌卻還是要拼價才有人買,花錢養品牌攏沒路用!
文/foryou活意行銷企管顧問 www.foryou.tw
《有品牌但沒好價》——自我診斷問卷:
- 你的價格,是真心反映品牌價值,還是只能拿來跟對手比價打價格戰?
- 顧客買單時,是因為認同你的品牌故事,還是因為「便宜有好貨」的心態?
- 你曾花時間去搞清楚:目標客戶願意為你的品牌付多少錢?還是價格完全憑感覺亂定?
- 你的產品和服務,真有讓消費者覺得「值回票價」?還是買完默默覺得「不如預期」?
- 你的品牌形象和定價,是互相支撐,還是完全不搭嘎,搞得消費者一頭霧水?
- 你有沒有評估過,價格彈性和促銷策略,還是看到競爭對手殺價就跟著亂降?
- 你有清楚定義產品的價值點,並能讓客戶輕鬆理解嗎?還是包裝跟功能都說得霧煞煞?
- 銷售過程中,銷售人員能用品牌故事和價值說服客戶,而不是只剩「價格最低」這句話嗎?
- 你有定期檢視成本與利潤,確保定價不只是「好看數字」,而是真能賺到錢嗎?
- 你曾嘗試過突破價格天花板,敢挑戰更高價位,還是永遠只敢跟著市場最低價混?
別再讓你的品牌淪為「價錢殺手」,真正的品牌價值,要讓客戶心甘情願多掏錢。敢面對這些問題,才有機會賺得漂亮。
沒「價格靈魂」的品牌,走得再遠也只是在漂流
我常在輔導現場問品牌創辦人:「你的商品,貴得有理嗎?」
這不是挑釁,而是點破真相。因為許多品牌主,明明在品牌包裝上下足功夫,從視覺、故事到質感,一切都像精品。
但一走進市場,卻活成了促銷業務員:今天限時特惠、明天聯名加購、後天全品項88折。
最後顧客只記得你的折扣,忘了你的品牌。
這就是所謂的:「有品牌,卻沒好價」。
尤其是中高價位的甜點、選物、設計品牌,最容易落入這個陷阱:
看起來高端、做得很精緻、口味也不錯,媒體報導也上過幾篇,但一開口就被問:「有折扣嗎?」、「跟OO牌差在哪裡?」、「可不可以買一送一?」
你辛苦建立的品牌,卻只換來價格的質疑與比價,根本撐不起營運,更別提獲利。
如果你的品牌也是這樣:不靠折扣就沒人買,一提價格就被嫌貴,那請先別自我懷疑,也先別怪市場冷血。
這篇真實案例,就是幫你看見問題癥結,並給你找到回到「有價品牌」的實戰方法。
畢竟,品牌不是「美感決勝」,而是「價格定錨」的主權之戰。
品牌故事|有牌沒價,是行走的破風旗
她的品牌叫「Merry Chérie’s」,是間主打「法式手作烘焙」的甜點品牌,LOGO是金箔玫瑰、店面純白夢幻,甜點櫃裡的千層酥、檸檬塔美得像珠寶。
創業初期小有聲量,網美打卡、部落客推薦,生意還不錯。但三年後,她卻跌進價格泥沼。
「欸你們那個千層蛋糕多少?」
「我們的經典款是280元一塊。」
「哇~你們家沒活動嗎?我在另外一家看到兩塊才299欸。」
「……我們用的是法國AOP奶油,跟他們的進口原料不太一樣……」
「喔~那我先想一下~」
這樣的對話,每週上演三次以上。
客人看得見品牌的臉,卻不願為它掏心掏錢。
明明有品牌,卻始終得靠折扣、聯名、買一送一才能撐住業績。
花了三年打造品牌,結果卻落得像天天做週年慶的百貨公司。
經營者的內心獨白|「我不是賣便宜貨啊……」
創辦人Ann是一位極度講究細節的甜點師傅,學成自巴黎藍帶廚藝學校,從開業第一天就立志要做「有質感的台灣精品甜點」。她從來沒想過要跟手搖飲、團購起家的便宜甜點打對台。
「我們的原料成本是別人的兩倍,但我卻要靠促銷才能賣動……我真的覺得很委屈。」
她不是不知道行銷,只是很排斥「買一送一」「限時下殺」這種風格。
但市場沒留給她選擇的時間,營運壓力像冷氣機滴水,滴得她夜不能寐。
「我很怕,我怕我們會被當成又一家很快消失的夢幻甜點店。被記得的,不是好吃,而是折扣。」
她不是沒品牌,她是沒「價格主張」,結果就是品牌失去了價值錨點。
顧客心裡的價值認定,從來不靠你多會包裝,而是你怎麼定價、怎麼撐住價。
foryou顧問輔導觀點|品牌若無定錨,只剩漂流
「有品牌但沒好價」這類案例非常常見,尤其是中小型品牌最容易卡在這個價值斷層裡。
很多老闆都以為:「只要品牌做得夠美、夠有故事,顧客自然願意付出溢價。」但他們忽略一件事:
► 價值≠感覺好,是要讓人有「合理的購買理由」。
當你品牌講得很有格調、視覺很精緻,但定價沒有「撐住價值」的策略,就會落入「有牌沒價」的黑洞:
不是被比較就是被砍價,不是自己殺價就是被迫跳折扣戰。
► 品牌不該是「好看」而已,而是「讓人覺得貴得有理」
你如果無法說服顧客:「為什麼這個價值這個錢」,那麼品牌只是裝飾品,甚至是包袱。

三個重點建議|打造「有價品牌」的關鍵操作
以下是我在實務輔導中常用的三步驟,幫助品牌找回價格主權:
1. 從「品牌定位」到「價格主張」要對齊
你說你是精品甜點,卻做出超市會買一送一的促銷策略,這就違背定位。**請明確告訴顧客:我比別人貴在哪裡,憑什麼貴。**是原料?手作?限量?要說得具體,讓人信服。
2. 建立產品的價值階梯
不能所有商品都定高價,也不能通通靠招牌撐場。請設計好:「引流品、中價主力品、高價毛利品」的組合,讓消費者在選擇中理解價格邏輯,進而認同品牌價值。
3. 價值感不只靠故事,要靠體驗落地
品牌價值是「整體感知」,不是一篇浪漫文案。從包裝、服務、回應速度,到售後每一環都要撐得起價格,才有「貴得有理」的說服力。
結語|品牌若沒有價格戰力,等於開戰沒子彈
品牌不是用來美化商品的,而是用來提升議價力的工具。
沒有價格主張的品牌,就是虛有其表的名片;今天顧客來,是看在折扣,明天他就會為了下一個折扣轉身離開。
記住:價格,不是隨便喊,而是經營出來的戰略結果。
如果你也是「品牌做了、廣告打了、媒體報了,結果還是要打折才能賣」的苦主,那很可能不是你的品牌沒人看見,而是你的價格沒人信服。
我會建議你來做一次「品牌價值-價格策略診斷」,幫你檢視:
✅ 你的品牌定價有沒有對應到市場認知?
✅ 哪些產品該成為你的價格支點?
✅ 如何設定價格,才能讓顧客覺得「不貴但有價」?
品牌不是越美越貴,而是越會說服市場,價越穩、利越高。
《社群邀請》
這是以企業經營管理為主題的社群,每週會不定時分享相關的資訊、政府資源以及公開班課程,若有興趣,歡迎加入!加入『企業/品牌/商模經營分享』社群!請點選以下連結:https://line.me/ti/g2/-BxSnykJq97Sxw_oP-3hHBDbqfrnr4eM4Fk2EA?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