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介於反省與毀滅之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是什麼?

昨天上的課很有趣,是關於「人性真相」。但比起真相是什麼,我覺得教授更想問的是:「人,是什麼?」他從人的過去、來源與未來開始談。不是急著給出定義,而是像在慢慢打開一個盒子,一層層拆解,關於我們是怎麼成為「人」的。就像一場哲學性的剝洋蔥,不是要讓你落淚,而是讓你在每一層感知中,看見更多結構與可能。

我不想把這些寫得像課堂筆記,所以只想單獨拎出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觀點。

應該是德日進(Teilhard de Chardin,1811-1955)提的:當一個物種的結構足夠複雜,也就是有了「複構意識」,它就會產生「意識」。但這種意識不是單純的感官反應,不是痛就叫、不舒服就逃走的動物本能,而是一種能夠回頭看自己的能力。

教授用了伊甸園的故事來說明。當亞當與夏娃知道自己赤裸的那一刻,他們感受到「羞恥」。而羞恥,是一種反省,一種意識到「某事不對勁」的自我評價。這不是從自身內部長出來的某種覺知。而是來自他人的責罵或社會規訓

很多高等動物也有複雜的意識系統。你會發現狗懂得討好、猴子會用工具、海豚會玩遊戲。但什麼讓我們真正成為「人」?是反省,是羞恥,是自我評判。是那些會讓人痛苦、但也讓人自由的感受。

極端的自由,來自意識到我們活著

教授還提到另一個我很喜歡的觀點:「只有人,會選擇自殺。」

不是因為人不想活,而是因為人知道自己正在「活著」。因為意識到了生命的存在,所以才有權利說「我可以不要它」。

那是一種極端的自由,是對命運說不的行為。

不是來自群體的本能反應,也不是社會條件的催眠。你說企鵝會集體溺斃,那或許只是種族遺傳的行為。但如果今天有一隻企鵝選擇回頭、不跳下去,那就是絕對自由的證明。人之所以成為人,或許就在於:我們有能力選擇離開。


這不是鼓勵自毀,而是一種存在論上的理解。

自殺的慾望是什麼?

追求自由的慾望又是什麼?慾望本身到底是什麼?來自自我?還是比我們更深層的結構?

我們無從得知。

但它存在,像一道裂縫,也像一道門。


我知道,這些觀點可能對某些人來說像是詭辯、哲學腦的遊戲,是無解問題的裝模作樣。但我始終相信,只要一個觀點是建立在邏輯與語言的秩序上,它就值得被思考與討論。就算那個「討論」本身,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部分。

在世界無解之前,我想先嘗試去理解

我不是在正統學習系統裡面所學的哲學,但我印象中似乎知道哲學的開始是決定開始思考

「思考」這件事,有時是一種自我認證的行動,不是向世界宣告我是誰,而是對自己說,我還在這裡,我還能夠疑問、推敲、感覺。

我一直對這種狀態很著迷。一種什麼都還不確定,但你知道你還在路上,還在找的感覺。你可能也會這樣,在某個失眠的夜晚、某個人群之後突然靜下來的時刻,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這麼在意「活得夠不夠真實」、「做的選擇是不是自己的」、「那個被理解的慾望到底有沒有出口」。


以前我會覺得,思考是為了找到一個解答。但現在比較像是,思考是一種與「混亂和平共處」的方法,是在無法控制的日子裡,留下屬於自己的座標。

我喜歡哲學,不是因為它讓我變得更聰明,而是因為它讓我感覺自己正在參與,不是參與社會的評價系統、KPI 或角色期待,而是參與成為一個人,成為「我」的這件事。

我知道我沒有立場說這些,我的邏輯可能還有漏洞,我舉的例子也許不夠嚴謹。但我仍然想持續這樣寫、這樣問,這樣讓自己對話。哪怕只是一小段文字,也想讓那個「還在想事情的我」被看見。

有時候我們太快想當一個完成的人。

但我覺得更動人的,反而是還沒完成的時候。是還在亂問問題、還在犯錯、還在用很不確定的語氣說出一句:「你也會這樣想嗎?」的那個時刻。


我還是很喜歡哲學。

即使我忘了是哪裡聽來的那句話

「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而是用來感受的。」

但我總還是習慣,把世界想成一個可以被整理、被說服、被理解的樣子。像一座能被摺疊成邏輯的地圖,或是一個有邊界的宇宙。

我想,那是我的信仰吧。也是我希望的樣子。


在世界無解之前,我想先嘗試去理解。就算只是為了在混亂裡,說一聲我還活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ck Chat
0會員
6內容數
習慣把日常的對話、混亂的感受和想不透的問題寫下來。 相信書寫是一種慢慢理解自己的方式,不急著得出答案,也不逃避問問題。 這裡是一些關於慾望、關係、自由,以及日子如何被活過的紀錄。 如果可以希望可以跟你們聊聊了解你們的故事
Chick Chat的其他內容
2025/08/06
從公園裡的滑梯寫起,這篇散文思索愛與不確定性。我們總想透過情人鎖、承諾、握手與陪伴去證明「永遠」存在,但其實我們都只能活在「當下」。或許最真實的愛,是那一句「我愛你,在永遠發生以前。」
2025/08/06
從公園裡的滑梯寫起,這篇散文思索愛與不確定性。我們總想透過情人鎖、承諾、握手與陪伴去證明「永遠」存在,但其實我們都只能活在「當下」。或許最真實的愛,是那一句「我愛你,在永遠發生以前。」
2025/08/03
我們是否能渴望自己已擁有事?可以的,只要我們知道它隨時可能失去。 出自於誘惑者的日記 最近,它變成了一段逐漸浮現的、自我論述的開端。 我開始發現,自己在愛裡的掙扎、懷疑、賭注與選擇,並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連串關於「我是誰」與「我想如何愛」的反思過程。 我意識到自己擅長懷疑幸福的真實性,也習慣
2025/08/03
我們是否能渴望自己已擁有事?可以的,只要我們知道它隨時可能失去。 出自於誘惑者的日記 最近,它變成了一段逐漸浮現的、自我論述的開端。 我開始發現,自己在愛裡的掙扎、懷疑、賭注與選擇,並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連串關於「我是誰」與「我想如何愛」的反思過程。 我意識到自己擅長懷疑幸福的真實性,也習慣
2025/07/30
「我覺得我很擅長弄丟朋友。」 這是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在夜晚某個時間被丟出來。我愣了一下,卻又意外地理解。 其實我也是。那些曾經很要好的、親密無間的朋友,彷彿只要一不小心,就會在生活的縫隙裡慢慢失焦。 「可是你都把他們找回來了。」 這句話讓我有點暖,也有點不知所措。我開始回想,那些久違的重逢、
Thumbnail
2025/07/30
「我覺得我很擅長弄丟朋友。」 這是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在夜晚某個時間被丟出來。我愣了一下,卻又意外地理解。 其實我也是。那些曾經很要好的、親密無間的朋友,彷彿只要一不小心,就會在生活的縫隙裡慢慢失焦。 「可是你都把他們找回來了。」 這句話讓我有點暖,也有點不知所措。我開始回想,那些久違的重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成長,或許始於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真誠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或者,也可能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堅定地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它們在他人眼中有多麼不堪。畢竟,人生本就是一場充滿矛盾和衝突的旅程,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我們都在自己的迷宮中摸索前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路和答案。
Thumbnail
成長,或許始於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真誠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或者,也可能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堅定地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它們在他人眼中有多麼不堪。畢竟,人生本就是一場充滿矛盾和衝突的旅程,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我們都在自己的迷宮中摸索前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路和答案。
Thumbnail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這個月,從『人』身上學到了很多事情,反思了許多前因後果,設想了許多處境,然後開始理解了許多事情,因此想到了古語這句話。 人跟人之間的問題真的非常有趣,雖然我是個內向型人,不太熱衷於融入群體,但在邊緣看著每個人在面對困難時做出的選擇,總會忍不住思考著,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
Thumbnail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這個月,從『人』身上學到了很多事情,反思了許多前因後果,設想了許多處境,然後開始理解了許多事情,因此想到了古語這句話。 人跟人之間的問題真的非常有趣,雖然我是個內向型人,不太熱衷於融入群體,但在邊緣看著每個人在面對困難時做出的選擇,總會忍不住思考著,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人的個性有多樣的面貌,社會常有刻板印象,需要接觸後才能更加了解未知的一面。本文探討人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特質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學習、使用了無數的工具,目的都只有一個「為了瞭解自己」。最終發現,最難看透的其實是自己。看似撥開迷霧,卻又陷入另一個謎團。這也許就是生命有趣的地方。 越是在意,越無法理智看待。 一個人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帶著各自的因緣、果報甚至是業力來到這個世界。 為何同樣的命盤會造就不同的人生際遇;因為成長
Thumbnail
學習、使用了無數的工具,目的都只有一個「為了瞭解自己」。最終發現,最難看透的其實是自己。看似撥開迷霧,卻又陷入另一個謎團。這也許就是生命有趣的地方。 越是在意,越無法理智看待。 一個人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帶著各自的因緣、果報甚至是業力來到這個世界。 為何同樣的命盤會造就不同的人生際遇;因為成長
Thumbnail
在慾望驅使之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箇中好手,招數都是傾囊盡出,也不惜魚死網破。 最後發現一個真相:我與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難堪與落魄。 卻也是在此時此刻,我們珍惜殘存的一縷氣息,對對方手下留情感到欣慰。 必要的距離,是善的舉措。 沒有分離,愛不會成熟。 愛,不是直指,是能指。
Thumbnail
在慾望驅使之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箇中好手,招數都是傾囊盡出,也不惜魚死網破。 最後發現一個真相:我與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難堪與落魄。 卻也是在此時此刻,我們珍惜殘存的一縷氣息,對對方手下留情感到欣慰。 必要的距離,是善的舉措。 沒有分離,愛不會成熟。 愛,不是直指,是能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