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天賦是種選擇 不是義務
最近在追《鬼宮》,雖然還沒看完,但因為第一集的名稱就讓我印象深刻,所以我想趁我還記得的時候紀錄一下。
第一集的名稱是 : 才能出眾的姑娘。
印象深刻的點是 : 有才能的人,就該承擔更多責任嗎?
關於天賦與共鳴
我想我很能有共鳴的點是因為,總有那種好像只能由自己做的事情,但沒有義務還有責任要去承擔。
我不確定大家是不是都找到自己的天賦了?又或者已經擁有屬於自己的熱情了。
不知道對於大家來說什麼是英雄,又或者大家想要成為怎樣的英雄?是要發揮自己的特點或是專長嗎?
現在有一個普遍的現象是:
- 會拍照的人幾乎不在照片裡
- 會煮飯的人好像都是最後一個吃
或許發揮自己的所長去幫助人是一種選擇,但是我個人認為這不是必要。
我的叛逆選擇
以前讀書的時候總覺得有一種標準讓我覺得很壓抑,就是將達成變成一種標籤來衡量。
我自己不太喜歡。
就拿學校來說好了,因為考上什麼第一志願或是有名的學校,就會開始對這個人貼上標籤,不管有怎樣的標籤都會有人講話。
而我當時為了不要讓自己被貼上這種標籤,所以我選了一個其他的路。
就是明明可以得到,卻不去要。
所以我的高中大學甚至研究所,都不是那種可以被人家貼那種是「很會考試或讀書」的標籤。
當時的叛逆,只是因為我知道也有人是認真努力的,每個人都會有想認真學習或是努力學習,只是用這種達到標籤,當作那個人的價值還有成就,我個人覺得很不公平。
就算是真的拿達到了,然後呢?要接受人家的指教,阿你不是 XXX 大學 / XXX 專業的怎麼連這個都不會?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選擇擅用自己會的技能去幫助別人不是義務
。
就像《蠟筆小新:激戰!塗鴉王國與差不多四勇者》裡面有一幕的內容一樣,大人們貪生怕死,不管小新曾拯救他們的事實,集體責怪他。
因為這件事情他曾經做過也做到了,怎麼現在沒達到大家期望了他就該被指教 ?
我的想法
我希望自己是一個不將自己期望附加在他人身上的人,因為自己的每個階段還有選擇本來就是獨立事件。
我過去怎麼樣不代表現在是怎麼樣未來也會怎麼樣。
除非已經相信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了。
在回剛開始的文章主題,有才能的人,就該多付出一點應該要做什麼嗎?
或許我就是一個吝嗇的人,我自私到只有自己想,才會這樣做。但這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我心裡比較舒服的方式。
很多人都會探討雙標這個問題,我覺得雙標又怎樣?只要自己能夠接受,被其他人認同也只是剛好而已。
這關《鬼宮》什麼事 ?
鬼宮給我的共鳴是,我知道我有、我會、我能,但是只有在我自己「主動想要」的時候我才會承認。
凡一切覺得我應該怎麼樣的,我都不太喜歡,不要拿別人的期望來影響自己
。
也不要拿自己的期望影響別人,除非你們是一體。
目前工作內容思維的分享
我在現在的工作內容裡面有一個概念我覺得很可以跟大家分享,我是一個晶片設計工程師,我的工作內容大致總結可以分三個主題內容:
- 給我什麼東西 ( input )
- 我「想要」做什麼 ( process )
- 以及我會給出什麼 ( output )
這從工作中反映出生活的主題,我想要以後再深入來探討。
最後
打出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鼓勵給那些也被稱為自私或是被責怪的人。
自己的無為或是沒做到,這就算值得檢討,也不該讓自己一直否定自己。
今天的重點是:被別人壓迫的你,有我支持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舒服的做自己,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Just share to you ~ 我是 Joker 咱們下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