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當市場震盪、利率高、AI又一直在升級的時代,你的資產需要一點「防禦級」配置。而國防科技不只是飛彈與戰機,它是政府的年度預算常客,也是財報裡最穩定的現金製造機。今天就來一探雷神技術(RTX)、洛馬(LMT)、博思艾倫(BAH)這三位「國防鐵三角」的超能力。
2. 相關產業CAGR(年均複合成長率)
根據最新產業預測,國防科技的成長曲線正在悄悄拉高——不再是傳統的飛彈、坦克與戰機,而是一場涵蓋 AI、感測技術、資訊作戰的未來戰爭演進:
全球國防支出預估年均成長率為 4.1%,主因來自地緣政治緊張與軍備競賽升溫。俄烏戰爭、台海局勢、中東動盪皆成為政府提高軍費的推力,使軍工產業成為逆風下的資金避風港。
美國防科技產業的成長率更高,預估達 6.2%,尤其是在 AI 軍事化與武器系統升級推動下,像是雷神的 SPY-6 雷達、Pratt & Whitney 的 F135 引擎都是技術升級的代表作。
至於軍用 AI 系統,年成長率更超過 10%,從自動偵測、決策輔助、無人機導航到智慧指揮系統,博思艾倫等企業正快速卡位這塊高成長領域,成為科技與安全的結合點。
3. 產品與內容精要
3-1 SPY-6 雷達系統 – 雷神技術
- 美國海軍艦載專用,模組化設計+百目追蹤力。
- 領軍雷達升級計畫,合約高達 6.465 億美元。
- 每台都像是飛彈界的「多工怪獸」。
3-2 Patriot 愛國者防空系統 – 雷神技術
- 能攔截極音速飛彈的真英雄。
- 遍布北約盟國,歐洲防空需求下持續擴訂。
3-3 GTF Advantage 航空引擎 – Pratt & Whitney
- 新世代節能引擎,耐用度大提升。
- 全球機隊升級率預估超過 90%。
3-4 F135 軍用引擎 – Pratt & Whitney
- 專為 F-35 戰機打造,推進力爆棚。
- 穩居美國空軍專案核心位置,背後有美國國防部撐腰。
3-5 國防網路系統 – 博思艾倫
- 主打 AI 偵測與網路安全技術。
- 服務美軍資訊戰部門,穩定長約+高毛利。
4. 投資機會&風險
國防科技產業的投資機會與風險,正如雷達掃描般一眼看穿本質——每一個優勢都帶著潛藏挑戰,也正是這樣的「攻守平衡」構成其獨特魅力:
美國與歐洲等主要國家近年持續上調國防預算,尤其是在地緣政治升溫、戰略部署升級的背景下,軍工企業等同穩定收入來源的代名詞。但別忘了,一旦貿易政策風向改變、關稅突然調整,企業成本結構可能瞬間變陣,利潤遭壓縮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此外,多數國防科技公司仰賴數年甚至十年以上的長期合約,讓現金流穩如老舊潛艦。但這穩定的背後,也可能因勞資爭議或供應鏈瓶頸而面臨交期延遲、合約履行風險。
最後,隨著AI與軍工科技融合,國防企業如博思艾倫、雷神正迅速提升技術門檻與毛利結構。這種技術升級不僅強化競爭力,也拉高了研發成本與資本支出壓力——彷彿是一場不能停的軍備競賽,燒錢,也燒腦。
5. 相關ETF推薦
在這個資訊戰與飛彈經濟同時起飛的年代,想參與軍工成長列車但又不想自己開戰機選股,ETF 就像一張「軍工通行證」,讓你輕鬆分散風險、精準打包重磅標的。
00965-TW 是台灣市場的「防禦級代表作」,一次收編洛馬(LMT)、雷神(RTX)、博思艾倫(BAH)等三巨頭,不管你是ETF新手或沙發會老手,都能一票掌握全球軍工脈動。
如果你願意登入美股市場,ITA 就像是軍工ETF的主力艦,擁抱大型防衛企業、流動性強,適合偏穩健派的長線選手。而 XAR 則像是軍工獵人,布局中小型防衛企業,擁有捕捉黑馬的潛力,但波動也略高一些,適合雷達開比較強的讀者。
你的資產配置,不必當兵也能升級防禦力。ETF,就是投資界的防空飛彈——平時潛伏、必要時護航。
6. 結論
國防科技產業長期看漲,不僅有政府當靠山,還搭著AI與飛行技術的升級列車。ETF更讓你化繁為簡,一票打包雷達、飛彈、引擎與電腦兵團。適合穩健布局者,也對科技派投資人有高吸引力。
7.投資有風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學術交流與財經沙發會討論之用,非投資建議。投資人應審慎判斷標的與風險,股市有風險,入市需冷靜。
📢國防科技,不只是防空——也是防手殘投資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