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為自己捨不得的是人,其實捨不得的是那個沒能實現的劇本。
那天晚課結束,我照慣例把鼓棒收進架子,卻發現另一套鐘鼓架上的棒子沒動。
我皺了眉,走過去問小晉:「今天你沒打?」他轉過身來,笑得有點尷尬:「師兄,我最近工作忙,可能要暫停一陣子。」
我心裡一震。不是因為他要離開,而是因為腦海裡那些畫面瞬間碎裂了——
我教他敲鐘打鼓,他慢慢熟練起來的畫面。 我年紀漸長,他接下我位置的畫面。 我退下來後,站在殿外聽他打鼓,心無掛礙地合掌讚歎的畫面。
這些從來沒有發生、但我心裡已經彩排過無數次的場景,就這樣結束了。
就像是我自己寫好的劇本,演員突然說不演了。

捨不得的真相
這讓我想起那些年,媽媽總是捨不得我搬出去住。她說是擔心我照顧不好自己,但其實她捨不得的,是那個她想像中母子和樂、一家團圓的畫面。
朋友阿明也是,他總說捨不得前女友,但細聊才知道,他真正放不下的是那個「我們會一起環遊世界」的計畫。人早就不愛了,但那個沒能實現的夢太美了。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在關心別人,捨不得對方離開。
但很多時候,我們真正捨不得的,是自己心裡那個沒能實現的劇情。
現實不照劇本來
我想起我們剛開始練習時,他打錯鼓點的表情。那時我笑著說:「沒關係,多打幾次就會順了。」
他抬頭看我,眼睛閃著光:「真的嗎?那我想再試一次。」
那個時候,我以為這就是開始。我以為只要我夠耐心、夠堅持,我們就能照著我想像的劇情走下去。
但現實沒有照劇本來。
角色說走就走,說停就停,連個交代都沒有。我們就被留在原地,燈都熄了,還以為演出還在繼續。
有些鼓點,練不準的
鐘鼓是我最熟悉的技藝,但這些年我慢慢懂得——
有些鼓點,不是反覆練習就能打準的。 有些關係,不是你夠堅持就能照想像走完的。
你以為你在幫一個人準備未來,結果他只是借過你這段旅程,走了幾步就要轉彎了。
你以為你們會並肩走完這場修行,他卻只是來陪你走一小段,學完他該學的課就畢業了。
就像父母以為孩子會按照他們的期待成長,結果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 就像戀人以為愛情會照童話劇本發展,結果對方根本不是童話裡的角色。 就像朋友以為友誼會天長地久,結果人家只是人生某個階段的過客。
學會放下劇本
所以後來我學會了一件事:
如果某段關係的結束讓你特別難過,不妨問自己——你真正捨不得的,是不是那個「曾經幻想過的劇本」?
那個你寫好了每一幕、安排好了角色、甚至連對白都背好了的劇本。
人生沒有排練,一切都是即興演出。別人演得不像你想像的樣子,不代表他錯了。
他只是有他自己的劇本而已。
真正的修行
那天,我照樣去打鼓。每一聲敲下去,都像在告訴自己:這場戲,不會因為誰離開就結束。
如果有一天他再回來,我會一樣歡迎。如果他永遠沒回來,我也能把這段故事收好,放在心裡一個乾淨的角落。
因為我終於明白,我捨不得的不是他,我是捨不得那個我以為我們會一起完成的結局。
現在我學會了放下劇本,好好活在這一場真實的、沒有安排的修行裡。
這才是真正的鼓聲落地,聲聲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