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的古人早就看透:順境比逆境更能暴露人性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平時溫和謙遜,一升職就開始頤指氣使?平常低調做事,一被讚美就膨脹得不行? 原本親切友善,一有點成就就開始看不起人?
如果你也納悶過「為什麼好人突然就變了」,那麼2000年前的古人早就給出了答案。
🏛️ 古代識人絕學:「喜之以驗其守」
我們常說,逆境見人品。
但古人更厲害,他們說:「順境見人心。」
這句話有一個更精準的版本,出自《呂氏春秋》的「八觀六驗」識人法——「喜之以驗其守」。
這四個字什麼意思?
就是:看一個人是不是值得信任,不是在他低潮時,而是在他得意忘形的那一刻。
心理學研究也證實了這點:成功時大腦會分泌大量多巴胺,讓人產生「我很特別」的錯覺,這時最容易露出真面目。
💫 「有些人謙虛,是因為沒機會驕傲」
你觀察過身邊的人嗎?他們得意時是什麼樣子?

😤 人什麼時候最容易「變」?
據統計,70%的管理問題都出現在晉升後的前三個月。
一個人什麼時候會露出真面目?
❌ 不是被傷透的時候
❌ 不是壓力大到崩潰的時候
✅ 而是當他突然「被肯定」、「被提升」、「被看見」的那一刻
你一定見過這些人:
🔸 升了一個職,就開始口氣變了,對下屬頤指氣使
🔸 被老闆讚賞一下,立刻轉頭踩其他同事「我就說他們不行」
🔸 收到一點好評,就開始聽不進任何建議「我已經證明自己了」
🔸 小有成就,就開始裝懂每一件事「這個我早就知道」
🔸 網紅爆紅後,突然對粉絲愛理不理,對合作方擺架子
他們不是壞人,只是沒守住「得意」帶來的考驗。
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 為什麼「高興」比「痛苦」更危險?
真正的考驗,來自喜悅那一刻
人們最容易「失守」的,不是痛苦,而是快樂。
因為痛苦會讓人警醒,但快樂,會讓人鬆懈。
從心理學角度看:
- 痛苦時:大腦處於防禦模式,會謹慎思考
- 快樂時:大腦分泌快樂激素,判斷力下降,容易高估自己
所以古人才說,觀察一個人要看:
🔍 被誇獎後的反應 > 被責備後的反應
🔍 拿到機會後的行為 > 落空時的表現
🔍 升官發財後的樣子 > 困頓時的模樣
💫 「你得意時的樣子,就是你人品的全貌」
很多人失敗不是因為敵人太強,而是自己沒守住這一關。
你覺得自己在得意時能保持清醒嗎?
📖 兩個真實故事:誰守住了,誰沒守住
故事一:「提拔之後」就不一樣的小王
我曾見過一個中階主管小王,出身普通,做事一直很低調、勤懇。
大家都誇他「人品好,值得重用」。
後來他升官了,坐上了部門負責人的位置。
變化是漸進的:
第1週:還是老樣子,甚至更謙虛了
第2週:開始在開會時打斷別人說話
第3週:開始排擠還沒升上來的同事
第4週:把所有決策都握在自己手裡,不再聽取意見
半年後,整個部門氛圍都變了。同事們開始抱怨:「小王變了。」
但其實他沒變,他只是暴露了得意時的真面目。
故事二:永遠沉穩的老前輩
我也見過另一種人。
一位50歲的資深前輩,被董事長欽點晉升為副總,幾乎全公司的人都等著看他會怎樣「擴權」。
結果他沒有。
他照舊:
- 中午和實習生一起吃便當
- 下班主動幫新人看簡報
- 開會時認真聽每個人的意見
- 犯錯時第一個承擔責任
有人好奇地問他:「你都上去了,怎麼還這麼謙虛?」
他笑著說:「我現在做的事,跟我昨天做的事,其實沒什麼不同。職位變了,但我還是我。」
這句話我永遠記得。
那是一個真正守住自己的人。
他沒因為喜悅失了分寸,沒因為被肯定就開始看不起別人。
你更想成為哪種人?
🎭 歷史告訴我們:英雄都敗在得意時
韓信的悲劇
韓信幫劉邦打下天下,功勞無人能比。
但他在被封為楚王後,開始驕傲自滿,到處炫耀自己的功績,甚至說「劉邦沒有我就沒有今天」。
結果?被劉邦猜忌,最終慘死。
如果韓信在成功後依然低調謙遜會如何?
項羽的覆滅
項羽在鉅鹿之戰大勝後,開始自認為「力拔山兮氣蓋世」,不再聽謀士建議。
鴻門宴時更是因為自負,放走了劉邦。
最終敗走烏江,自刎而死。
💫 古人云:「滿招損,謙受益」——驕傲的人註定走向失敗
你從這些歷史故事中學到了什麼?
🔍 快速自測:你是「守得住」的人嗎?
看看下面這些情況,你會怎麼反應:
✅ 守得住的人會:
□ 被誇獎時會想「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 升職後仍會主動幫助同事
□ 成功時會感謝幫助過你的人
□ 得意時會提醒自己保持謙遜
□ 有成就時會想著回饋他人
□ 被讚美時會說「這是團隊的功勞」
❌ 守不住的人會:
□ 一被誇就覺得自己很特別
□ 升職後開始對原同事冷淡
□ 成功時覺得都是自己的功勞
□ 得意時開始看不起別人
□ 有點成就就開始裝專家
□ 被讚美時會說「我就知道我很厲害」
你更符合哪一種?
💡「喜之以驗其守」的現代啟示
現代社會教我們要成功、要曝光、要快速變現。
但很少人提醒我們:「穩得住」才是長久的力量。
「喜之以驗其守」這句話,不是叫人壓抑喜悅,而是提醒我們:
在喜悅中,有沒有忘記自己是誰?
🌟 你能不能在被愛時不忘謙卑?
🌟 你能不能在被讚賞時不忘本分?
🌟 你能不能在掌聲下不迷失方向?
🌟 你能不能在成功後還記得初心?
這才是古人說的「守」——守住內心的平衡,守住做人的分寸。
你覺得什麼是最難「守住」的?
🎯 三個實用建議:如何在得意時守住自己
1️⃣ 建立「謙遜提醒機制」
- 被讚賞時,提醒自己:「我不過是剛好而已」
- 被提拔時,想想:「那些還在努力的人」
- 享受好處時,問問:「我願不願意分享?」
2️⃣ 找一個「真話朋友」
身邊要有一個敢說真話的人,在你膨脹時潑你冷水。
真正的朋友不是拍馬屁的人,而是在你得意忘形時拉你一把的人。
3️⃣ 定期「歸零思維」
無論多成功,每隔一段時間就問自己:
- 「如果我重新開始,我還會成功嗎?」
- 「我的成功有多少是運氣,多少是實力?」
- 「我還需要學習什麼?」
💫 記住:你怎麼對待比你弱的人,就是你靈魂的水平
💫 但更重要的是:你得意時的樣子,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 寫在最後:長久可靠 > 一時成功
有句話說得好: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在低谷時有多堅強,而是在高峰時有多清醒。」
不要怕困境,那只是你在低谷時的試煉。
真正要警醒的,是那個一躍而上的自己——
你會不會,在高處丟掉了自己?
這才是古人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智慧:
在喜悅中保持清醒,在成功中保持謙遜,在得意中保持本心。
願我們都不是一時成功,而是長久可靠的人。
💬 來聊聊吧
評論區告訴我:
- 你見過最「守得住」的人是誰?
- 你自己有過「得意忘形」的時刻嗎?
- 你覺得在什麼情況下最難保持謙遜?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有所思考: 🔥 請點讚+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古人的智慧
📱 標記那個需要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
💾 收藏起來,在得意時提醒自己
特別推薦給:
- 剛升職的朋友
- 突然紅起來的創作者
- 正在陷入「我是不是太厲害了」幻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