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森植誌語錄
當動物願意走入林地,是森林回應的一種方式。
0615的上午,林地像往常一樣甦醒。陽光穿透葉片,斑駁地灑落在地表,空氣中還有前夜微雨殘留的濕潤氣息。我坐在林邊的工作椅上,準備進行山坡區域的巡查紀錄。就在按下快門,拍下那張我稱作「林間甦醒」的照片時,右側的林叢突然輕輕一動——一隻山羌出現了。
牠從林地邊緣安靜走來,步伐輕盈、耳朵直立,一邊走一邊低頭搜尋著地面的嫩芽與果實。那畫面有如時間靜止,仿若牠每日都曾如此造訪,只是我過去從未恰巧在場。

令人意外的是牠並未奔逃,而是選擇繼續向576林地的深處前行,留下漸遠的腳步聲與輕晃的草影。那一刻,林地不再只是我們復育的對象,更是一塊真正能夠讓野生生命棲息、往返、覓食的場域。
我始終相信,森林的恢復不僅是樹木的繁茂,更是整體棲地功能的回歸。而山羌的現身,正是一種無聲的肯定。森林先以晨光說「可以了」,接著牠派出一位代表,以沉默的腳步,走進人類試圖修補的空間,彷彿要說:「我聽見了。」
576的每一場清整、每一次下苗、每一次雜草修護,不只是為了讓林地恢復視覺上的「原貌」,而是實質讓一個健康的、多樣的、彼此共存的森林系統能夠慢慢生長回來。自然會以牠們自己的節奏與方式回應。
那天清晨,山羌從草叢中走來,又從林深處離開,但牠在我心中留下的,是一條被重新串起的人與自然的細線。在那條線上,我們種下希望,靜候回音。
文:🌲👣 藏山問行|Dr. ANDERSON 戴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