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森植誌語錄
森林從不疾言厲色,它用光與影告訴我們:等待,便能遇見回應。
清晨五點半,天剛亮,一早出門去576問個早,到時林地的邊緣已有鳥聲漸起。選擇一早進入,是一種期待,也是一種等待——等待那一刻的出現,不只是晨曦,而是「森林願意給你看的那一刻」。
6月15日,當步入576林地的核心地帶,太陽緩緩升起,光線穿過楠木與稜果榕的枝葉縫隙,剛好停駐在眼前。那光不是強烈的閃耀,而是一種溫潤,像是森林睜開眼的瞬間,告訴你:「我醒了,你呢?」

林中的空氣濕潤,腳下是未曾翻動的地表,保留著落葉、朽木與微生物共構的地力。此地的森林管理原則簡單卻堅定:不翻土、不施肥、不噴藥。人退一步,自然進三步,生命自行找回節奏。
這天觀察到,前段種下的山櫻花苗已有新芽,先前垂首的樹型如今也挺直不少。每一次種植,雖都要費心清整,但這樣的晨光提醒我們,那些努力並非無聲。森林以時間為語言,緩慢卻不遲疑地答覆著。

若說復育是一場漫長的對話,那麼這一刻的光影,便是森林對人類最誠實的回應。不是喧嘩的掌聲,而是一束靜靜流瀉的光,從枝葉之間落下,如同一句輕聲的:「可以了。」
文:🌲👣 藏山問行|Dr. ANDERSON 戴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