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一:美歐達成框架貿易協議,推15%雙向關稅
7月27日晚間,美國與歐盟達成框架性貿易協議,將大多數歐盟進口商品(包括汽車、半導體、藥品等)關稅固定在15%,避免原先恐達30%或更高的衝突。此外歐盟承諾未來投入約6000億美元購買美國能源與軍工產品,雙方協議為市場提供一定程度的政策確定性。歐元因此上揚至近1.176美元,歐洲股市與美國股指期貨同步上漲。
重點關注:協議細節是否覆蓋半導體課稅、是否包含匯率條款、產業是否真正受惠、協議條款是否後續執行。
美歐以 15% 關稅取代原本高達 30% 的方案,等於給市場一瓶穩定劑。此為全球科技與能源企業的估值增加信號:當政策風險被部分抑制,AI 平台商、半導體與能源輸出相關企業可望迎來估值修正與資金回流。我可以更加注重歐盟承諾購買 LNG 和軍備設備的部分,因為這代表資金與需求即將流入能源與國防科技相關企業,形成結構性機會。另外, 汽車、能源與科技企業若能憑定價權與價值轉嫁消化這一波政策調整,則是值得長期關注的對象;若只是短期股價反應,基本面未見增長,則要小心留意是一場政策秀。
新聞二:中美續談將延長停火期,延至8月12日
美中貿易代表將於7月27日至3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繼續貿易談判,預計同意延長目前貿易暫停措施90天、即延至8月12日。雙方將討論禁令、結構性改革與市場所需條件,爭取為習川會鋪路。雖預期不會有重大突破,但談判穩定性有助於全球供應鏈情緒穩定。
重點關注:若延期協議順利,市場恐慌可獲舒緩;若談判破局,可能導致關稅重啟風險,影響科技、資本品供應鏈。
投資筆記
中美談判延期,延續的不只是貿易停火這種穩定談判的對話,讓市場短期不至於亂飛。如果關稅暫停得以延展,供應鏈中斷風險減輕,企業營運可見性提升,那麼科技與資本品企業的估值安全邊際將提高。但若談判屢屢無果,可能帶來更大制度性風險,反而會削弱投資信心。我們在投資上要留意談判進展,並設置短期進場與退出機制:若談判順利,立即小幅加碼;若風險再升,迅速啟動止損或轉換資金至防禦性科技標的。這樣的策略強調政策節奏與財報節點的結合,而非盲目追高。
新聞三: Samsung 與全球大廠簽訂 165 億美元晶片代工協議
7 月 28 日,三星電子宣布與一家全球大型客戶簽署總額 165 億美元的晶片代工合約,合作至 2033 年。此舉提升其 AI 晶片製造能力及產能信心,並使股價上漲約 3.5%。
投資筆記
三星以 165 億美元代工協議展開未來十年供應保障,對於 AI 晶片供應鏈來說是一劑強心針。此為亞洲科技供應鏈韌性提升的象徵。我們可以密切觀察三星是否能加強其 N3、N2 製程競爭力,在 TSMC 壟斷的格局中建立突破點。同時,長期估值模型將涵蓋代工收入預期與晶片技術升級效益。
今日美股筆記:Apple Inc.(AAPL)
勝率評估標準
- 基本數據足夠紮實:Apple 正進入財報高峰週,並有可能公布服務與AI相關新利多。
- 政策風險相對低:不直接暴露於出口關稅變動,收益以全球消費與雲端服務為主。
- 技術面訊號明確:近期股價穩定在 212–215 美元區,有成交量配合支撐。
綜合這三項條件,使得 Apple 今日的買進勝率在大型科技股中居首。
收盤價與估值校核
Apple Inc (AAPL) 股價今日收盤約 214.15 美元。PE 約 33.7 倍,EPS 約 6.42 美元,市值約 3.28 兆美元。
合理估值範圍與模型
採中性DCF方案:預估 FCF 起始為 900 億美元,前五年年增 8%、後五年 5%、折現率 8%、永續 2.5%。合理估值區間約 200–230 美元。若包括 AI 溢價,可延展至 250 美元。
進場策略筆記
- 首筆布局:可於 210–214 美元區間分批建倉。
- 補倉區間:若調整至 200–210 美元,可審慎加碼。
- 突破續抱:若突破 220 美元且成交量放大,可續抱或加碼。
今日布局與出場條件
上週尾盤反彈並收穩,若今日在 212–214 區守穩,支撐有效,可續抱。若跌破 210 且伴隨量增,需警惕風險增加,可能需要減碼或暫停加碼。若股價突破 230–240 美元但成交量未明顯增加,或下一季消費需求預期放緩,建議逐步獲利了結。若基本面長期改善,則可選擇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