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的主角是我前公司的主管,也是我的生命摯友,我們一起創業,一起勇闖未知的人生旅程,她的名字是Kerry Chen,也是「女人學」的主理人。

她曾經不敢叫自己「媽媽」。不是不愛,而是害怕。
那年,她懷著孩子,卻對婚姻沒把握,甚至想放棄。她知道兩個人的價值觀南轅北轍,她嚮往自由、探索與冒險,而對方只想穩定。她知道,這不是她要的人生。
孩子出生後,她花了一年時間練習對自己說:「我是媽媽。」 一開始,她覺得自己像穿上不合腳的高跟鞋,擦著不屬於自己的口紅。這樣的角色太陌生、太沉重,她還沒準備好長大,更別說帶著一個新生命走人生。
然而,她最終選擇留下來——不是為了妥協,而是因為她想成為一個快樂的媽媽。 她說:「一個孩子快樂的成長,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個快樂的媽媽。」
離開婚姻,沒人看好她。但她知道自己可以。
工作對她來說,不是職稱與薪資,而是生活態度,是成就自我的方式。 她說自己總是裸辭,從不等到下一份工作才離職。因為她相信,人生沒有一定要等的節奏,也沒有非得抓住不放的安穩。
「我從來不擔心沒錢,因為我知道自己有能力創造舞台。」 這份對自我的信任,是她多年來在人生裡踉蹌前行後練就的。
她創辦了「女人學」,只是因為看見太多能力出眾的女性,被家庭與小孩限制了夢想。 她說:「我不想她們被婚姻與孩子綁住。我想讓她們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 這個平台,不只是幫別人,更是幫她自己。
她在每一位女性的故事裡,看見自己,也突破了自己。
她說,35歲是她的覺醒年。 那年,她突然懂了:「原來,我不是那個推著孩子炫耀的時髦媽媽;我是個正在努力撐起自己人生的大人。」
她開始明白,真正的成長,是當你不再為情感、婚姻或他人而活,而是為了自己、為了信念而行。 她說:「我身邊的朋友幾乎都在38到40歲這個階段離婚。這不是失敗,而是轉型。」
那是一種社經地位、覺醒與行動力交織的結果。 她們不再想被定義,只想誠實地活。
她說:那些在人生路上半途而廢的女人,其實不是懦弱,而是「太多外界聲音淹沒了內在的聲音」。 她自己也曾經困惑,但她學會停下來,釐清當下的情緒,然後一步步往前走。
她從不否認人生會有困難,甚至鼓勵:「你好好體會現在的痛,因為那是你蛻變的開始。」
現在的她,說自己像一朵向日葵。 她擁有自在的生活節奏:工作、閱讀、喝茶、與朋友見面,時間與心境都不再為誰而轉動。
她說:「40歲的我,是從容的、美麗的、優雅的。」 她不再急著被誰肯定,而是懂得欣賞自己。
她也提醒那些還在卡關的姐妹們:「當你走過這一關,回頭看會發現,這正是讓你與世界保持距離、安靜整頓的最好時光。」
最後,她說:「女人40,是一朵向日葵。」
歷經風雨,才懂陽光的珍貴。 走過低谷,才有資格談自信的美。
而她,就是那朵朝陽而生的花,用整個人生,活成自己最驕傲的模樣。
當我們談論她的美,從來不是膚淺的外貌,而是她深深知道自己的價值。她不追逐世俗為女性設下的框架,而是從容不迫地走在屬於自己的路上。她讓我明白,每一個與眾不同的選擇,都是對生命的溫柔堅持。因為她的存在,我開始重新看見自己、相信自己,並明白:有些時候,我們真的值得更好地對待自己。這不只是為了活得像誰,而是活出那個最美的自己。
by Bro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