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整理的人必看!如何把家務變成表達愛的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整理,不只是收拾物品,更是溫柔對待彼此的方式。⁣​⁣

整理,不僅是清潔環境,更是傳遞對關係的重視與在乎。⁣

​⁣

我一直都不會整理。⁣

當初,要準備離職前,我很焦慮地跟老公核對了一下,他對「家庭主婦」的期待。⁣

畢竟一開始,我並不知道我會轉職的這麼順利😅。⁣

加上,我不愛煮飯,也不擅長整理家裡,又準備從主流的職場離開。⁣

即將整天在家,家中的事情,我都做不好😂,一時之間,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

同時,也很害怕老公因為我的身份轉變,開始對我有不同的期待,造成我們雙方的不愉快。⁣

因此,在離職前夕,我特地跟老公坐下來好好談。⁣

釐清我們彼此,對於我未來身份轉變後,經營家庭上的分工與需要。⁣

​⁣

「我沒有希望你做什麼,你只要在家做自己喜歡的事,開心就好。家事,假日有時間的話,我也會做。」⁣

​⁣我非常感謝,老公在聽完我的煩惱後,給了我很大的安慰和空間。⁣

於是這些年,離職後的我,在家一邊修復自己在職場的傷,也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心有餘力時才煮飯,且家中仍是一團亂😂。⁣

​⁣

也因如此,當初出版社推薦給我這本「整理是愛的語言」,我有點卻步。⁣​⁣

我心裡想,「我這麼不會整理的人,看這本書看得懂,甚至看得完嗎?」⁣

但,這本書的名字實在太吸引我。⁣

我真的很好奇,為何整理,會是愛的語言?⁣

​⁣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打開這本書。⁣

​⁣

沒想到,一翻開後就停不下來。⁣​⁣

更神奇的是,在看書的過程中,會忍不住想動手開始整理家裡🤭。⁣

​⁣我特別喜歡,書的一開始,就運用《愛之語》來重新詮釋「做家事」這件事。⁣

​⁣

一般來說,人們對愛的表現,分為以下五種。⁣​⁣

「肯定的言詞」、「精心時刻」、「接受禮物」、「服務行動」,與「身體接觸」。⁣

這些,也就是俗稱的「愛的五種語言」。⁣

​⁣

​而作者將「整理家務」,歸類在愛之語中的「服務行動」裡。⁣​⁣

可往往在關係中,存在著許多差異。⁣

有時,你的愛之語並不等於我的。⁣

​⁣

​⁣像我跟老公就核對過,我們兩個透過什麼愛之語,來感受到對方的愛。⁣​⁣

老公習慣透過「接受禮物」來體驗愛。⁣

而我則是喜歡用「肯定的言詞」或「精心時刻」,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存在。⁣​⁣

剛好,我跟老公都不是透過「服務行動」來表達或接收對方的愛。⁣

​⁣所以,我們彼此之間很少為了整理家務而爭執。⁣

​⁣

倘若,你常為了家事而跟家人有衝突。⁣​⁣

可以思考,是否「服務行動」是你感受愛的方式,而家人則是習慣用其他的愛之語表達。⁣

導致你們的頻率常對不上,老是感受不到彼此的重視。⁣

​⁣

「如果我今天不想整理,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此刻我的狀態更需要其他的愛之語;⁣​⁣

如果一直以來我都對整理提不起勁,也許我的愛之語並不包含服務的行動。⁣

但如果我的家人需要這樣的愛之語,我會留意該如何做,並以更輕鬆有效率的方式去執行。」——《整理是愛的語言》⁣

​⁣

老實說,看完這段我有很多放鬆和釋然。⁣

​⁣一直以來,我花很多時間和力氣,陪伴我的孩子。⁣​⁣

不僅創造許多精心時刻、也練習在日常中,用肯定的言詞來表達我對家人的在乎。⁣

我的不擅長整理,原來只是我更習慣用其他的愛之語表達。⁣

​⁣

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力氣有限。⁣​⁣

在家人有需要時,我還是願意做的。⁣

比如,我不僅每天洗衣服、吸地板,且現在為了全家人健康,也盡量都自己下廚。⁣

​⁣我想這也是為何看書完,我會想動手整理的原因。⁣

​⁣我的自我認同,從原本的「我是不擅長整理的人」,移動到「我是可以透過服務行動表達愛的人」。⁣

​⁣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一直以來,對於整理有很多地抗拒與困擾,歡迎把這本書帶回家閱讀。⁣​⁣

讓這本書,帶你重新理解「整理家務」這件事。⁣

調整你對「整理」的認知,並重新找到愛自己與家人的方式,讓彼此過得更滋養幸福,祝福你~⁣


🌟🌟🌟好書抽獎⁣🌟🌟🌟⁣⁣⁣⁣⁣⁣⁣⁣⁣⁣⁣⁣⁣⁣⁣⁣⁣⁣⁣⁣⁣⁣⁣⁣⁣⁣⁣⁣⁣

⁣⁣⁣感謝<幸福文化>出版好書,並提供抽獎~⁣⁣⁣⁣⁣⁣⁣⁣⁣⁣⁣⁣⁣⁣⁣⁣⁣⁣⁣⁣⁣⁣⁣⁣⁣⁣⁣⁣⁣⁣⁣⁣⁣⁣⁣⁣⁣⁣⁣⁣⁣⁣⁣⁣⁣

活動期間:即日起~8/7(四)⁣⁣⁣⁣⁣⁣⁣⁣⁣⁣⁣⁣⁣⁣⁣⁣⁣

⁣⁣⁣⁣⁣⁣⁣⁣⁣⁣⁣⁣⁣⁣⁣⁣⁣

⁣⁣⁣⁣⁣⁣⁣⁣⁣⁣⁣⁣⁣⁣⁣⁣⁣⁣⁣⁣⁣⁣抽獎三步驟:⁣⁣⁣⁣⁣⁣⁣⁣⁣⁣⁣⁣⁣⁣⁣⁣⁣

⁣⁣⁣⁣⁣⁣⁣⁣⁣⁣⁣⁣⁣⁣1️⃣ 追蹤 小紅臉的幸福魔法實驗粉絲頁⁣⁣⁣⁣⁣⁣⁣⁣⁣⁣⁣⁣⁣⁣⁣⁣⁣⁣⁣⁣⁣⁣⁣⁣⁣⁣⁣⁣⁣⁣⁣⁣⁣⁣

2️⃣ 至粉專此文章,留言你最有共鳴的一句話⁣⁣⁣⁣⁣⁣⁣⁣⁣⁣⁣⁣⁣⁣⁣⁣⁣

⁣⁣⁣⁣⁣⁣⁣⁣⁣⁣⁣⁣⁣⁣⁣⁣⁣3️⃣ 公開分享粉專此貼文⁣⁣⁣⁣⁣⁣⁣⁣⁣⁣⁣⁣⁣⁣⁣⁣⁣

⁣⁣⁣⁣⁣⁣⁣⁣⁣⁣⁣⁣⁣⁣⁣⁣⁣

⁣⁣⁣⁣⁣⁣⁣⁣⁣⁣⁣⁣⁣獎項:《整理是愛的語言》一書,共 2 個名額!⁣⁣⁣⁣⁣⁣⁣⁣⁣⁣⁣⁣⁣⁣⁣⁣⁣⁣⁣⁣⁣⁣⁣⁣⁣⁣⁣⁣⁣⁣⁣

⁣⁣⁣⁣⁣⁣⁣⁣⁣⁣⁣⁣⁣

⁣⁣⁣⁣⁣⁣⁣⁣⁣⁣⁣⁣⁣抽獎結果,將公告於粉專此文下方。⁣⁣⁣⁣⁣⁣⁣⁣⁣⁣⁣⁣⁣⁣⁣

⁣⁣⁣⁣⁣⁣⁣⁣⁣⁣⁣請於公告兩天內,私訊 小紅臉的幸福魔法實驗 粉絲頁⁣⁣,並提供收件資訊(寄件地址限台灣),方便出版社寄送書籍,逾期視同放棄。⁣⁣⁣⁣⁣



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如果你也想活得更幸福,歡迎預約<塔羅陪伴>,讓我用塔羅牌陪伴你,聽見心裡的聲音,並活出渴望的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紅臉的幸福魔法實驗
146會員
142內容數
曾擔任公務員,過去人生皆走在主流的道路上。公務生涯十年身體不斷發出吶喊、反覆憂鬱,最終在學習敘事陪伴並加入<幸福魔法讀書共學團體>後勇敢辭職,由憂鬱地獄翻轉成幸福人生的追夢之旅。分享幸福育兒與生活的點滴,歡迎來玩~ 目前藉由創作文字及陪伴對話,協助人找到心裡的聲音並活出幸福~
2025/07/29
暑假育兒好累?高敏人媽媽分享育兒好物《1分鐘怪奇密室逃脫》系列書籍,讓孩子專註解謎,媽媽獲得喘息時光。文章中包含抽獎活動,提高讀者參與度。
Thumbnail
2025/07/29
暑假育兒好累?高敏人媽媽分享育兒好物《1分鐘怪奇密室逃脫》系列書籍,讓孩子專註解謎,媽媽獲得喘息時光。文章中包含抽獎活動,提高讀者參與度。
Thumbnail
2025/07/22
這篇文章介紹了《WIN-WIN!美國人的雙贏溝通法》這本書,並分享了書中關於溝通技巧、心態和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作者強調,有效的溝通取決於說話者的意圖和心態,而非僅僅是語言技巧。文章也舉辦了贈書活動,鼓勵讀者參與互動。
Thumbnail
2025/07/22
這篇文章介紹了《WIN-WIN!美國人的雙贏溝通法》這本書,並分享了書中關於溝通技巧、心態和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作者強調,有效的溝通取決於說話者的意圖和心態,而非僅僅是語言技巧。文章也舉辦了贈書活動,鼓勵讀者參與互動。
Thumbnail
2025/07/10
捨不得放下過去?本文分享閱讀心得,以自身經歷與《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書中觀點,闡述沈沒成本與方向的重要性,鼓勵讀者理性思考,別讓過去綁架未來,並贈書抽獎。
Thumbnail
2025/07/10
捨不得放下過去?本文分享閱讀心得,以自身經歷與《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書中觀點,闡述沈沒成本與方向的重要性,鼓勵讀者理性思考,別讓過去綁架未來,並贈書抽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從實質的物品到內心深處進行整理,在整理過程中找回生活的掌控力,用大刀闊斧的方式捨棄無法怦然心動的物品,擁抱更輕鬆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從實質的物品到內心深處進行整理,在整理過程中找回生活的掌控力,用大刀闊斧的方式捨棄無法怦然心動的物品,擁抱更輕鬆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每日15分鐘的整理法,來解決家中常忽略的區域和物品,以輕鬆方式改變家居環境。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改變,並提到了整理原則和節奏,適合有家庭負擔的媽媽們。這篇文章不僅可以激發讀者的慾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利用每日15分鐘的整理法,來解決家中常忽略的區域和物品,以輕鬆方式改變家居環境。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改變,並提到了整理原則和節奏,適合有家庭負擔的媽媽們。這篇文章不僅可以激發讀者的慾望
Thumbnail
I.為什麼要整理呢? 因為整理的好處有以下這些: 發現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 對自己的判斷變得更有自信 讓我們變得更健康整體的運氣家裡的運勢變得更好。 接著呢要談到 2.整理的具體做法 第一步:下架 把所有東西全部從收納品上面拿出來。放到地上或平面俯視 把同類的東西全部集中 不
Thumbnail
I.為什麼要整理呢? 因為整理的好處有以下這些: 發現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 對自己的判斷變得更有自信 讓我們變得更健康整體的運氣家裡的運勢變得更好。 接著呢要談到 2.整理的具體做法 第一步:下架 把所有東西全部從收納品上面拿出來。放到地上或平面俯視 把同類的東西全部集中 不
Thumbnail
很久沒有跟大家談論「實體收納」的話題了,那麼今天就來聊聊跟我們日常實體收納有關的「整理力」的幾個重點和小技巧吧!
Thumbnail
很久沒有跟大家談論「實體收納」的話題了,那麼今天就來聊聊跟我們日常實體收納有關的「整理力」的幾個重點和小技巧吧!
Thumbnail
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廖心筠 我不太會收納,要有點刻意才能保持整齊,看到書名 噹!這是我該學習的方向。 我很佩服有家庭的人能夠把家庭整理的很有溫度,但該“如何”開始深埋我心,這本書有一金句『人生走到盡頭,最後我們只需要愛和空間就足夠。』但真的是這樣嗎? 另一個金句『唯有受到重視,物品的存在才
Thumbnail
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廖心筠 我不太會收納,要有點刻意才能保持整齊,看到書名 噹!這是我該學習的方向。 我很佩服有家庭的人能夠把家庭整理的很有溫度,但該“如何”開始深埋我心,這本書有一金句『人生走到盡頭,最後我們只需要愛和空間就足夠。』但真的是這樣嗎? 另一個金句『唯有受到重視,物品的存在才
Thumbnail
從以前就喜歡整理
Thumbnail
從以前就喜歡整理
Thumbnail
近年來全球掀起一陣收納與整理的風潮,也讓「斷捨離」成為了熱門關鍵字,因此許多相關的職業也應運而生。然而,真的在整理過後就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順遂,工作也更充滿專注力嗎? 日本作家森博嗣在《人生超整理》這本書中坦承自己的工作室及書房都非常凌亂,但卻不認為這些東西有必要不時去整理或捨棄,更不
Thumbnail
近年來全球掀起一陣收納與整理的風潮,也讓「斷捨離」成為了熱門關鍵字,因此許多相關的職業也應運而生。然而,真的在整理過後就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順遂,工作也更充滿專注力嗎? 日本作家森博嗣在《人生超整理》這本書中坦承自己的工作室及書房都非常凌亂,但卻不認為這些東西有必要不時去整理或捨棄,更不
Thumbnail
這本書簡單介紹瞭如何透過每天丟棄一件物品的方式來簡化生活。該書作者分享了從日常物品整理到購物方法,以及如何減少物品的故事和方法,提倡以輕鬆方式減少日常物品,並享受更有意義的生活。這本書對於減少過度購物、整理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效率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Thumbnail
這本書簡單介紹瞭如何透過每天丟棄一件物品的方式來簡化生活。該書作者分享了從日常物品整理到購物方法,以及如何減少物品的故事和方法,提倡以輕鬆方式減少日常物品,並享受更有意義的生活。這本書對於減少過度購物、整理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效率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Thumbnail
【15本關於「整理/清理/收納/斷捨離/大掃除」的書】 農曆新年/春節倒數計時,不免俗地要進行大掃除, 在大掃除之前,建議不妨先看看這些書,了解自己的整理需求、收納性格。
Thumbnail
【15本關於「整理/清理/收納/斷捨離/大掃除」的書】 農曆新年/春節倒數計時,不免俗地要進行大掃除, 在大掃除之前,建議不妨先看看這些書,了解自己的整理需求、收納性格。
Thumbnail
哈囉各位好朋友,經過這三週共 21 天的整理任務,不知道有沒有實際去挑戰呢?沒有也沒關係,整理本來就是要發自內心主動執行,才有屬於她的價值和意義,整理師協助您進行居家整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主整理的目標上,也許未來哪一天你接收到了一股動力要來執行,那也不遲。
Thumbnail
哈囉各位好朋友,經過這三週共 21 天的整理任務,不知道有沒有實際去挑戰呢?沒有也沒關係,整理本來就是要發自內心主動執行,才有屬於她的價值和意義,整理師協助您進行居家整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主整理的目標上,也許未來哪一天你接收到了一股動力要來執行,那也不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