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獨門判斷法,帶你用毛巾數量破解店家真實人氣
有次滑蔚藍海岸的X(推特),看到一句話笑到我差點把茶噴出來:「想知道一間泡泡浴店生意好不好?看看她們毛巾用得多不多就知道了。」
當下我只覺得這話太有道理,後來多去了幾次吉原,才發現這根本是真理。很多新手以為,泡泡浴的靈魂是水、是泡姬、是水床。錯!
真正支撐起這行業日常運作的,是那一大疊永遠用不完、又永遠不夠用的毛巾。一場兩小時的流程下來,別說你洗幾次澡、上幾次床,光毛巾就要用掉20條以上。
從你一進房間鋪地、坐スケベ椅子洗浴、移動到水床、最後擦乾身體,整個過程中泡姬會像變魔術一樣,不停地從毛巾堆裡抽出乾淨的給你用,濕了、髒了馬上換新的。 有些泡姬甚至會多準備幾條鋪在地上,以防滑倒或弄髒地板。 所以,別小看那一車一車堆到像小山一樣的毛巾,它們可是泡泡浴能保持乾淨舒適的第一功臣。
你可能覺得20條很多?那是單人計算。一間生意好的高級店,光是一天十幾二十組客人,每位泡姬接兩三場起跳。 毛巾消耗量輕鬆破數百條,每天都得有專門廠商來回收、清洗、送回。
但這可不是普通洗衣店能處理的。
泡泡浴的毛巾洗滌流程要經過特別處理,必須符合衛生標準、避免交叉感染、還要能大量快速清洗。 這些廠商得先通過泡泡浴協會認可,全吉原就只有一間合格廠商能接這活兒。 所以有時候你覺得毛巾摸起來沒那麼乾,別急著懷疑店家偷懶,多半是因為當天生意太好,洗衣車壓根來不及把每一條烘得徹底乾爽。
毛巾用得多,代表什麼?
毛巾多,代表生意好、流程細。毛巾省,通常不妙。高級店要給客人最乾淨的體驗,幾乎不會重複使用毛巾,哪怕只是微濕、微髒,也直接換新的。
你看房內毛巾堆得像小山,反而可以放心,代表這家店肯下本錢、客流量也大、毛巾周轉夠快。相反,如果某間店毛巾看起來黃舊、量少到可憐,或是同一條毛巾擦了又鋪,這種地方老司機早就列入黑名單。
所以啊,別再問「這家店好不好」。
下次走進吉原泡泡浴,只要掃一眼房內毛巾堆,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