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他在自我介紹中強調的:限動精選才是本體,我常常看他的限時動態看到眼睛脫窗,文字非常好看,但是很虐眼睛,看到他出書,我當然立刻買來看。不過去年六月買的書,隨意翻翻之後先放一邊。最近重拾這本書,只要晚上忙完,還有體力跟時間就認真看。
小湛說作者的靈魂很謹慎地套入各種保護措施,就算讀者看到一半放棄了,或者心態不是很好、很含糊,能量層面都有做好收斂與化解的層面。另外小湛也提醒,看這本書很累。我個人經驗是真的會想睡!不是A某寫的不有趣喔,是精神上平靜的想休息。
我想說的是,無論人類圖或道門,所求的不外乎是做最真實的自己。想想還沒有面對充滿競爭世界的自己,那時願望是最純粹自然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被拿出來比較,會被嘲諷,會被扎心,不開心的情緒漸漸累積了,慢慢地忘記怎樣讓自己快樂。
A某在書中說,修煉不一定要躲到山中隱居。
所以忘記了如何讓自己快樂,沒關係。我一直記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以我來說,唯有做回自己,才不會受外界影響心緒,但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用溫柔心對待這個世界。期許自己用大隱於市的心態,好好過上不留遺憾的人生,在離開這座人生遊樂園之際,讓自己的狀態是「我與我周旋久,寧做我。」
從山中品開始,是A某說明踏入道門的因緣,開始研究這些奇奇怪怪的咒語的原因。這時就讓你知道這本書的風格不是全然正經路線的啦。
我們持咒或是念經的過程中,會害怕該咒語或是經文會不會引來一些無形,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跟麻煩。透過天篷品,A某認為清清楚楚地交代咒語的出處跟用法,可以讓讀者心安持咒保平安,所以A某梳理道教或是說某些神明的起源與來源,讓讀者清楚來龍去脈之後,隆重介紹天篷咒。
的確,我自己在念經的時候也是顧慮東顧慮西的啦,尤其現在我故意搬到殯儀館附近,哈哈~
在真一品中,非常邏輯性地解釋道德經上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非常感性地說明回歸一的境界,A某引用了紅樓夢中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來描述。我非常非常喜歡這一篇,每個字都能讓我想到人類圖最原始的設定。唉呀,何其簡單的道理,何其難的境界。面對萬事萬物,我們總有那麼一咪咪放不下的執念跟攀比心。
A某說,我們進入這大千世界遊樂園,為的是體驗,而不是收集代幣。這讓我想到人類圖的體驗之路從頭到尾一直強調的,不要期待結果,而是為了體驗而投入體驗。
在真一品文末説明如何從一到萬物之間來回自如,可以用符籙,或祈禱,或請神,或存想等等,而A某要著重在咒語部分,於是保養品講的是可用在生活上的咒語。
再怎樣出世的修仙道長,還是需要注意外貌儀容的整齊乾淨,A某説頭上那頂道冠還需茂密頭髮來支撐,所以出現了增長頭髮之術。這段真的讓我大笑,好日常也好寫實。另外還有讓膚質變好,令身體潔淨的咒語,之前在訪談影片也聊到應用在飯店保平安的除穢水法,原來都在這裡。
其實A某也希望大家能把保養品之後教的這些咒語,接續了真一品所描述的那些道門的「(精)神」,將二者神形合一。對啊,現在的人講求效率,很多時候我們只求有形,而忘記本質(nature)。這本書處處都在提醒讀者,莫忘初衷。
A某在好睡品開頭用正一真人的傳道小故事詳細說明三魂的由來,哪三魂,各自是什麼意思,再用三魂的意義跟讀者分享一個理念:保持心境清明,不求自己不該得的,不貪欲不縱慾。這樣一來,大多能夠無憂思,身體健康,晚上便能睡得好。
一直以來華人教育是要努力,要力爭上游,沒有什麼是不能得不可求,只有不努力,才會求不到!殫精竭慮,為謀劃策,覺得這樣的自己好辛苦,所以得沈迷縱慾來犒賞自己。嘿呀,日夜憂思,貪杯縱慾,導致三魂不安,如何睡的香呢?雖然A某給了好睡的咒語,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最開始的一。
之前看訪談A某的影片,聊道士能不能結婚,原來是斜槓品的開頭。全職道士專心修行,雖不婚不生,但無法快樂一生,終究拿人錢財,要幫人消災解厄的,也因此產生了兼職道士。兼職道士需要考試拿執照,於是斜槓品的重點是幫忙考試唸書的咒語。
看完斜槓品,知道可以求功名的神明有八位,要是我以後考試,若有准考證,影印九張,這八位神明都去拜一遍,祂們的案前各放一張准考證影本。第九張影本是要放在平常就會去拜的神明案前的。
A某寫完開心神咒之後,怕咒語太長,大家背不起來,於是加碼稍短一些的替代咒文,文昌筆厭勝法跟解夢方式。藉由解夢法的其中一夢:一打三,A某說了采石磯大捷的故事。
順著采石磯虞允文的藤,又吃到了青山王的瓜。唉呀呀,就這樣,我知道安座在艋舺青山宮內的靈安尊王故事了。
書就這樣放了一年,這期間也發生很多事情。這時認真翻閱,竟能獲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