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辮子的開肩功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老衲的心意六合小教室-「盤辮子的開肩功夫」

作者:老衲


心意六合拳有一個經典的動作,有人叫它「虎抱頭」,也有人叫它「熊翻膀」,不過老衲的師父當年教俺的時候稱這個動作叫「盤辮子」,古雅大方,暫且以此為名。

說到這個盤辮子呢很有意思。傳武內功拳中向來講究三大開,「開肩」、「開胯」與「開背」,蓋因內功要練好,開肩開胯與開背非常重要;硬體設備不升級,光是對於心法概念的腦袋理解,是沒有什麼實際成效的。

那比較難的「開胯」與「開背」咱暫且不去說它,先說這入門的「開肩」好了。武功中的開肩不比瑜珈或舞蹈,而是需要一種雖然鬆開卻又能在動態中可以讓力量連貫傳輸的狀態。瑜珈動作雖然能夠打開肩部,但那是在靜態下的成果;而舞蹈高手雖然常常可以做出各種將身體拆解的奇特舞姿,可那是跳舞,外部動作雖然美觀,內部的力量傳輸卻是無法連貫一氣的。

這些都與武功中的「開法」無關,武功中的開法,是要「既能鬆開又能保持力量傳輸連貫」的。

凡事起頭立志難。如果咱們知道這個武功中開法的目標以後,那麼如何開肩便容易的多;最直覺的開肩方式當然便是將手臂完全放鬆伸直,然後手掌朝前做由下往前、再向上往後的甩動,持續為之,便可以將肩部轉開。

要注意的是,這個動作雖然十分簡單,可是蘊含十分深奧的道理——那便是這個動作是不可以使用身體的一絲濁力的——也就是說,這個動作在運作的時候,自始至終,身體與手臂應該完全不用力。

至於為何身體手臂不用力卻能將手臂甩開肩部轉開,那麼這股將手臂甩起的「力」是甚麼力?這一點小秘訣留給大夥自個想想,做腦力激盪可也。

這個開肩法懂了以後,往深處練,還可以開胸開胯開腿,有無窮的奧妙。不過如果往上盤練去,將原來伸直的手臂彎曲起來、手掌照會著頭蓋骨,那麼原來前後甩動的軌跡便會變成一個斜向四十五度角的迴旋動作;有些人說像梳頭,也有古人很形象地說像是「將辮子盤繞在頭頂上」的動作,故定名「盤辮子」功,其來有自。

盤辮子功練好之後,雙手如鞭滾動,將頭部護在其中,可進可退,可攻可守,有無窮的妙用;不過很奇怪的就是,這個動作雖然很多人會,可是老衲很少看到有人可以確實將這個動作的打法在實戰中操作到位,只把它當作一個防護架使用,著實可惜。

順帶一提,很多外行人老喜歡胡扯說些甚麼傳武不護頭;其實傳武流派甚多,除卻以兵刃入拳腳的特殊功夫門派之外大多都是護頭的,只是因為傳武生長的環境與現代格鬥擂台不同,所以護頭之外還要懂得「藏身入洞」*,保護身體各部位弱點與罩門,所以架式通常比常見的拳擊架稍稍低一點,也是無可厚非。

(*老衲按:有句流傳已久但是有很疑義的拳諺叫做「未學打人先學挨打」,老衲總認為這句話是錯的——挨打哪需要學呢?又,如果你喜歡挨打,那你就別學武了,遇到事情認龜孫子挨打便是,省去多少麻煩!)

(老衲以為「未學打人先學挨打」這句拳諺,應該是「未學打人先學藏身」的口誤。傳武裏頭的藏身架是很有講究的,除了常見的手不離腮肘不離肋以外,還要同時防護心窩與下陰這兩個大空檔,並將半邊身體盡量藏在前肩前手之下——當然,這樣的姿勢不完全是為了徒手格鬥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私鬥時以防萬一對手有私藏利器的。)

(又,以上姿勢十分古怪,頗異於現代人常見的格鬥架式;至於要怎麼將藏身架練到精熟且可以在實搏中運用到轉換自如,傳武或者說所有的古典武藝各門各派都有各自的講究,俺便不往深處多說顯擺了;很多老拳譜中所謂的「出洞入洞緊相隨」、「出洞藏身,入洞身藏」等等,都是在說這個東西。)

(按照往例,括號中的東西與正文無關,可以通通掠過不看!)

說回正題。以上動作搞懂之後便是單手的盤辮子;而單手盤辮子練好之後,還可以玩雙手的盤辮子;待雙手盤辮子玩精熟以後,還有向內的貓洗臉與腳下的調步、十字步、九宮步...等等可以練習。說到這幾個步子,其實也都是心意六合裏頭基本的常見步法訓練。過往拳師礙於「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傅」的心理障礙,常常把持著偷掖著不教徒弟;老衲這人心氣高,不來這套,總想練武應該是坦蕩蕩的嘛!俺擺明著教你,你也練不到如老衲這般精妙圓熟,那不是才顯得老衲的功夫厲害嗎?哈哈哈哈!

忽然又想到,先前有一個好朋友私訊老衲說老衲把過往秘傳當白菜講,到底是何居心?老衲回道:「現今武林不比以往,魚目混珠的假大師橫行當道。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麻瓜大眾們對武藝的鑑賞力太過低落,所以才會被各種沒啥狗屁功夫的吹牛大師給欺瞞;如果老衲科普一些簡單的武術原理,讓大夥嘗試著自己動一動練一練,最低限度也能稍稍提高眼界一點,不被那些吹牛假大師所騙吧!」

好友又說:「老衲你倒是說的高大上。你難道就不怕你把功夫訣竅都通通寫完公開,就沒人繳學費跟你學拳了嗎?」

老衲大笑道:「若是有這等心思的學生,俺也不屑收!再說了,老衲就是有自信你把文章通通讀完,到時候見到老衲的身手還是會大吃一驚,連連承認說你自個原來沒有將文章真正讀懂——沒有這等底氣與自信,哪裏敢出來跑江湖?這不是老衲盲目自誇,而是對老祖宗傳下的武藝深度與文化,有不會動搖的絕對信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衲的心意六合拳的沙龍
25會員
330內容數
老衲作品集已在各通路上架 看老衲的書吧~ 看一個人的書, 最能理解一個人的心聲
2025/07/30
老衲的心意六合小教室-「蛇出洞」的101 作者:老衲 老衲常常說心意六合拳其實是天底下最簡單的拳法,很簡單,卻也很深奧;心意六合簡單的地方是在於它不要求學練者去記得千百種不同的用法,心意六合從頭到尾只有一種用法,就是在身上練出一個「活物」,然後讓這個「活物」在應敵的時候自行變化反應,見招拆招
2025/07/30
老衲的心意六合小教室-「蛇出洞」的101 作者:老衲 老衲常常說心意六合拳其實是天底下最簡單的拳法,很簡單,卻也很深奧;心意六合簡單的地方是在於它不要求學練者去記得千百種不同的用法,心意六合從頭到尾只有一種用法,就是在身上練出一個「活物」,然後讓這個「活物」在應敵的時候自行變化反應,見招拆招
2025/07/30
老衲的心意六合小教室-「心意六合的變勁訓練」 作者:老衲 心意六合是古回人發明的武功,其中有許多訓練體系的思維邏輯,迥異一般漢族武術的範疇。 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心意六合的體系特別強調「變勁」訓練,這個變勁是甚麼意思呢?就好比大劈是一個向下似斧劈的勁、提手鑽拳是一個往上的勁,而蛇撥草
2025/07/30
老衲的心意六合小教室-「心意六合的變勁訓練」 作者:老衲 心意六合是古回人發明的武功,其中有許多訓練體系的思維邏輯,迥異一般漢族武術的範疇。 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心意六合的體系特別強調「變勁」訓練,這個變勁是甚麼意思呢?就好比大劈是一個向下似斧劈的勁、提手鑽拳是一個往上的勁,而蛇撥草
2025/07/30
老衲的心意六合小教室 -「搓把」 心意六合有一個基本的動作叫做「搓把」,屬十大形中的鳮形,起手的時候,雙腿前後分站,微蹲,雙手掌心向下,十指張開像抓顆球,前手的小指到掌緣這段輕靠著前腿的膝蓋內側,後手護著前手的手肘到手腕一段;起步時,先別動腿,先將上半身的動作練熟悉。上半身怎麼動作呢?也很簡單
2025/07/30
老衲的心意六合小教室 -「搓把」 心意六合有一個基本的動作叫做「搓把」,屬十大形中的鳮形,起手的時候,雙腿前後分站,微蹲,雙手掌心向下,十指張開像抓顆球,前手的小指到掌緣這段輕靠著前腿的膝蓋內側,後手護著前手的手肘到手腕一段;起步時,先別動腿,先將上半身的動作練熟悉。上半身怎麼動作呢?也很簡單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以《封神演義》中的「將才」和「左道」兩個系統,來分析所對應的「道術」和「武藝」。
Thumbnail
以《封神演義》中的「將才」和「左道」兩個系統,來分析所對應的「道術」和「武藝」。
Thumbnail
《奇俠精忠傳》第四回道士葛玄一談到武藝拳術的分派,內家是武當張三峰創立,最厲害的是空手入白刃和點穴,武功走柔的一路;外家是少林派,拳術剛猛。同時,趙煥亭又加插了邊澄仰慕少林武術,入寺寄身廚下燒飯三年,誠心潛習的故事
Thumbnail
《奇俠精忠傳》第四回道士葛玄一談到武藝拳術的分派,內家是武當張三峰創立,最厲害的是空手入白刃和點穴,武功走柔的一路;外家是少林派,拳術剛猛。同時,趙煥亭又加插了邊澄仰慕少林武術,入寺寄身廚下燒飯三年,誠心潛習的故事
Thumbnail
只可惜師兄沒有隨身攜帶籠手的習慣(誤)。
Thumbnail
只可惜師兄沒有隨身攜帶籠手的習慣(誤)。
Thumbnail
於1967年李小龍正式在洛杉磯中國城的振藩國術館,確立其智慧武道名稱為「截拳道」,簡稱JKD。旨在『截擊』對手,想要出『擊』進攻的動作或意念。
Thumbnail
於1967年李小龍正式在洛杉磯中國城的振藩國術館,確立其智慧武道名稱為「截拳道」,簡稱JKD。旨在『截擊』對手,想要出『擊』進攻的動作或意念。
Thumbnail
張公佐亮好詠春⋯⋯
Thumbnail
張公佐亮好詠春⋯⋯
Thumbnail
盤龍棍使古龍情緒激動,飛刀使我們拍案叫絕,讀過《多情劍客無情劍》的讀者應該都很了解這種感覺⋯⋯
Thumbnail
盤龍棍使古龍情緒激動,飛刀使我們拍案叫絕,讀過《多情劍客無情劍》的讀者應該都很了解這種感覺⋯⋯
Thumbnail
於1967年李小龍正式在洛杉磯中國城的振藩國術館,確立其智慧武道名稱為「截拳道」,簡稱JKD。旨在『截擊』對手,想要出『擊』進攻的動作或意念,從而瞬間判斷決定,並驅動自我本身。
Thumbnail
於1967年李小龍正式在洛杉磯中國城的振藩國術館,確立其智慧武道名稱為「截拳道」,簡稱JKD。旨在『截擊』對手,想要出『擊』進攻的動作或意念,從而瞬間判斷決定,並驅動自我本身。
Thumbnail
來自瑞士的Matthias老師,身懷六合拳以及傳承【霍殿閣】前輩的長春八極拳絕技 來臺期間特別前來武壇學習八極拳以及功法 集長春八極拳與武壇八極拳於一身 在即將返回瑞士的時刻,我們進行了一場武術交流 也有機會一睹長春八極拳的小八極以及六大開 武壇這邊也演示了武壇的六大開,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Thumbnail
來自瑞士的Matthias老師,身懷六合拳以及傳承【霍殿閣】前輩的長春八極拳絕技 來臺期間特別前來武壇學習八極拳以及功法 集長春八極拳與武壇八極拳於一身 在即將返回瑞士的時刻,我們進行了一場武術交流 也有機會一睹長春八極拳的小八極以及六大開 武壇這邊也演示了武壇的六大開,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Thumbnail
前導:攬雀尾有「掤、捋、擠、按」,拳師稱其為「四正法」。而配合「採、挒、肘、靠」的「四隅法」,還有在太極拳論中與五行相合的「進、退、顧、盼、定」。這十三個太極拳的手法、步法、身法、眼法、心法,被稱為「太極十三勢」。此詩,純粹詠「攬雀尾.捋」此動作。
Thumbnail
前導:攬雀尾有「掤、捋、擠、按」,拳師稱其為「四正法」。而配合「採、挒、肘、靠」的「四隅法」,還有在太極拳論中與五行相合的「進、退、顧、盼、定」。這十三個太極拳的手法、步法、身法、眼法、心法,被稱為「太極十三勢」。此詩,純粹詠「攬雀尾.捋」此動作。
Thumbnail
唐菲決定從部落裡從小習練的基礎拳法開始。 過幾日去練武場訓練時可不能穿幫了。 擺開架式,唐菲開始打拳。 幸好前世因為唐爺爺的要求,唐菲從小就有練拳的習慣,雖然只是健身拳,但還算有點底子,再加上融合原主的記憶後,直接接收了原主的體悟,倒也容易上手。 雖然只是給孩童打基礎和強健體魄的基礎拳法,但
Thumbnail
唐菲決定從部落裡從小習練的基礎拳法開始。 過幾日去練武場訓練時可不能穿幫了。 擺開架式,唐菲開始打拳。 幸好前世因為唐爺爺的要求,唐菲從小就有練拳的習慣,雖然只是健身拳,但還算有點底子,再加上融合原主的記憶後,直接接收了原主的體悟,倒也容易上手。 雖然只是給孩童打基礎和強健體魄的基礎拳法,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