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的心意六合小教室 -「搓把」
待這個上半身的動作熟悉了以後,可以配合雙腿行走,可以順步可以逆步,還可以走調步十字步九宮步...不過開始的時候,先把直線的順步逆步走協調,那已經很好了。
這個動作很簡單,卻很有功效,主要就是教學者練習怎麼樣子運用小肚子的扭力,使人體的中段力量傳至末梢,好比一種特殊的核心肌群鍛鍊。在傳統上,人的小肚子有很多別稱,有叫中節的有叫丹田的,老衲以為沒那麼複雜,你肚子都還沒練好呢,談什麼丹田。
忽然想到,據老衲的觀察,現代的傳統武術發展有兩個趨勢,一個是將「招式簡單化」,將傳武回歸到兩拳一腿;可是招式簡單化的路子,老衲私見以為是行不通的,因為人家若要練習兩拳一腿,那麼踏踏實實地找經比賽認證過的拳擊教練、泰拳教練、散打教練,都比你這個沒打過比賽的傳武教練從書本影片中學來的兩拳一腿教得更扎實而且更凌厲。
而現代的傳武發展的另一種路子,是走「功法複雜化」,把傳武中很簡單的東西拆得細碎而繁複,一個丹田功搞得像波浪舞一樣,一個落胯坐胯搞得像精密電子元件,差一點點都不行;事實上這樣練習,說到底也沒有不對,只是習慣於這樣練習的人,功力可以練得很精純,可是實際拿上擂台用,效果會差一些;蓋因平時習慣於做那些過於複雜的丹田運動之後,上擂台一打,節奏無形中會慢上一些,跟不上人家天天打的快速節奏,你還在「運」力「運」勁呢,對手根本不「運」,胯一轉,匡噹一下拳頭就轟你臉上了。
說白了,人家正規的拳擊比賽獎金,在全世界的運動項目中是最高的,幾個拳擊冠軍平時的嗜好都是燒美鈔,可是,在那麼商業競爭高度發展化的比賽中,怎麼從來不見有拳擊手用傳武那種丹田波浪舞似的發力運力方式去攻擊呢?
不走「招式簡單化」,也不走「功法複雜化」,應該走什麼呢?應該走「功法簡單化」,不要一上來就擺出一堆高大上的深奧玩意,應該講一些普通人智力可以理解,可以上手的實效用法與功法,比如說這個心意六合的搓把,哈哈!
老衲程度有限,始終認為武功是很直覺性的事情,太過於違反常理常識的東西,絕對是有問題的。將招式簡單化,是走體育競技的路子,那並非是原來傳武的強項;可是將功法複雜化,又有可能拖慢了學者的學習進程,老衲曾親耳聽過一個太極傳人抱怨,說知道自己整勁功夫力道很足,可是與人車子擦撞時下車,被對方叫罵時,卻不知道該怎麼起手打架,那時,他已經琢磨整體勁琢磨了有十年之久了。
東西不能太簡單,但也不需要太複雜。真東西都是平平無奇,自然而然的;好比阿里打拳,輕輕鬆鬆,不急不緩。知道自己在練什麼東西,比盲目地專求力量或速度再瞎打一氣要好得多,老譜上講「無意之中有真意」,雖然老衲搞不懂這「無意」到底是啥,但總歸不會是那種吹鼻子瞪眼睛,一發力搞得渾身青筋暴露,咬牙切齒的古怪模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