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一個人人品最好的方法就是對他好,千萬不要捨不得對別人好,因為這是能讓你最快速看輕一個人的人品捷徑,人品好的人會把你的好記在心裡,覺得你對我真心,我也要掏心掏肺的對你,會珍惜你的善良,用同等的真誠來回饋你,就像你遞給他一顆糖,他會想著下次帶份點心跟你分享。人品差的人就完全相反,你對他越好,他越把自己當回事,覺得你對我好是因為我優秀,反而看不上你,想辦法貶低打壓你,甚至把你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提出更過分的要求,更離譜的是有些人你越對他掏心掏肺,他越容易心生怨恨,甚至反過來算計你。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受助者惡意,意思就是無邊界的對另一個人好的時候,就會激發出受助者內心深處的惡,就像農夫救了蛇,蛇卻反過來咬他一口,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能確定的是有這種反應的人內心往往特別自卑,你對他越好,他越容易在被善待的過程中看清自己的沒用和自卑,甚至覺得被羞辱,這時候他潛意識裡就會冒出忌妒和怨恨;比如,你送伴侶一件他一直捨不得買的禮物,他不僅不驚喜,反而覺得你在炫耀自掙得比他多,另一方面,自卑大多源於長期壓抑,這類人大概率從小就被壓抑情感和需求;比如小時候想買個玩具,換來的卻是媽媽的責備,說他不懂事,在這種環境哩,壓抑自己成了他生存的本能,不敢表達需求,不敢接受別人的好,因為一被善待就會觸發內心「我不配」的恐懼,只能用「攻擊」排斥,來保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這些被壓抑的需求其實一直都在,所以當一個人從不苛責他又對他好的人出現時,就成了他釋放內心需求的突破口,可是他壓抑的需求太多了,就像填不滿的無底洞,一旦你沒達到他的期待,他就會把所有不如意都怪在你頭上,這就是常有人說「別對層次低的人太好」,只不過剛和人打交道時,對方往往會偽裝,很難看清真實人品,這時候真誠要有,但要帶點鋒芒,你得有足夠的自我認同感,別因為對方不滿或攻擊就懷疑自己做得不夠好,甚至拼命加碼付出,最後變成被他吸血的血包!提醒大家,既要學會對別人好,也要能隨時收回你的好,我們真心待人沒錯,但得把這份真心留給懂得珍惜的人,畢竟你的善意很珍貴,不該餵給不懂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