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性的力量,推薦這本。
這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是因為18歲被嚴重灼傷70趴,漫長的三年復原過程,失去外表讓他看盡人生百態也觀察人類行為,於是研究寫出行為經濟學。
我先從他對於自己失去外貌以後如何觀察男女約會市場從傳統的媒婆介紹轉變成交友平台擇偶。可以想像,從過去小鄉村彼此左鄰右舍的志明與春花,願意坐在湖看六小時彼此內心澎湃又默默不語。
現在呢?
交友網站像電商淘寶蝦皮選貨,後宮三千選妃一樣,從 貧乳32A 到 巨乳36F,從 嫩妹18 刷到美魔女68 ,眼花撩亂逛了 12 小時看那些各大花名冊寫得簡介,最後還是寧願窩在家看劇。甚至覺得買瓶沙拉油和半顆西瓜去找小紅姐討溫暖還比較實際....
這種行為經濟學的現象,讓我們的愛情變得像速食餐,只想約會打砲,不想花時間去了解彼此內在。
結果呢?
時代又更進化了,可能是作者在2017年沒有想到的,AI、美肌濾鏡、情感詐騙接管了這人肉市場,不要說連一夜情都怕被反間,人與人的距離反而更遠。可憐的年輕人上個色情網站還被側錄詐騙要錢,這文明越來越進步,可這世道怎麼越來越如此荒唐?
有句話形容在社群上的喧嘩叫做「萬人按讚,一人到場」,放在人與人之間情感也是:「過境千帆皆不是,看著螢幕晃悠悠」,還不如湖邊美人的沉默,卻能抵盤絲洞詐騙的誘惑。
-----------------
昨日有朋友線上訊問關於兒子研所情傷事情,因為不是當事人個體,回憶的糾葛加上父母角色常常是關心則亂,我無法著墨太多,如果想要了解有關於當代人談愛情,可以先看我過去文章。
"墜入愛河"是一種需要磨練與學習的技術
https://vocus.cc/article/688b67f9fd8978000122319f
表面的張揚,獨處的孤離-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TLoADkTi/
完美的自我不完整的愛-談這世代的愛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C8p6iZGG6/
愛情裡的親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DwbvZ81xh/
婚姻就是把對方當作資源共享的夥伴
https://vocus.cc/article/688b6709fd8978000121f3aa
......
書還沒看完,等我看到什麼在寫。目前如果想要看我以前寫得有關愛情探討,請找我搜尋臉書打上“愛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