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小說專區」),續她主動約他,但不是為了給答案,建議合併閱讀。
1|光與影的開始
下午兩點的台北當代美術館,週三的人潮稀落得剛好。
林書晴站在入口的玻璃門前,陽光透過不規則的建築切面投下斑駁光影,她的心跳和那些光點一樣,忽明忽暗。
沈郁凡準時出現在視線裡,米白色針織衫讓他看起來溫和了些。他看到她時下意識地放慢腳步,像是在調整某種內在的節奏。
「你平常會來這種地方嗎?」她問,聲音在空蕩的大廳裡輕微回響。
「不會。」他的手插在口袋裡,眼神掃過挑高的白色牆面,「但我想試試看,妳平常喜歡的事情。」
購票時,他們身前是一對年輕情侶,女生興奮地指著海報上的藝術家名字,男生點頭回應但明顯心不在焉。書晴注意到沈郁凡也在觀察那對情侶,他的表情若有所思。
「全票兩張。」他對售票員說,然後很自然地掏出錢包。
這個小動作讓書晴稍微意外——三年前的他總是會先看她一眼,確認是否該他付錢。
2|第一幅畫前的試探
展廳的燈光經過精心設計,溫暖但不刺眼,每一幅作品都被包裹在適度的光暈裡。空調運轉的輕微嗡嗡聲與偶爾的腳步聲構成這個空間的基調。
他們在第一幅抽象畫前停下。那是一幅色彩激烈的作品,紅色與黑色如血管般交織,充滿張力,像是什麼東西正在爆炸或者正在誕生。
「你覺得這幅畫怎麼樣?」書晴問,視線在他和畫作之間游移。
沈郁凡凝視了很久,眉頭微微皺起,就像他工作時面對複雜設計稿的表情:「有點......吵。」
「吵?」書晴忍不住笑了,這個形容詞很像他會用的。
「就是太激烈了,讓人不舒服。」他老實地說,指尖下意識地敲著手機殼,「我比較喜歡安靜一點的東西。可以讓人沉澱的那種。」
書晴重新看向同一幅畫,心裡升起一種微妙的感覺——不全是失望,更像是某種確認:「但我覺得很有力量。那種激烈,是生命力的展現。」
她停頓了一下,補充:「有時候人需要一點刺激,才知道自己還活著。」
「也許吧。」他說,但語氣裡的保留很明顯,「不過我覺得......生活已經夠複雜了,藝術如果能讓人平靜下來會更好。」
這個分歧讓兩人都意識到什麼,但都沒有深究。他們繼續往前走,腳步聲在空曠的展廳裡格外清晰。
3|被看懂的瞬間,與隨之而來的不安
走到展廳深處,自然光從天窗灑下,給這個角落增添了一種教堂般的神聖感。
他們在一幅抽象畫前停下。深藍、墨綠與白色交織成某種流動的形狀,中央有一抹突兀的亮黃,像裂縫,也像光,又像是某個人在暗夜中舉起的火把。
「這幅畫呢?」書晴問,聲音比剛才輕了許多。
沈郁凡這次看得更久,她能感覺到他在努力理解什麼。他的眼神從畫面的一個角落移動到另一個角落,像是在拼湊一個只有他能看見的故事。
「想到妳在阿姆斯特丹的生活。」他終於開口,聲音有些遲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