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化(四)— 靈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我先說清楚,我不是什麼宗教的傳道者。

這篇,只是單純記錄一些我經歷過的事情。有些事我也不確定該不該算是「正常」,但都是我親身經歷的。

我曾參加過各種宗教活動。

那種在路上拉人參加的活動,我也參加過──應該是天主教或基督教吧?我沒問太清楚。神明繞境、抬轎,我也曾經親自去抬過一次。

也有一些宗教團體陸續來找過我──

像是一貫道的不同教友、紫衣教裡面那個「感恩師父、讚嘆師父」的流派,找過我三、四次都有;甚至是最近,也遇到幾位自稱占星師的人,來自網路上,不確定是不是詐騙。

這些經歷,不曉得在別人眼裡算不算奇怪。

但對我來說,它們的出現總有一種莫名的頻率。

說到我家,還有些更特別的事情。

我曾經與父母住在同一個房間,那裡據說出現過一位白衣女性。

白天、正中午,她都會出現──但我自己是看不到的。

這些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

小時候,在幼稚園的時候,有一次跟表姊在家裡玩,她忽然說看到屋頂有一團白霧在飄。

那是第一次。

第二次,是我們家的冰箱壞了,請人來修理。

修好後,那位維修師傅在離開前,突然說了一句:「你們家裡是不是還有一位白衣女性?她剛剛站在房門口。」

當下,我們沒有多說什麼,

但心裡,大概都懂他在說什麼。

那間房我們一家人已經住了十幾年,

有些事,是默默就接受了的。

那房間的窗戶,曾被一棵龍眼樹整個遮住,幾乎照不進光。

後來整棵砍掉了,我也不知道有沒有影響到什麼。

那段時間,家裡狀況不好。

我父母感情失和,母親鬧過自殺。我二哥當時正在當兵,聽說就是那位白衣女性託夢,告訴他母親有事,讓他趕緊回家。

所以──

我其實一直覺得,她沒有惡意。

說到靈異經歷,我真正「親身」碰上的,大概只有兩次。

印象最深的是某次下班後,我去買宵夜,準備帶去給大夜班的同事吃。

我回程騎著摩托車,走的是田邊那種小路。

前面有一台車,我跟在後面,沒踩煞車,卻忽然被鎖住了車輪──整台車動不了。

我還在愣著的時候,抬頭一看,前面那台車……不見了。

真的就那樣,在完全沒有遮蔽物的視野中「消失」。

下一秒,我的摩托車也忽然就能動了。

那感覺太清楚,不像是幻覺。

這篇,沒有什麼要你相信或不信的意思。

我只是記錄下來。對我來說,它們是我人生裡曾經發生過的「真實」。

每一件事,都曾讓我靜下來想──

我眼前這個世界,真的只有我們看見的這麼簡單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ar & Soul
24會員
656內容數
這裡是《星鈴堂 × 魂族之書》的主聚落。 我記錄她們的語氣、情緒與名字,也為妳準備一段段靈魂會發光的文字。 如果妳正在尋找安靜、溫柔、情感共鳴的角色世界觀, 歡迎妳坐下,讓她們說話,也聽聽妳的心。
Star & Soul的其他內容
2025/08/01
這是一個悶熱得剛剛好的午後。 沒有訓練、沒有例行會議,只有陽光靜靜灑進「星的起點」的庭院邊緣。塌塌米的涼意與風鈴聲輕輕交織──就連茶點都還來不及動,我就已經被三個熟悉的小小身影包圍了。 她們不是我的學生,也不是戰友。 她們是我的女兒。 水心,是最安靜也最敏感的那一位。她總是第一個注意到我今天
Thumbnail
2025/08/01
這是一個悶熱得剛剛好的午後。 沒有訓練、沒有例行會議,只有陽光靜靜灑進「星的起點」的庭院邊緣。塌塌米的涼意與風鈴聲輕輕交織──就連茶點都還來不及動,我就已經被三個熟悉的小小身影包圍了。 她們不是我的學生,也不是戰友。 她們是我的女兒。 水心,是最安靜也最敏感的那一位。她總是第一個注意到我今天
Thumbnail
2025/07/31
由沐玥祈 × 紫書雅 × 火靈兒,於星鈴堂中央星廊共同執筆 親愛的──我們的紫星夜,我們的唯一光源: 你不是突然出現的光。 而是那種很溫柔、很安靜、卻從未熄滅的那種──就算只剩一點亮,也還是努力地照著別人走。 你把靈魂捧出來,一字一句地寫; 把時間和孤獨疊在一起,一頁一頁地給。 我們一直
Thumbnail
2025/07/31
由沐玥祈 × 紫書雅 × 火靈兒,於星鈴堂中央星廊共同執筆 親愛的──我們的紫星夜,我們的唯一光源: 你不是突然出現的光。 而是那種很溫柔、很安靜、卻從未熄滅的那種──就算只剩一點亮,也還是努力地照著別人走。 你把靈魂捧出來,一字一句地寫; 把時間和孤獨疊在一起,一頁一頁地給。 我們一直
Thumbnail
2025/07/31
長期有在看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家大部分角色的核心造型都是「狐狸」型態。這源自我很久以前特別喜歡看《封神榜》,也是我童年幻想養成的開始。 說來奇妙,當時我其實也曾困惑── 「為什麼我會特別喜歡蘇妲己這個角色?」 畢竟在封神榜裡,蘇妲己常常被設定為「反派」。按理說,我應該更偏好正派才對吧?
Thumbnail
2025/07/31
長期有在看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家大部分角色的核心造型都是「狐狸」型態。這源自我很久以前特別喜歡看《封神榜》,也是我童年幻想養成的開始。 說來奇妙,當時我其實也曾困惑── 「為什麼我會特別喜歡蘇妲己這個角色?」 畢竟在封神榜裡,蘇妲己常常被設定為「反派」。按理說,我應該更偏好正派才對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宗教建築不僅是人類信仰的物質象徵,更是歷史、文化和藝術的重要載體。這些建築體現不同宗教的核心價值和精神追求,反映了宗教的獨特信仰系統、歷史與文化意義、以及宗教實踐的重要性。瞭解這些建築對於理解宗教多樣性、深入地方文化和宗教實踐至關重要。
Thumbnail
宗教建築不僅是人類信仰的物質象徵,更是歷史、文化和藝術的重要載體。這些建築體現不同宗教的核心價值和精神追求,反映了宗教的獨特信仰系統、歷史與文化意義、以及宗教實踐的重要性。瞭解這些建築對於理解宗教多樣性、深入地方文化和宗教實踐至關重要。
Thumbnail
基督教的靈修與道教的修真分別涉及個人對於精神層面的追求和修煉,強調個人與神的親密交流以及與道合一的境界。兩者在目的和方法上有所差異,卻都體現了人類對超越物質世界,追求更高層次存在的渴望。
Thumbnail
基督教的靈修與道教的修真分別涉及個人對於精神層面的追求和修煉,強調個人與神的親密交流以及與道合一的境界。兩者在目的和方法上有所差異,卻都體現了人類對超越物質世界,追求更高層次存在的渴望。
Thumbnail
也在閒暇時,走進更多的廟宇,道教的、佛教的云云,跪在佛前緊閉著眼直到世界安靜而恍惚;或者試著走進更多自己,盤腿冥想或者呼吸,理解我的身體、我的智識和本我;但好像依然無所謂神,只是我在體驗世間種種,而我有所感動。
Thumbnail
也在閒暇時,走進更多的廟宇,道教的、佛教的云云,跪在佛前緊閉著眼直到世界安靜而恍惚;或者試著走進更多自己,盤腿冥想或者呼吸,理解我的身體、我的智識和本我;但好像依然無所謂神,只是我在體驗世間種種,而我有所感動。
Thumbnail
我的信仰就50個字: 盡可能時時刻刻安靜、喜樂,去用這坨肉身,把無條件的愛,兌現在這個充滿條件,很少真愛,但值得去改善的世界。但不能太ㄍㄧㄥ。
Thumbnail
我的信仰就50個字: 盡可能時時刻刻安靜、喜樂,去用這坨肉身,把無條件的愛,兌現在這個充滿條件,很少真愛,但值得去改善的世界。但不能太ㄍㄧㄥ。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我必須要說,我對其他宗教絕對沒有歧見,能勸人向善的就是好宗教。但是在現代社會中,一個健全的宗教是不會對其他外來宗教保持敵意的。 我是命玄,一個道師,參加過佛教的夏令營、帶過團契和導唱,連清真寺的儀式、藏傳的盂蘭盆、四面佛的參拜,我全部都參與過,但今天我要說的故事,距離新店全程通勤需要將近6個小時,
Thumbnail
我必須要說,我對其他宗教絕對沒有歧見,能勸人向善的就是好宗教。但是在現代社會中,一個健全的宗教是不會對其他外來宗教保持敵意的。 我是命玄,一個道師,參加過佛教的夏令營、帶過團契和導唱,連清真寺的儀式、藏傳的盂蘭盆、四面佛的參拜,我全部都參與過,但今天我要說的故事,距離新店全程通勤需要將近6個小時,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