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荷蘭鬱金香狂熱:一場由稀有病毒引發的經濟泡沫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嬌貴的鬱金香

鬱金香原產於土耳其,當時被視為東方皇室的象徵,後來傳入歐洲,立刻成為時尚象徵。特別是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被視為身份與品味的象徵,尤其是那些花瓣有條紋或變色的「變種」,最受歡迎。

鬱金香是春季開花的球莖植物,在荷蘭的生長週期是

  • 種植:每年10~11月(秋季)將球莖埋入土中,冬天後發芽。
  • 開花:次年4~5月(春季)開花,花期約2週。
  • 收成:花謝後約6~7月(夏季)挖出球莖,儲存。

所以球莖交易通常在夏季收成後的7~9月。

這些變色的品種,實際上是感染了一種病毒:「鬱金香花葉斑駁病毒」,雖然讓花變得漂亮,但也讓花球更脆弱、繁殖更慢,物以稀為貴的心態下,所以價格更高。

全民炒花

到了1634年左右,荷蘭開始出現「全民炒鬱金香」的現象,富人炒、商人炒,連鞋匠、農夫都加入戰局。當時甚至有人把自己房子、土地典當,只為了買幾顆鬱金香球莖!今天漲了你就追,明天漲更多你就再買,因為大家都說——「鬱金香永遠會漲!」

市場開始進入瘋狂狀態,民眾等不及球莖收成,大家就開始買賣鬱金香的「未來交付權」。

價格最高時,一顆稀有品種的鬱金香,比如「永遠的奧古斯都」(Semper Augustus),價值高達5000~6000荷盾,而當時一個熟練工人年收入大概只有300荷盾,等於要不吃不喝20年才能買到!這個價格可以買下一棟阿姆斯特丹的豪宅!

中級的「總督」(Viceroy)是奧古斯都的一半,2000~3000荷盾。

基礎的單色款,價格約20~30荷盾,泡沫巔峰時,連普通品種的期貨價格都被炒高100倍!


raw-image

這就是『永遠的奧古斯都』這是當時的水彩畫

鬱金香球莖只能在夏季被挖出來,所以大量交易其實都不是真的鬱金香球莖,而是買賣「未來交付權」,說白了,都是空手套白狼。一種早期的衍生性金融工具,跟今天的期貨合約交易是類似的東西。

交易市場:酒館、拍賣會

  • 鬱金香交易多在酒館、市集進行,沒有正式交易所,靠口頭承諾和簡單契約,就像現在菜市場拍賣似的,這些交易完全依賴個人信用,缺乏政府監管。
  • 部分拍賣會採用「荷式拍賣」(從高價往下降),買家搶在價格跌到心理價位前喊停,製造緊張氣氛,烘托情緒。
  • 價格波動主要依靠市場傳言和投機客炒作。
  • 投機客用10%訂金就能參與,賭「收成前轉手賺差價」,而非真正種植,容易參與導致大量參與者。
  • 大多數人不懂園藝,不知道球莖可能病變、腐爛或開不出預期花色,市場依賴「下個傻瓜接盤」,而不是真正有需要。

鬱金香泡沫時代的期貨合約跟現代交易所合約的差異

raw-image

舉例

  • 1636年,一顆「永恆奧古斯都」球莖的期貨價格能買一棟房,但實物交割率不到5%
  • 現代期貨市場(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會強制平倉、保證金制度,避免「荷蘭式崩盤」。
  • 受金融監管不是壞事,有監管可以保障所有參與者的權益不受到損傷。

泡沫破裂

鬱金香狂熱在1636-37年冬季達到頂峰,當時一些合約一天內易手五次。這些買賣者從來沒有真正見到過球莖。

1637年2月,市場突然「冷卻」,第一張骨牌倒下的導火線是1637年2月在荷蘭哈勒姆一場例行鬱金香拍賣會上,賣家喊出高價後,全場無人出價。

消息傳開後,投機客意識到「找不到下個買家」,前一刻價值千金的鬱金香球莖,下一刻沒人要了。

這就像狂歡的舞會上,音樂突然停止,大家發現手上的鬱金香居然賣不出去,價格迅速從天價腰斬再腰斬,最後跌到幾乎沒人想要接手!

人們發現,自己用天價換到的拿著的不過是幾張合約紙、幾顆花球,卻背了一屁股債

重點是自己連花園都沒有,還種不出鬱金香。沒意識到局勢轉變的人拿著自己用天價換到的拿著的不過是幾張合約紙、幾顆花球,卻背了一屁股債。

鬱金香給我們的啟示

這場鬱金香狂熱,雖然距今已近400年,但其中的投機心理、泡沫現象、群體追漲的行為,卻一次次在歷史中重演:

  • 1929大蕭條前的投資泡沫
  • 2000年網路泡沫
  • 2008金融海嘯-房地產泡沫
  • 最近的加密幣與NFT狂潮,都可以看到鬱金香泡沫的影子。

人性永遠不會變,泡沫終將回歸,但身在其中的人永遠都看不清這場夢。

END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sher投資踩坑筆記
262會員
99內容數
總體經濟簡析_美股_台股_短期指引
2025/06/21
熊市 到了怎麼辦❓百年美股熊市歷史複盤。 技術熊市到了,我們應該怎麼辦?會繼續下跌嗎?
Thumbnail
2025/06/21
熊市 到了怎麼辦❓百年美股熊市歷史複盤。 技術熊市到了,我們應該怎麼辦?會繼續下跌嗎?
Thumbnail
2025/06/10
本系列是我的功課之一,盤點歷史上所有的金融災難,不是唱空,不是我的現階段看法,切莫套用。
Thumbnail
2025/06/10
本系列是我的功課之一,盤點歷史上所有的金融災難,不是唱空,不是我的現階段看法,切莫套用。
Thumbnail
2025/05/31
鑑古知今,來看看1970年代的大通膨是如何引發的。 通膨形成原因有3種, 分別是需求端, 供給端,以及無序無節制的印鈔票。
Thumbnail
2025/05/31
鑑古知今,來看看1970年代的大通膨是如何引發的。 通膨形成原因有3種, 分別是需求端, 供給端,以及無序無節制的印鈔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十七世紀早期,荷蘭共和國是歐洲第一的經濟中心,荷蘭商人在世界各地做生意,而歐洲第一間中央銀行阿姆斯特丹銀行更進一步將這座城市推上世界金融首府的寶座。那時候的荷蘭錢淹腳目,賺錢很快很容易,國民從喀爾文教派那種勤儉努力工作的生活態度解放,整個社會都瀰漫著消費主義。而鬱金香,就變成彰顯身分地位的名牌商品
Thumbnail
十七世紀早期,荷蘭共和國是歐洲第一的經濟中心,荷蘭商人在世界各地做生意,而歐洲第一間中央銀行阿姆斯特丹銀行更進一步將這座城市推上世界金融首府的寶座。那時候的荷蘭錢淹腳目,賺錢很快很容易,國民從喀爾文教派那種勤儉努力工作的生活態度解放,整個社會都瀰漫著消費主義。而鬱金香,就變成彰顯身分地位的名牌商品
Thumbnail
用花來描寫生命中每一段曾經。 不同的花語,不同的個性,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際遇。
Thumbnail
用花來描寫生命中每一段曾經。 不同的花語,不同的個性,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際遇。
Thumbnail
非洲鬱金香樹, 吉祥之樹, 你的花朵, 如此鮮豔, 如此美麗。 隨風搖曳,如天使般飛翔,高歌齊鳴,周而復始。 非洲鬱金香樹, 吉祥之樹, 你的綠葉,翠玉閃亮,肆意張揚。 展翅高飛,像鸚鵡的自信,迴旋不斷,上下奔騰。 非洲鬱金香樹, 吉祥之樹, 枝繁葉茂,郁郁蔥蔥,蔥蔥籠籠
Thumbnail
非洲鬱金香樹, 吉祥之樹, 你的花朵, 如此鮮豔, 如此美麗。 隨風搖曳,如天使般飛翔,高歌齊鳴,周而復始。 非洲鬱金香樹, 吉祥之樹, 你的綠葉,翠玉閃亮,肆意張揚。 展翅高飛,像鸚鵡的自信,迴旋不斷,上下奔騰。 非洲鬱金香樹, 吉祥之樹, 枝繁葉茂,郁郁蔥蔥,蔥蔥籠籠
Thumbnail
聽到投資高股息會均值回歸,這句話細思極恐阿,很多社群上的朋友紛紛開始討論,現在的高股息熱潮,會不會真的像是荷蘭鬱金香狂熱的故事。1637年發生在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   當時由鄂圖曼土耳其引進的鬱金香球根異常地吸引大眾搶購,導致價格瘋狂飆高,然而在泡沫化過後,價格僅剩下
Thumbnail
聽到投資高股息會均值回歸,這句話細思極恐阿,很多社群上的朋友紛紛開始討論,現在的高股息熱潮,會不會真的像是荷蘭鬱金香狂熱的故事。1637年發生在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   當時由鄂圖曼土耳其引進的鬱金香球根異常地吸引大眾搶購,導致價格瘋狂飆高,然而在泡沫化過後,價格僅剩下
Thumbnail
在台灣,許多我們熟悉的經濟作物都是300年前由荷蘭人從海外引進的;例如蓮霧、番茄、羅勒等。在台灣平地與低海拔地區常見的含羞草同樣也是由荷蘭人所引進的;在每年的夏秋之際,從台灣的海邊到山上,都可以看到含羞草盛開的粉紫紅色的小花。讓我們來了解含羞草的隱身秘密與讓香水有陽光感的重要關鍵秘密
Thumbnail
在台灣,許多我們熟悉的經濟作物都是300年前由荷蘭人從海外引進的;例如蓮霧、番茄、羅勒等。在台灣平地與低海拔地區常見的含羞草同樣也是由荷蘭人所引進的;在每年的夏秋之際,從台灣的海邊到山上,都可以看到含羞草盛開的粉紫紅色的小花。讓我們來了解含羞草的隱身秘密與讓香水有陽光感的重要關鍵秘密
Thumbnail
雖然現今通用於漢字文化圈的「鬱金香」一詞應是源自於日本的翻譯,只是,荷蘭人將鬱金香花帶到東亞的時機,大約遭逢中國和日本的海禁政策,「鬱金香花」初到東亞時似乎沒能掀起特別的風潮。但在西方的經濟史中,鬱金香常被用做泡沫經濟的代表,究竟,鬱金香狂熱是如何發生的呢?一起來探索吧!
Thumbnail
雖然現今通用於漢字文化圈的「鬱金香」一詞應是源自於日本的翻譯,只是,荷蘭人將鬱金香花帶到東亞的時機,大約遭逢中國和日本的海禁政策,「鬱金香花」初到東亞時似乎沒能掀起特別的風潮。但在西方的經濟史中,鬱金香常被用做泡沫經濟的代表,究竟,鬱金香狂熱是如何發生的呢?一起來探索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