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 年 8 月 1 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 20% 關稅,雖然這並非直接針對房市,但外部經濟的震盪會迅速影響買方的心理、議價空間與市場節奏。
對買方來說,最常見的兩個想法是:
- 「會不會再跌?再等等比較好?」
- 「現在是不是議價的好時機?」
關稅效應下,買方可能遇到的市場變化
- 更多「觀望型」買方退出現場
市場買方數量減少,競爭壓力降低,出價空間增加。 - 急售物件可能提前釋出
有資金需求的屋主為了加快成交,會較願意讓利,形成機會型標的。 - 議價主導權轉向買方
在成交速度放緩的氛圍下,屋主更容易接受合理的議價條件,甚至附帶交屋彈性、裝修小修等優惠。
👉 對買方來說,這不是「要不要買」的問題,而是「怎麼選」與「怎麼談」的問題。
買方三大行動策略:看對、談對、出手快
1️⃣ 集中觀察「保值+議價空間」物件
- 鎖定地段穩定、生活機能齊全、租賃需求高的區域。
- 在這些區域中,優先找出近期釋出的急售或條件讓步物件。
- 不必一次看很多社區,專注追蹤 2–3 個重點區塊即可。
2️⃣ 與仲介保持高互動,搶先看到「機會釋出」
- 請仲介設定通知,一旦有符合條件的新委託或降價物件,立即聯絡你。
- 調整看屋頻率,不要因為新聞而完全停看,否則可能錯過短暫的低價窗口。
3️⃣ 出價策略分兩步走
- 第一步:先從屋主心理可接受範圍的下緣出價(避免殺價過頭被拒),再依反饋調整。
- 第二步:談判時可以附帶非價格條件(交屋期、付款彈性、現況交屋等),增加屋主接受的機會。
買方話術建議(與仲介合作時可用)
- 對仲介說:「近期市場買方變少,如果有屋主願意釋出議價空間,請第一時間讓我知道,我可以快速安排看屋。」
- 看屋時:「我很喜歡這個地段,但市場有不確定性,如果屋主能配合一點條件,我可以儘快確定。」
常見買方心態提醒
- 「等到跌更多再說」
→ 市場底部很難精準抓到,尤其好物件常在價格小幅讓步時就被搶走。 - 「現在很危險,不如先不動」
→ 不動的確安全,但機會也會溜走。市場震盪期反而是議價與篩選好物件的好時機。
結語
關稅震盪下,市場短期內會出現觀望氛圍,但真正的機會往往藏在別人不敢動的時候。
對買方來說,關鍵不是一味等,而是:
- 鎖定保值區域與條件佳物件;
- 透過仲介提前掌握機會;
- 用策略性出價與附加條件換取成交優勢。
在震盪期勇於行動、但保持精準選擇,就是買方的勝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