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開】英文學再多,怎麼還是講不出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有沒有這種經驗?

平常英文文法、閱讀、寫作都不錯,考試也能拿高分;但只要要開口講話、參與對話,腦袋就一片空白,講出來的英文總是卡卡、不夠自然,甚至連自己都覺得尷尬。

其實,不少英文學習者都有類似的困擾——明明「看得懂」、「寫得出」,但「說不順」、「聽不快」、「聊不起來」。問題並不在你記錯了文法或單字,而在於你學到的是「標準答案」,用的卻是「真實語言」。

舉個簡單例子:

☕「我真的需要來杯珍奶,讓我有動力開始今天。」

☕" I could really use a bubble tea to kick-start things today."

這樣的句子,或許你在課堂上從沒學過,但它不難、也不複雜,卻非常生活化,而且充滿語感。這種語言,就是我們日常中真正會用、也真正能讓人產生連結的「自然英語」。


真正的英語流利,是「會用」而不是「背熟」

傳統的學習方式大多從文法規則、標準句型、單字表開始。這些固然重要,但問題在於——語言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即時互動的能力」

現實情境裡,沒人等你慢慢組句子。對話是有節奏、有情境的,就像一場雙人舞,而不是你背稿對著空氣念書。

很多人會遇到這些情況:

  • 覺得自己講英文像機器人
  • 一緊張就忘詞,句子不順
  • 不知道怎麼自然地開始對話或轉換話題
  • 明明聽懂 80%,卻不知道怎麼接話

如果你有以上其中一種感覺,不代表你英文不好,而是你需要訓練的是另一種能力:語感 + 應對策略 + 習慣化的輸出反應


現實生活的英文,為什麼好像聽不懂?

你可能學了很多單字,也背過各種句型,可是當你真的打開 Netflix 看影集,或走進一間國外的咖啡店,卻發現——

「等等,他們講話也太快了吧!」

「怎麼每句話都黏在一起?」

「這是我學過的英文嗎?」

事實上,課本裡的英文是特別「設計過」的,生活中的英文是自然「長出來」的。前者為了教學清楚,會特別選用標準發音、明確語法、慢速語調;但後者,就是人與人真實的互動,會有連音、省略、慣用語、情緒語氣,還常常亂跳主題。


教科書英文 vs 口語英文的五大差異

來看看實際的對比,你會更理解為什麼「學會」不代表「用得出來」:

教科書英文生活口語英文

I do not know.= I dunno.

Would you like to…? = Wanna…?

I am going to eat. = I’m gonna eat.

差異點在哪裡?

  1. 速度快:口語講話時句子會一氣呵成,幾乎不會停。
  2. 連音省略多:want to → “wanna”,like → “luhk”,used to → “usta”。
  3. 大量慣用語:It’s not my thing, I’m good, No worries, You got this.
  4. 不講文法、講語感:不是錯,而是「更自然」、「更像人講的話」。
  5. 情境依存度高:要看語氣、表情、甚至文化背景才能懂對方在講什麼。

想聽得懂,也要先知道自己在「聽什麼」

很多人卡在聽力,是因為他們以為在聽「單字」,但實際上,母語者講話時,是一整串音節、句型、情境融合在一起的訊息單位。

舉個例子:

"You wanna grab lunch later?" (你等等想一起吃午餐嗎?)

這句其實是:

  • Do you → you
  • want to → wanna
  • grab lunch → 常見口語動詞組合(grab 表示快速吃點東西)
  • later → 發音常模糊成 /ˈleɪɾɚ/,中間的 t 聽起來像「ㄖ」

所以你不是聽到:「Do - you - want - to - grab - lunch - later」,而是:

“yuh-wanna-grab-lunch-lay-der?”

這才是你在現實中會碰到的語言輸入。如果聊天時,你的大腦還在「一個字一個字的聽寫單字」,就永遠追不上節奏,更別說能自然地回應了。


怎麼辦?讓口說英文「自然起來」的方法

好消息是:語感是可以練出來的。

而且不需要什麼神奇教材,也不是靠再背更多文法條列表。

你真正需要的,是每天一點點的「語言肌肉記憶」累積——透過練習聽、說、反應、模仿,慢慢讓英文變成你說話的「反射」。

以下是幾個好用又實測有效的練習法,讓你開口變自然、不再卡殼:


練習法一:從自言自語開始,練出說話的節奏感

你可以這樣開始:

🗣️ 早上起床:"Ugh… I need five more minutes. But alright, let’s get moving."(唉…我還想再賴床五分鐘。不過好啦,該動起來了。)

🗣️ 出門路上:"Gonna grab a bubble tea before class—I need some sugar to survive today."(上課前先來杯珍奶,今天需要點糖分撐著。)

🗣️ 下班後:"What a day... I’m wiped."(這天也太誇張…我整個人累爛了。)

你不用管句子對不對完美,重點是要講出來,讓大腦習慣「英文出聲」的感覺。

👉 每天 3~5 句,自己說給自己聽,效果遠遠比你以為的好。就像練習打球,不是看別人投三分球,而是自己投出來才算。

👉 你也可以參考Flowinglish365的Youth Culture & Everyday English系列影片

(十分鐘的影片,讓你練出英文耳,也輕鬆養成英語思維。)


練習法二:模仿生活對話,學「怎麼說得像真人」

與其硬背「我要一杯珍珠奶茶」要怎麼說,不如直接學母語者會怎麼講。

像這樣的句子,非常生活化:

"Could I get a medium bubble tea, half sugar, less ice?"

(我要一杯中杯珍奶,半糖少冰。)

"Oh, that place? Their taro milk tea is next level."

(喔,那家?他們的芋頭奶茶真的超神。)

這些句子你可以拿來模仿、重複、甚至錄音聽聽自己講得像不像。就像練鋼琴一樣——語感就是練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

👉 你也可以參考Flowinglish365的Youth Culture & Everyday English系列影片

(十分鐘的影片,讓你練出英文耳,也輕鬆養成英語思維。)


練習法三:與「尷尬」和平共處,才能走向流利

很多人不敢開口,是因為怕講錯、怕別人聽不懂。但事實上,大多數人根本不會在意,也不會記得,你有沒有講對 every little thing。

人會記得你的笑容、語氣、真誠,不會糾結你少了一個冠詞。

你也許會想:

「我這樣講英文會不會很奇怪?」

「我聲音有口音,會不會很丟臉?」

「我詞窮的時候講 ‘uhhh…’ 很蠢吧?」

但其實:

  • 有口音?正常!連英美人自己都有口音差異。
  • 頓一下想詞?母語者也會這樣("uhh", "you know", "like...")
  • 用簡單句?沒問題,只要意思傳達清楚就好。

你不需要完美,只要練習「自然反應」。

所以,下次在國外點餐時,與其緊張不敢講,不如直接笑著說一句:

🗣️"Hey, could I grab a bubble tea? Thanks!" 😊

(嘿,可以給我一杯珍奶嗎?謝謝!)

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樣開始。

👉 你也可以參考Flowinglish365的Dear My Ordinary Day系列播客

(一到兩分鐘的短文,每天都讀一點點、聽一點點英文,培養正向思考能力。)


每天一點點,就是語感的累積

學語言,最怕的不是忘,而是「放著不碰」。

其實你不用每天逼自己讀三小時英文,關鍵是「每天一點點,讓大腦一直在線」

你可以這樣安排你的語感練習循環(不花太多時間):

🧠 5分鐘自言自語:生活化的內心旁白,用英文說出來

👂 10分鐘聽真實英文:影片、podcast、影集,抓語氣和節奏

🗣️ 模仿2句日常對話:不要只是聽,要開口講出來

📒 記一句你喜歡的口語句型:寫下來+自己造句

每天這樣做,就算只維持 15~20 分鐘,一個月後你的英文「說話感」會完全不一樣

因為語感不是突然爆發的,它是一點一滴慢慢種進你腦袋裡的。


英文,不只是技能,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都曾經把英文當作一種「考試科目」——拼命背單字、練文法、寫作文。

但走出教室後你會發現,英文真正的價值,不是考高分,而是讓你能自在地和世界連上線。

  • 想跟國外朋友閒聊,不再只能尬笑。
  • 旅遊問路、點餐,不再只靠比手畫腳。
  • 看國際新聞、影片、社群,能直接理解而不是等翻譯。

這不會一夜完成,但從你點進這一篇文章開始,你已經開始了。


【Flowinglish365 英語流學團】

陪你每天一點點,

讓英語成為你的日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lowinglish365 英語流學團
0會員
8內容數
🌈 Flowinglish365 英語流學團|語感派 • 英語流學生活指南 這是一個結合文化與生活情境、讓你聽得懂、說得出、自然共鳴的空間。在這裡,英文不只是語言,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正在尋找語調與情緒表達,Flowinglish365 提供兩大系列,陪你從文化力到療癒力,流學英文、流動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前我曾經在英文程度還沒那麼好的時候讀經濟學人雜誌 (The Economist),以為英文會進步,結果是一場悲劇...
Thumbnail
以前我曾經在英文程度還沒那麼好的時候讀經濟學人雜誌 (The Economist),以為英文會進步,結果是一場悲劇...
Thumbnail
人家怨你為什麼這麼做,你只能無奈表示自己沒得選的時候,英文從最簡單到進階的講法至少有四種,一次教給你。
Thumbnail
人家怨你為什麼這麼做,你只能無奈表示自己沒得選的時候,英文從最簡單到進階的講法至少有四種,一次教給你。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英語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全球溝通工具,但其複雜性卻常讓學習者感到頭痛。從文法的變化,到發音的細微差異,再到詞彙的廣泛運用,每一個環節都對準確地表達意思至關重要。詞彙是溝通的基礎,良好的詞彙力不僅能讓你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幫助你更精確地理解他人的意見。
Thumbnail
英語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全球溝通工具,但其複雜性卻常讓學習者感到頭痛。從文法的變化,到發音的細微差異,再到詞彙的廣泛運用,每一個環節都對準確地表達意思至關重要。詞彙是溝通的基礎,良好的詞彙力不僅能讓你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幫助你更精確地理解他人的意見。
Thumbnail
不知道你學英文的時候,會不會發現很多時候只能用簡單的一兩個句子回答,而不是講出「完整的一段話」呢?這種時候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不知道你學英文的時候,會不會發現很多時候只能用簡單的一兩個句子回答,而不是講出「完整的一段話」呢?這種時候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如何透過網路免費資源訓練英文口語,從個人學習經歷出發,分享轉捩點與學習與維持期策略,以激發讀者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如何透過網路免費資源訓練英文口語,從個人學習經歷出發,分享轉捩點與學習與維持期策略,以激發讀者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常言道:「說話是一門藝術」。說好話不難,但要把話說好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與門道。縱使人類可用的詞彙數量已達成千上萬,我們卻依然時常陷入「言不由衷」、「詞不達意」等窘境,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們『不懂得』正確地使用詞彙。
Thumbnail
常言道:「說話是一門藝術」。說好話不難,但要把話說好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與門道。縱使人類可用的詞彙數量已達成千上萬,我們卻依然時常陷入「言不由衷」、「詞不達意」等窘境,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們『不懂得』正確地使用詞彙。
Thumbnail
英文聽力不足是許多學生的困擾。本文探討了導致英文聽力不足的原因,並提出瞭解決方案,包括聽力神器的使用,不死背單字,以及準備英聽考試的方法。
Thumbnail
英文聽力不足是許多學生的困擾。本文探討了導致英文聽力不足的原因,並提出瞭解決方案,包括聽力神器的使用,不死背單字,以及準備英聽考試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