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dcast EP36|如果這世界是幻相,為什麼我感受到的如此真實?[各平台連結]
這一集,我想來聊聊「世界到底是真的嗎?」還有「空性」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經典裡說「世界是幻象」,那到底是在講比喻,還是真的有什麼深層的真理在裡面?
我會講一些我自己的經驗,也會跟你們分享幾個有趣的故事,不是為了要你們相信,而是邀請你們一起思考、一起懷疑。你可以就當在聽一個故事。
最近一個小故事
前陣子我讀到一本叫《走向靜默,如你本來》的書,裡面講的一些觀點我覺得超有感,彷彿它把我心裡的某些真實感受用很簡單的方式講出來。
結果我超想買,然後發現它2015年出版、絕版了……(我以為我要錯過它了。)
這件小事讓我思考,這個世界是不是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實體」,會不會其實都是我們內在投射出來的東西,就像《駭客任務》?
收聽 Podcast
📨 Claire 的來信,也像是空性送來的線索
就在我沈澱這些問題的時候,收到了 Claire 的來信。
她說的內容,跟我最近反覆在內心盤旋的東西意外地重疊了。
我想在這裡唸給你聽:
喬安納晚安,我是Claire。
關於空性我沒有什麼概念,或者說我不知道吧。 我一開始是聽你的 podcast 對這個好奇,所以就去借你提過的書來看,像是《空性之舞》、楊定一的《時間的陷阱》等等,我看了很多,但有一種感覺是:書裡的字我看得懂,但我不明白它在說什麼。
書中說一切都不是真實的、時間不存在、小我只是念頭,這些資訊我理解,但我內在很疑惑——
如果這一切都不是真的,那我現在所做的、所經歷的、所感受到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活著,還在幹嘛呢?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非平面》,裡面提到:二維世界的人無法理解“高”這個概念。
如果有人跟二維人說有個東西叫「高」,他是沒辦法理解的,因為他只能想像線和平面。我就在想:會不會關於空性也是這樣?
那些經典或聖者,是處於更高維度的人,而我是低維度的我,所以我怎麼看都像是隔著一道霧。 我努力地看書、看影片,卻永遠不明白他們到底在講什麼。我的朋友最近跟我提起種子法則,還有那個「這是筆」的故事。意思是,每個人對同一個事物的詮釋都是基於自己的經驗與投射。 那我就在想:這跟空性又有什麼關係?
我還是很疑惑,如果這世界是空性,那我現在經歷的一切,到底算什麼?
🌀 這封信讓我感覺到一件事
我們都在同一個位置上:卡住、想知道,但又說不出來。那一種「我好像快懂了,但還是沒辦法完全穿透過去」的狀態。
她的困惑,也是我自己的。
我正在誠實面對那個問題:
「如果只有空性是真,那麼我這一生以來相信與感應到的靈性經驗,都只是幻影嗎?」
「那我還要不要繼續拜拜、念咒、祈求,還要不要回應那些曾經來過的神明們?」
Claire 的來信只是像一面鏡子,提醒我:我不是唯一一個感覺到這種卡住的人。
🙇♀️ Papaji 的故事給了我一個觀點:神,是幻象中的真
Papaji 是 Maharshi 的弟子,他小時候真的見過黑天神,還每天晚上跟神「玩在一起」。他修行、唸名號、誦咒,做了一切傳統路徑上的努力。
直到他遇到 Maharshi。
Maharshi 沒給他神,反而跟他說了一個比喻:「車子送你到站,你下車,它就走了。修行也是一樣。」
Papaji 頓悟了。那個一直以來的追求,不是錯,而是剛好把他送到了覺醒的門口。他不再需要它。
🧘♀️ 那些神,真的存在過。只是它們不是永恆的真。
Papaji 最後說,他看到的黑天是真的,但也只是幻影。
從真我顯化出來的幻象,短暫、有限、美麗,但不是「那個永遠不變的東西」。
這句話給了我一種新的視角:
「這個世界,不是不存在,而是它的存在方式不是我們以為的那種方式。」
「真的是只有空性是真實的,其餘都是它的投射。」
🎭 所以,我還要不要唸咒?還要不要相信神?
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但我可以說出我內在正在經歷的拉扯:我曾經非常真誠地唸咒,也有許多回應。
但如果真的只有空性是真,那我是在跟誰唸?我是在對誰祈求?
是不是這一切,只是空性的顯化劇場?
那我還要不要參與這場劇?還要不要走進廟裡,雙手合十,誠心唸一段咒語?
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它們是一種靈魂拷問。你不一定會得到結論,但你會知道自己在意的是什麼。
📚 Maharshi:無生論,俱生論,還有真我的投射論
Maharshi 的觀點有兩層:
- 無生論:這世界從未生起,真我是唯一不變的實在,一切現象都是幻。
- 俱生論(他對根性較淺的弟子的說法):世界與我念同時生出,是一場虛幻的心智創造。→ 也就是說:從你那個「我是誰」的念頭生起開始,這整個世界的顯像才同時展開。
他也說,這個世界不是因果組合的結果,不是粒子與能量的產物,而是從「真我」本身直接顯化出來的。不是因為有原因它才存在,而是它根本沒原因就顯現了。
📩 我寫給 Claire 的回信
空性是多維的,也就是可稱作「覺者」所描述的世界觀——空性是真實的,其他都不是真實。
至於「種子法則」或「筆的故事」,可以說是這個三維世界的運作法則。
很有可能,那位作者麥可・羅區格西,是試圖要讓大家理解空性,所以他用了我們這個世界的故事與例子來描述。但空性它是多維的,它其實沒辦法被語言、或我們的概念所理解或描述。
意思就是:不管格西他描述得多有道理,都僅是空性的一個顯現。
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每一個概念都僅僅是空性的一個片面、一個小角。你說你不知道空性是什麼?那就對了。
因為沒有體驗過,是不可能知道的。
就像沒吃過水蜜桃的人,是不可能想像出水蜜桃有多麼多汁、甜美、好吃。覺者所說的空性,也只是用二維的文字當作羅盤,當作方便,當作工具,告訴我們方向在哪裡。
地圖並不等於旅行。
旅行,是要自己踏上路途的。
故事講到這邊~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留言給我,你們的故事或疑問都可以幫我開啟更多有趣的對話。
我們下次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