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轉念的旅程》
第七章:每個發光的人,是因為有人幫他打光
那是個意外的早晨。
淑婷剛泡好咖啡,手機便跳出一則訊息,是怡雯傳來的:「上週妳寫的那篇文章,我放到出版社的粉專上了,已經破三千分享。
有人說看完哭了,有人說終於看到整理是為了找回自己。」
她一愣,立刻點開連結,留言如潮水般湧現。
有人標記朋友,有人私訊詢問諮詢方式。
「妳可能得考慮開粉專了,順便整理FAQ跟服務說明。」
怡雯緊接著補一句:「還有,明天上午,有個生活節目製作人想找妳錄個單元,時間可以嗎?」
她愣住了,內心既激動又不安,這是夢想的延伸,也是未知的挑戰。
她深吸了一口氣,回:「可以,我願意試試看。」
隔天錄影時,製作人親切但犀利。
「很多人說妳讓人想起《斷捨離》,但妳的做法又多了情感與溫度。請問這樣的靈感是怎麼來的?」
淑婷微笑回答:「我們整理的,不只是物品,而是每一段被壓縮的呼吸空間。我只是陪伴每個人重新呼吸,然後慢慢看見自己。」
節目播出後,她的信箱幾乎被詢問信塞爆,甚至還接到一通來自一間空間設計品牌的邀約,對方表示希望邀請她擔任『生活整合顧問』,協助設計一條以居家療癒為核心的新產品線。
她將這些消息告訴耀廷。
耀廷看著她,沉默了一會。
「妳現在真的越來越像一盞燈,會吸引很多人靠近。」
她聽出了語氣中的微妙。
「你覺得我太快了嗎?」
「不是。」他搖頭。「只是……我們一起做的這個計畫,可能會慢慢變成『妳的個人品牌』。我不是不支持妳,我只是想問,我們還是一起的嗎?」
她怔住了。
耀廷的誠實,讓她一時語塞。
「我不想變成只會站在幕後的人,但我也知道,是妳讓這一切發光。我只想確定,我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她望著他,心中一陣酸澀與感動交錯。
「你一直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角色,我現在會發光,是因為有你在背後打光。」
兩人靜靜地對望,空氣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柔軟與不確定。
晚上,她回到家,母親卻突然來訪。
「你爸說你最近紅了,還上電視,我想來看看你。」
一進門,母親看到廚房流理台堆著碗盤,忍不住嘆氣:「這樣怎麼行?現在人家都在看妳,妳也要給自己一點樣子啊!」
她有些煩躁地回:「媽,我不是明星,我只是個還在努力平衡生活的人。」
母親皺眉:「我只是擔心妳太累了,又逞強……」
這句話讓她瞬間沉默。
她突然明白,母親不是挑剔,而是擔心她習慣了『撐』的樣子。
她放下抹布,走過去抱了母親一下。
「我知道你們都關心我,只是我現在要的生活,跟以前真的不一樣了。」
母親愣了一下,才拍拍她的背說:「我老了,學得慢,但我會試著理解。」
那晚,淑婷坐在陽台,回覆每一封訊息。
她的世界正在被打開,關係也在一一重組。
她知道,『被看見』不只是成就,更是一種責任,也是一場冒險。
但這場冒險,她願意繼續走下去。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