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自我介紹本來打算過陣子再發布,因為留言的提問,決定此刻傳上來。
我是一位腦性麻痺的障礙者,行動不便且說話不清楚。
沒有在沙龍的第一篇文章就寫自我介紹文,是因為不想讓身體障礙成為這個沙龍的標籤,模糊了我想分享的故事。以個人的經驗來看,有些人總是會將發生在我身上的所有事件,歸因於我的身體障礙。如果我做得好,他們會說:「你行動不便卻能有這種成就,太不可思議了!」如果我做不好,他們會說:「你行動不便還能做到這樣,很棒了!」彷彿每件事都要和我的身體狀況扯上關係。
對我而言,每個人都有表現好和不好的時候,障礙者也一樣,有必要大驚小怪嗎?
大學雙主修社工系和法律系,但因為身體障礙的關係,無法從事社工或法律的工作。始終覺得學了這兩個專業似乎都派不上用場,直到開始寫第一篇故事,思考男女主角的職業時,選擇了律師和社工,並將自己學過的東西寫進故事裡。
您可能會在某些故事裡看到社工或律師的角色,因為那是我少數能運用所學的方式。
我會持續寫小說,是因為寫完第一個故事,發現寫小說這件事,不受身體障礙的影響。故事寫得好不好,完全看作者的想像力、組織能力和文筆。
目前寫作最大的問題是文筆,平常寫慣了理性分析的文章,例如某個法律問題的探討。「按00000000,XX法第XX條定有明文……,論者或謂……,但管見以為……」,這種東西寫多了,轉而要寫故事表達角色的情感,真的非常不習慣。一開始我尋求AI的幫忙,每寫完一段故事,就請AI幫忙潤飾,再將AI的文字調整成自己要的。
我知道不能長期這樣。雖然故事的確是我原創,但若文筆全由AI操刀,能說自己在寫小說嗎?於是每天練習200-300字,第一次以這個方式完成《街角咖啡店的妳》,覺得有進步一點,但要達到水準,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
閱讀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平常看劇比較多,很少看小說,也許必須長期觀摩前輩們的作品,學習如何用文字說故事。
寫小說,我還是個菜鳥,題材的選擇、靈感的來源、文筆的磨練,都還在學習中,就慢慢來吧!
附上一張貓貓占據我的電腦的照片,這是我大頭貼的原圖^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