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傑,原名張軍。1993年出生於雲南昆明。他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創業家,而是從人生的最低谷出發。10歲那年,命運對他殘酷不仁 : 父母相繼離世,讓他自此走上孤獨而動盪的流浪之路。7年來,他無依無靠,輾轉各地,只為求得一口溫飽無法接受完整的教育,甚至在18歲前幾乎不識字。
然而,也正是這段流離歲月,鍛造出他不屈的性格與驚人的行動力。
2010年,年僅17歲的張俊傑在一家台灣連鎖奶茶店找到工作。從一名普通店員做起,他憑著過人的勤奮與學習能力,三年內晉升為店長、區域督導,再到營運負責人。他幾乎涉獵了除財務與法務以外的所有職位。同時,他也靠自己一點一滴學會認字與寫字,並為日後的創業奠定基礎。
不久後,張俊傑成為加盟商與代理商,開始用更高的視野重新審視茶飲產業的可能性。受到曼德拉自傳的啟發,他心中燃起創業夢希望能做出一番事業,為社會創造價值。在覺得自己還有不足的情況下。他選擇先加入上海一家科技新創公司,深入學習組織架構設計、公司治理與投融資操作等知識。直到2017年,當他目睹喜茶進軍上海所引發的排隊熱潮,他明白 : 如果不立刻投入戰場,將錯失茶飲產業升級的風口。
於是,2017年6月。張俊傑起身回到家鄉雲南昆明,創立了以「茶馬古道」為文化象徵的品牌——霸王茶姬。他並沒有跟隨市場熱點選擇水果茶賽道,反而另闢蹊徑,鎖定當時尚未成為主流的「原葉茶+鮮奶」產品線 ( 也就是所謂的「茶拿鐵」 )。
這項決定,既是風險也是智慧。
相較於水果茶的季節性與供應鏈波動,原葉鮮奶茶更容易實現標準化管理與品質控管,且兼具口感與文化深度,具備全球化潛力。「茶+奶」如同「咖啡+奶」一樣具備上癮與提神特性。張俊傑將其視為中國文化崛起的契機,夢想讓東方茶飲走向世界。他將品牌定位為「東方的星巴克」,立志服務100個國家的消費者群體。
在創業初期,霸王茶姬的發展雖不如喜茶與蜜雪迅猛,但勝在步步為營。直到2021年,他做出關鍵決策 : 將公司總部從雲南昆明遷往四川成都,全面佈局中國市場。同年,霸王茶姬完成超過3億元人民幣的A輪與B輪融資,門市數突破500家。
儘管2022年公司營收達到5億元,但仍然虧損4,800萬元。然而這短暫的陣痛,為2023年的爆發鋪平了道路。霸王茶姬在當年創下總銷售GMV高達108億元的佳績,張俊傑也憑此晉升為新茶飲產業的億萬富豪。
「如果全世界80億人每天都喝茶,這是多麼大的一個市場,又會是多麼偉大的事業。」
在企業管理方面,張俊傑也展現出對長期主義的理解。他提及自己在另一家公司擔任總經理時,受到一句話的深刻啟發 :「十年磨一劍」。這種對於專業與耐力的重視,讓他即使身處相對低調的產業,仍選擇穩紮穩打、不斷打磨自己與團隊。
「沒有人能對未來完全準備好,只有過去的磨練與累積的經驗,才是前行最可靠的基礎。」這是一段從泥濘中開出的茶香之路。
張俊杰的成功,不是幸運的偶然,更像是一種「逆境中生根、黑暗中發光」的生命力量。當命運奪走他一切時,他選擇靠自己奮力重建;當市場陷入紅海競爭時,他另闢蹊徑、踏出自己的節奏。
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見一種來自底層的堅韌,以及對未來毫不妥協的想像力。
資料參考 : Wiki、BBC、A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