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剛揭開序幕,印尼導演Hanung Bramantyo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交出第三部作品《Gowok:爪哇卡瑪蘇特拉》。這不僅是數量的展現,更是一場文化與禁忌的冒險。這部作品不同於過往印尼影壇對於情色題材的保守包裝,它直面傳統、直視慾望,甚至不惜以D21+的高限制級,喚醒觀眾對「性教育」的重新思考。
當「性」成為教育,而非羞恥:Gowok 的真正意涵
「Gowok」一詞對多數現代觀眾而言可能陌生,但它曾是爪哇社會中極為特殊的存在。一位「Gowok」是女性導師,她的責任並非取悅男性,而是引導年輕男性認識愛、理解責任、掌握情慾與情感的平衡。這不是情色,而是一種與靈魂對話的教育形式。
電影設定於1950年代,講述年輕學子Jaya被送往Gowok之家,接受傳統啟蒙教育。他遇見了Ratri——一位本該繼承Gowok之位的女子,卻因情愛而動搖了命運的軌道。導演在這段期間用細膩筆觸鋪陳儀式與情感的交織,讓觀眾看見Gowok不僅僅是性,更是一場精神層面的承襲。愛與階級的撕裂:文化進步與情感枷鎖的辯證
電影前半段著重在情感與傳統的互動,後半段則如急轉直下的瀑布,將我們捲入1965年的歷史洪流。此時的Ratri(由Raihannun 飾)已成長為堅毅女子,她的身體與記憶皆飽受歷史與愛情的折磨。當Jaya家族再度出現,並託付下一代Bagas時,往昔的情傷與復仇的火焰同時點燃。
Hanung導演在這段劇情中明顯試圖連結印尼歷史創傷——包括Gerwani女性組織的興起與G30S/PKI事件的餘波。然而,這樣的大敘事野心,卻未能與人物的細節完美融合。某些角色的匆促出場與劇情轉折略顯勉強,使人對電影原本情感深度感到遺憾。
演技點燃故事靈魂:新生代與資深演員的激盪
值得慶幸的是,幾位主演用真誠而自然的演技撐起了整部片的情感重量。Devano Danendra與Alika Jantinia之間的張力不單止於愛情,而是象徵了階級、命運與選擇的衝突。而Ali Fikry的出現,更像是一把投入平靜水面的火焰,為角色的掙扎注入了震撼力。
Alika與Raihannun對Ratri的詮釋可謂一體兩面,從少女的矛盾柔弱到成熟女子的堅毅決斷,角色的成長是有血有肉的過程,也讓觀眾得以見證一段女性自我覺醒的歷程。
評語結語:在慾望與歷史之中,聽見女性的低語
《Gowok:爪哇卡瑪蘇特拉》不是一部單純描繪性愛的電影,它更像是一首哀傷的詩,唱出女性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掙扎。它談愛,但不甜膩;它講歷史,但不說教。雖然結構略顯破碎,但其文化企圖與情感真實,使它成為當代東南亞電影中,少見的、敢於直視禁忌與歷史的作品。
這不是一部所有人都能欣賞的電影,但若你願意凝視片中角色的眼神、願意傾聽那些在愛與失落中掙扎的聲音,那麼你會在這部片中,看見被時代遺忘的溫柔與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