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監看與被監看,身處權力網絡下的原住民精神《泰雅精神文創劇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首次發表於表演藝術評論台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謝幕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謝幕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由「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製作,繼2023年首演後,再次於2024南國表藝節演出,以黑色幽默喜劇,引導觀眾思考當代原住民生存、文化傳承困境。

「彩虹灣原住民渡假村」最終營業日,渡假村內負責展演泰雅精神的原住民:北露、哈勇及彼得,一邊進行最後的演出,一邊收拾園區內被認為能夠代表泰雅精神的物品;一位懵懂的研究生突然闖入,欲進行田野調查,想訪問真正的「原住民」。

一場權力網絡的形構展開,渡假村監視器後的「蔣大哥」、想進行調查的外來「研究生」、受雇於渡假村進行表演的「原住民」,高喊「泰雅精神注意!」的渡假村,諷刺的劇場展開,「泰雅精神」又到底是甚麼?

我試著從三個不同位置:監視者、傳承者(被監視者)及外來者,分析整齣戲的人物互動,探討權力網絡如何建構社會認知的「泰雅精神」,又產生了哪些問題。

隱身的監視者

隱身於監視器後的人發出警告:「再偷懶要扣錢!」、「不裝就扣錢!」他缺乏具體形象,卻讓人感受到他的緊迫粗俗。整齣戲,時不時毫無預警的出聲打斷、制止,舞台上北露、哈勇與彼得三人的動作。

他在遠方安靜地盯著,平時不易察覺,唯有指令聲響起,才會深刻感受到他高不可攀的存在,以上帝視角觀看整個渡假村,看似握有支配一切的權力。

他也要求三人留下咖啡機和延長線,將織布機、弓箭等「泰雅精神」演出中,所使用的道具,視為可以全數「丟棄」的物件。在他眼裡,那些道具缺乏價值,就和渡假村結束營業後的三人一樣,他只想早早結束一切。但,當研究生楊翠翠對著監視器怒吼,衝突一觸即發時,卻又帶出在監視器後的人,也不過是受更高的雇主所雇傭,楊翠翠看似捍衛了心中的正義,實則加劇他們的慘況。

外來者,看似無害的田野調查

活潑的研究生楊翠翠,就整體社會期待而言,她看起來是最有機會「拯救泰雅精神」的高知識分子,她以「台灣原住民族自我認同社會(後修正為:泰雅族人)現況」為題,帶著在學院內習得的理論知識,莽撞地進入渡假村,要尋找「真正的原住民」訪談,粗神經的她,以既有的「理論知識框架」觀看一切並提出疑問,有次田調甚至說出對原住民說出:「要下山好好受教育」,惹怒教授,做出一連串冒犯失禮的行為,真誠卻愚蠢。

楊翠翠學習原住民的語言,想要泰雅族族名,以為這樣就能夠更靠近研究對象,但只學得皮毛,將泰雅語中的「跳舞」說成「做愛」,不自知地用阿美語和泰雅語對話。她不斷地詢問三人:「你覺得甚麼是『泰雅精神』?」,同時對於舞台上虛假的道具感到珍惜,她對於改善困境抱有希望且鍥而不捨。

她代表的不僅是學者,更是包含觀光客的社會大眾對於原住民文化的想像及期待,這些期待似乎並非如掌權者那般有著巨大的邪惡,卻也是細微壓迫。難道不會唱歌、不會織布、不會打獵,就沒有泰雅精神,就無法成為或是建立泰雅族人認同嗎?這也反映出了當代原住民容易被忽略的困境之一。

他們被監視者要求抹去自身傳統文化,卻又被社會大眾要求肩負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他們得要沒有「泰雅精神」,又得要有「泰雅精神」,只能一次次面對質疑,並在之中掙扎。

被期待的傳承者?

當「泰雅精神注意!」的聲音響起,即便已是渡假村營業的最後一天,沒有遊客,監視器後地人也要求他們收拾東西不用表演,三人仍像被制約似的,從假山假水前彈起,開始了不倫不類的舞蹈、射箭、織布和口簧琴展演,要求自己遵從渡假村的規則。

分別代表老、中、青三代的哈勇、白露和彼得,也在整體社會氛圍的環視下,培養並呈現出不同性格及自我認同觀點,自我監視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哈勇伴隨憤怒的壓抑失望;白露的溫柔堅毅;彼得的天真正向,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遭遇,擁有相異的話語及知識藍圖。

哈勇因為原住民身分受到最多傷害,只得掩蓋他的身分,以自我解嘲來安慰自己;白露則感嘆文化的流逝,在她的位置上默默堅持,卻也無能為力;彼得是被「強勢文化」入侵最嚴重的一代,他沒有族名,會口簧琴,樂於接納外來者。

他們被期待傳承原住民文化,同時在漢人掌權的社會運作下,缺乏工作、教育機會,因為政府政策限制,不能正當賣地,失去主體性及能動性,他們說服自己認同虛假的「泰雅精神」,藉由他人的眼光形塑自我認同,真正「泰雅精神」的話語權被剝奪,由掌權的監視者及外來者所建構。

互相觀看(監視)的人們及權力的建構

最後,舞台場景隨著他們的收拾而淨空,他們三個人跟著載著垃圾的車子一起離開,楊翠翠雖然看似終於明白泰雅精神是日常生活、生存信念而非展示,應當有更多的詮釋,但她用來紀錄訪談結果的電腦,也因意外隨之毀壞。

在這自由民主開放的台灣社會,「死番仔」的直接歧視已日漸成為過去;然而,生活中的各種微歧視仍然存在,而我們反而更容易因為這種開放的社會風氣,忽略權力不平等關係。

從三方角色來看,渡假村即是社會整體的微觀縮影,看似歡樂風趣,實則細思極恐,充滿假象,更是社會對於「泰雅精神」甚至是「原住民精神」的期待與幻想,或許總是身不由己,無法明確指認錯的到底是誰,事情就這樣自然而然的發生。

渡假村的監看者檢討原住民,漢人檢討原住民、不滿監看者,原住民檢討自己、檢討政府,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各種權力交織卻不被意識,他們形成了某種對泰雅精神最殘忍的「共識」,之於「文創劇場」這個荒謬至極的載體,之於「生活還是要過下去」,消逝的文化本質很難回來,著實發人深省。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宣傳視覺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宣傳視覺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演出資訊

演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時間|2024/03/30 14:30
地點|屏東藝術館
專訪、文學創作和藝文活動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由20%實驗劇坊推出,系列製作「幸福祭」之一《現代浪漫》,以紅、黑、白三色為宣傳主視覺設計,不僅呈現愛情中,陰影與光亮的二面性,也象徵人終其一生尋找的「另一半」。此次演出,由蔡東翰導演執導,周平及陳俊宇二位演員出演,以不同距離的媒介,由虛到實,層層剝開生活中的愛情面貌。
《TON618》由黃麗蓉、邱鉦淯製演,再次於台南不存在劇場演出,演出簡介首句寫道:「TON618是目前宇宙所知最大黑洞的名字」,一齣以日常切片談論孤獨、情緒的戲,它營造讓觀者進出黑洞的迴圈路徑,會被吞噬,但在停止之後,你還可以逃脫,卻也還是存在下一次的吞噬。
5/5戲劇
近年,日、韓漫進入臺灣人生活,細緻畫風與高潮迭起的劇情,圖像敘事不僅成為我們的日常,更帶動相關商機、活動舉辦。讚嘆日韓漫的同時,臺灣有自己的漫畫嗎?臺漫,又走出了什麼路?來到「國家漫畫博物館」(主場館尚未完成),目前全區劃分為13區,自臺灣漫畫的歷史、發展再到多元題材等,一同閱讀體驗「臺漫」新氣象。
文心森林公園中的舞台前,奮力地跳躍、吶喊,高舉搖滾手勢,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或者,在市民廣場夜晚的微風中,鋪上野餐墊席地而坐,聽著爵士樂搖擺。 歡迎來到「搖滾台中」(10/7-8)和「爵士音樂節」(10/13-22),十月的台中城,充滿來自不同世代、國家,漸次流動的歌曲,為這座城市注入活力。
景物召喚記憶、尋回時間,不管是之於個體抑或集體,我們總是透過一些「實體的物」,得已回到過去。 一幢房子、一根柱子、一扇窗,打開窗子,陽光照了進來,光影交織形成未知,來到「2023城中串遊季OPEN A NEW PAGE」(展期:2023/12/10-2024/1/15),走進台中城新的一頁。
由20%實驗劇坊推出,系列製作「幸福祭」之一《現代浪漫》,以紅、黑、白三色為宣傳主視覺設計,不僅呈現愛情中,陰影與光亮的二面性,也象徵人終其一生尋找的「另一半」。此次演出,由蔡東翰導演執導,周平及陳俊宇二位演員出演,以不同距離的媒介,由虛到實,層層剝開生活中的愛情面貌。
《TON618》由黃麗蓉、邱鉦淯製演,再次於台南不存在劇場演出,演出簡介首句寫道:「TON618是目前宇宙所知最大黑洞的名字」,一齣以日常切片談論孤獨、情緒的戲,它營造讓觀者進出黑洞的迴圈路徑,會被吞噬,但在停止之後,你還可以逃脫,卻也還是存在下一次的吞噬。
5/5戲劇
近年,日、韓漫進入臺灣人生活,細緻畫風與高潮迭起的劇情,圖像敘事不僅成為我們的日常,更帶動相關商機、活動舉辦。讚嘆日韓漫的同時,臺灣有自己的漫畫嗎?臺漫,又走出了什麼路?來到「國家漫畫博物館」(主場館尚未完成),目前全區劃分為13區,自臺灣漫畫的歷史、發展再到多元題材等,一同閱讀體驗「臺漫」新氣象。
文心森林公園中的舞台前,奮力地跳躍、吶喊,高舉搖滾手勢,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或者,在市民廣場夜晚的微風中,鋪上野餐墊席地而坐,聽著爵士樂搖擺。 歡迎來到「搖滾台中」(10/7-8)和「爵士音樂節」(10/13-22),十月的台中城,充滿來自不同世代、國家,漸次流動的歌曲,為這座城市注入活力。
景物召喚記憶、尋回時間,不管是之於個體抑或集體,我們總是透過一些「實體的物」,得已回到過去。 一幢房子、一根柱子、一扇窗,打開窗子,陽光照了進來,光影交織形成未知,來到「2023城中串遊季OPEN A NEW PAGE」(展期:2023/12/10-2024/1/15),走進台中城新的一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當代劇場中,北部淡水的身聲劇場、中部苗栗的EX-亞洲劇團、南部嘉義的阮劇團都非常有代表性,他們都是小劇場出身,與土地相當接近,很重視在地,也努力在培養核心團員,而且都有營運自己的小型場館,這三個很有特色的劇團,這次要一起做戲,在台南藝術節推出《神鬼人間道》
Thumbnail
🌿「這不是一堂歷史課,而是一場另類取樣的公民參與。」 來賓介紹👏 -- 導演:廖俊凱 -- 編劇:沈琬婷 🔎「我為什麼是我」的大型益智節目 🌏「限定認同」:世界上許多已經宣布自身是主權國家的獨立政治實體,正尋求國際社會將其作為法律上的主權國家予以外交承認,但卻並未因此得到普遍承認。
Thumbnail
標籤:臺劇 評分:⭐️⭐️⭐️⭐️⭐️
Thumbnail
撰文者:薛惠琪(飾演 女兒劉佳穎) 在這次的《從性憶起》性別教育工作坊的下半場活動裡,我們首次以「沉浸式劇場」作為帶領觀眾親身體驗性別議題的方式。而在第三場社區的戲劇體驗課中,我們更以臺劇《俗女養成記》為整門課的主軸,讓觀眾一同參與劇場的演出。現在,就讓沒有參與到這場戲的女兒佳穎來和大家一起做場戲
Thumbnail
推薦度:★★★★雖說巴西盧米亞托光影劇團是一個完全新創的劇團,但他們喜歡透過光影演繹巴西原住民的傳說故事。
Thumbnail
松山社區大學與中山社區大學舉辦的2024年泰國文化節,呈現出泰國多元的文化活動,包括音樂表演、烹飪示範、舞蹈表演、語言學習和泰國當代文化展示等。活動設有多個亮點活動,包括泰國文化節開幕、泰式按摩藝術示範、泰國舞蹈表演、泰國烹飪示範、泰國語言學習體驗和現場藝術家表演。
Thumbnail
Umav播客EP108介紹瞭如何詮釋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地方性政治討論以及族群之間存在的刻板印象和歧視。節目中提及了傳統祭儀元素的挪用和族群之間的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大學族語歌唱比賽中的涉及原住民評審的事件。歡迎收聽播客瞭解更多。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參加臺灣女性影像學會舉辦的《第二屆給寫字的你——劇本寫作工作坊》的經驗。從課程內容到各位老師的分享,都將是讀者們可以從中學習到的寶貴經驗。
Thumbnail
馬來西亞首部眾籌製作、講述種族隔離的電影終於誕生。
Thumbnail
台灣當代劇場中,北部淡水的身聲劇場、中部苗栗的EX-亞洲劇團、南部嘉義的阮劇團都非常有代表性,他們都是小劇場出身,與土地相當接近,很重視在地,也努力在培養核心團員,而且都有營運自己的小型場館,這三個很有特色的劇團,這次要一起做戲,在台南藝術節推出《神鬼人間道》
Thumbnail
🌿「這不是一堂歷史課,而是一場另類取樣的公民參與。」 來賓介紹👏 -- 導演:廖俊凱 -- 編劇:沈琬婷 🔎「我為什麼是我」的大型益智節目 🌏「限定認同」:世界上許多已經宣布自身是主權國家的獨立政治實體,正尋求國際社會將其作為法律上的主權國家予以外交承認,但卻並未因此得到普遍承認。
Thumbnail
標籤:臺劇 評分:⭐️⭐️⭐️⭐️⭐️
Thumbnail
撰文者:薛惠琪(飾演 女兒劉佳穎) 在這次的《從性憶起》性別教育工作坊的下半場活動裡,我們首次以「沉浸式劇場」作為帶領觀眾親身體驗性別議題的方式。而在第三場社區的戲劇體驗課中,我們更以臺劇《俗女養成記》為整門課的主軸,讓觀眾一同參與劇場的演出。現在,就讓沒有參與到這場戲的女兒佳穎來和大家一起做場戲
Thumbnail
推薦度:★★★★雖說巴西盧米亞托光影劇團是一個完全新創的劇團,但他們喜歡透過光影演繹巴西原住民的傳說故事。
Thumbnail
松山社區大學與中山社區大學舉辦的2024年泰國文化節,呈現出泰國多元的文化活動,包括音樂表演、烹飪示範、舞蹈表演、語言學習和泰國當代文化展示等。活動設有多個亮點活動,包括泰國文化節開幕、泰式按摩藝術示範、泰國舞蹈表演、泰國烹飪示範、泰國語言學習體驗和現場藝術家表演。
Thumbnail
Umav播客EP108介紹瞭如何詮釋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地方性政治討論以及族群之間存在的刻板印象和歧視。節目中提及了傳統祭儀元素的挪用和族群之間的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大學族語歌唱比賽中的涉及原住民評審的事件。歡迎收聽播客瞭解更多。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參加臺灣女性影像學會舉辦的《第二屆給寫字的你——劇本寫作工作坊》的經驗。從課程內容到各位老師的分享,都將是讀者們可以從中學習到的寶貴經驗。
Thumbnail
馬來西亞首部眾籌製作、講述種族隔離的電影終於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