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書是「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讀書心得。這本書是我上一個職場的貴人Wen在我離職時送給我的其中一本書,所以我格外珍惜這本書,除了翻閱這本書外,也提筆做了許多書內的財商練習。
這本書的作者哈福˙艾克(T. Harv Eker)是「巔峰潛能訓練公司」的董事長,在成功躋身為大富翁之前歷經過十多次的創業,卻無一倖免地均以失敗告終。作者開始回顧自身的成長背景和金錢觀,修正了心中的「金錢藍圖」後才真正朝向大富翁這個目標靠近。在成功之後,作者開設課程幫助學員修改金錢藍圖,並且寫了這本書幫助更多人增加財商知識。

這本書主要在討論有錢人和窮人不一樣的17種思考方式和行為,以下會節錄一些我想分享的思考方式以及練習:
「你的外在世界,只不過是你內在世界的反映罷了」
如果你的外在生活過得不好,那是因為你的內在生活不順遂。我必須承認書中有些內容有些一針見血,不過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想挑這本書作為第一篇分享的內容,既然都花時間讀書了,我希望我的財商可以因為書中的某個段落而有所改善。
書中提到:你的潛意識所受到的制約決定了你的思想;你的思想決定了你的選擇;你的選擇決定你的行動,而你的行動就決定了你的結果。書中提供了一個關於錢的三步驟小練習,推薦大家也一起來思考。
- 察覺:寫下你小時候聽過的所有描述金錢、財富和有錢人的話語。
- 理解:寫下你認為這些說法如何影響你的財務生活。
- 劃清界線:你有沒有看出來,那些關於金錢的想法只代表了你所學來的東西,而不是你自己的想法。
我的觀點:我可以選擇改變
關於錢的三步驟小練習,我的練習筆記如下:
- 察覺:錢很髒、貪汙、辛苦、不能亂花、浪費錢、吃的東西不要省
- 理解:使我用錢很省、物慾低、花錢有罪惡感
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其實不太好受,從上面的練習筆記可以發現原來我對於錢有許多負面的連結,似乎可以理解爸媽對於錢的負面連結很大一部分有複製到我自己身上。
這幾天我用「劃清界線」這個思考模式重新想過這件事,可以真實地感覺到這些想法、習慣是爸媽無意間給予我的信念,過去的我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所以選擇全盤接受,現在的我可以選擇改變。我選擇與錢有更多正向的連結,錢可以用來犒賞自己、錢可以讓自己進修而有更多可能。
有錢人專注於機會,窮人專注於障礙
有錢人專注於可以得到多少報酬,窮人專注於要負擔的風險有多高。作者提及一個觀念是「你所專注的事物會擴大」,有錢人專注於機會,所以他們當然處處是機會,有錢人有信心可以成功,也願意冒險獲得更大的報酬,這也是為什麼有錢人總是可以持續地賺錢;窮人專注於障礙,他們所見處處是障礙,也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所以通常不願意冒險,也因此窮人無法把握機會獲得報酬。
補充一點,剛才提到的願意冒險並不代表願意損失。有錢人的冒的險是經過計畫的風險,他們會做研究並且付出必要的努力,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地努力,再考慮是否繼續投入。窮人也並不是完全不努力,其中一部分的窮人認為自己也在為了機會做準備,但通常是磨磨蹭蹭地準備了許久卻不開始,而往往機會就在這之中流失了。
我的觀點:「樂觀的人永遠前行,悲觀的人永遠正確」
這是知名作家郝旭烈經常在訪談節目當中分享的一句話,我認為作家這本書的「有錢人專注於機會,窮人專注於障礙」完美地呼應了作家郝旭烈分享的這段話。面對一道難題,樂觀的人面對難題會迎難而上,並且尋找解答,所以往往可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培養能力;悲觀的人面對難題總是不斷地跟自己說自己做不到,而這樣的限制型信念會阻礙自己前行,最終被難題打倒,並且跟自己說「看吧,我是對的,我果然做不到」。
當看書看到這個段落的時候覺得非常有共鳴,覺得書中這項窮人思維完全就是在說我,過去的我經常展現出這種窮人思維,面對困難經常性地告訴自己做不到或是花了過多時間準備,而機會大多時候就這麼石沉大海。
現在我決定開始做點改變。雖然目前心態距離專注於機會還有一段距離,但至少不會完全專注於障礙並且告訴自己做不到。面對一件事情,過去的我會問「失敗了會怎樣?」,現在的我會問「成功了會怎樣?」。我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有錢人想著「如何兩個都要」,窮人想著「如何二選一」
窮人用「匱乏」的角度看世界,他們依循著「可分配的資源有限,永遠不夠,你不可能擁有一切的」想法過活。然而,有錢人生活在富足的世界,並且知道只要一點創意就可以兩個都要,當面對選擇時不妨問問自己「如何兩個都得到?」
我的觀點: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過去我在看世界經常陷入二選一的難題中,比如我到底是要選擇可以賺大錢的工作,還是要選擇我熱愛的工作,雖說在做選擇之前經歷過審慎思考,但卻不曾思考過選擇熱愛的工作並且賺大錢的可能。
我猜看到這裡的各位讀者應該想反駁我,選擇熱愛的工作並且賺大錢應該是很難兼容的兩件事,我想說的是,這件事我也明白很困難,但我身邊也是有不少人達到這個目標。只要別人能夠做到,就代表自己也有做到的可能。
我想呼應「樂觀的人永遠前行,悲觀的人永遠正確」這個段落,在自我否定之前我想邀請大家扮演一個樂觀者的角色,思考一下是不是有方法可以達成做著喜歡的工作並且賺大錢這個目標,我雖不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成功達到這個目標,但我相信在思考這個可能性的過程,就已經踏出了第一步。
結語:像有錢人一樣思考,像有錢人一樣行動,你也能成為有錢人
我會給這本書4.5顆星的評價(滿分5顆星)。
先說說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地方,書中分享有錢人和窮人不一樣的17種思考方式和行為中,我認為大多數都有觸動到我,特別是以一種一針見血的方式讓我明白我有許多窮人思維導致我在原地踏步。
另一個喜歡的地方在於每一個有錢人和窮人不一樣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最後一段都有附上一個「像有錢人一樣行動」的小單元,裡面附上會一些可以做的小練習,大多數是一些小習慣的轉變或是帶領自己做自我認識的過程。
至於為什麼沒有滿分的原因,是因為內容放了太多學員的回饋,所以扣了一點分數。學員的回饋大多是作者的厲害之處,以及上了作者開的課程之後如何改變他們的生活,但對我而言其實有個大約2篇左右的回饋就差不多了,書翻到最後三不五時出現學員回饋讓我感到有點疲乏。儘管如此,還是不改這本書很值得閱讀這件事,非常可以理解為什麼我的職場貴人Wen會大力跟我推薦這本書了。
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所有想改善財商的人,書裡面點出許多常見但阻礙致富的有毒觀念,照著書中的小練習跟著思考與實踐可以破除一些僵化的直覺思考模式。此外,這本書也很適合剛出社會賺錢的新鮮人,書中也有一些篇章在分享如何利用你的收入,雖然篇幅不多,但可以提供讀者一些關於用錢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