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票整理三分類
讓會計與公司雙方都清楚支出性質與可否扣抵
6 月中之後,準備進入 7 月營業稅申報期。這時候建議大家可以開始整理公司這兩個月的發票,使用「三分類法」會更清楚。建議準備三個資料夾:
1. 營業成本資料夾
例如:進貨發票、產品原料、商品採購等
→ 和公司營業直接相關,可作為成本並可扣抵營業稅。
2. 營業費用資料夾
例如:文具、辦公設備、顧問費、租用會議空間
→ 與營運相關的支出,同樣可扣抵。
3. 不可扣抵資料夾
例如:收據、免用統一發票(便當店、小攤)、房東租金憑單、薪資
→ 沒有合法發票或屬於交際支出者,無法作為進項稅額。
如果有拿到不確定可否抵的發票,也請先歸入「第三類」,會計再與事務所討論判斷。
為什麼要自己先分類?
會計與實際消費方資訊落差,是常見錯誤來源
有客戶會問:「這不是事務所的工作嗎?為什麼還要我們自己分?」
因為你們自己在採購或消費時最清楚用途。會計若看不出用途,很可能把「成本」誤分類成「費用」,甚至將不可扣抵的錯歸到可扣抵中。
分類清楚的好處包括:
- 減少記帳錯誤
- 加快處理效率
- 有助於釐清營業稅申報內容
為什麼要自己計算營業稅?
更了解公司營運狀況,避免全由外包代辦處理
雖然大多數公司都交由事務所處理營業稅,但我仍建議:
至少自己先試算一遍營業稅金額
因為:
- 銷項金額通常雙方不會差異
- 差異常出現在進項金額,尤其是未分類或交給事務所時已不明確者
假設事務所說這期需繳 1 萬元,但你自己算只有 5,000 元,這時候雙方可以再確認哪裡有誤,避免繳錯稅、帳務混亂。
開立發票的小工具分享
含稅、未稅、5%稅額快速試算工具
很多人開發票時常問:
- 我要怎麼開給企業 vs 個人?
- 我的商品賣 2 萬元,5%要怎麼算?
- 發票上該怎麼勾選應稅?
建議大家可以使用線上的試算工具:
- 在「含稅價」欄輸入 20000
- 系統自動換算出未稅金額與稅額
- 填入發票內容時即可避免出錯
自行申報營業稅怎麼做?
使用國稅局提供的免費申報軟體即可
有些小型企業或創業初期,會選擇自行申報營業稅,以節省會計代辦費用。
這時候可以:
1. 到國稅局網站搜尋「營業稅申報系統」
2. 下載官方報稅軟體(紅框標示處)
3. 使用「關貿網路」申報平台進行申報
我們也有課程教大家如何從 0 到 1 自己操作報稅,不需購買其他報稅軟體,只用國稅局免費系統就可以完成。
網路銷售者的義務:公司資訊公開
官網或平台頁面需揭露統編、公司名稱等資訊
從 2023 年 1 月開始,只要你有在網路上販售商品或服務,讓消費者可以直接下單,就屬於「網路銷售行為」。
這時候你就有法定義務在:
- 官網
- 銷售平台(如蝦皮、官網訂單系統)
這些消費者可見頁面上揭露公司的統編、名稱等資訊。
我們實務中也遇過企業因未揭露資訊而收到國稅局發文查詢,請務必注意。
延伸課程與資源分享
一、8/21 公開課主題:資金預估與公司的影響

時間:8 月 21 日(四)17:00~17:30
你不是沒賺錢,只是還沒建立資金預估能力!這堂免費公開課由 Carol 所長主講,教你理解現金流與損益差異、辨識「黑洞式支出」,並用簡易 Excel 工具預測下一季資金缺口,協助中小企業主與創業者強化財務安全感。
點擊連結,免費報名。
二、營業稅申報實務課程(收費)

時間:2025年9月5日上架
內容:
· 國稅局系統操作教學
· 從基本資訊輸入、試算、申報流程完整教學
· 適合自行報稅或新創老闆使用
報名優惠:
· 同時報名兩門鑫業收費課程可折抵 200 元
· 8月31日前報名可享本課程早鳥八折優惠
點擊連結,即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