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議概述
台灣鋼聯(6581)於2025年8月7日舉行2025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會議報告公司財務績效、營運概況及下半年業務展望,並進行問答環節。會議聚焦於公司在循環經濟與廢棄物再利用領域的成果,特別是上半年營收11.31億元,氧化鋅業務供不應求,以及多項廢棄物資源化業務的拓展,展現台灣鋼聯在城市礦山與永續發展領域的競爭優勢與成長潛力。
二、公司概況
1. 基本資料
- 台灣鋼聯(6581)為台灣領先的廢棄物再利用與資源化公司,成立於1995年,總部位於台灣,2018年上市,資本額11億元,員工人數109人。
- 公司由產發署(原工業局)輔導成立,主管機關為環境部(原行政院環保署),專注於煉鋼集塵灰、含鋅廢棄物、污染土壤、焚化飛灰與RDF等廢棄物的資源化處理,響應循環經濟政策。
2. 業務範疇
- 城市礦山(主原料):處理煉鋼廠集塵灰(含不銹鋼)、棄置場所集塵灰、廢鋅、鋅含量15-40%產品、廢鋅錳鹼性電池、鋅含量≥2.5%集塵灰或污泥、電鍍脫水污泥(含鋅鉛),核可處理量合計198,900噸/年。
- 副原料:處理焚化爐焚化飛灰(35,000噸/年)與污染土壤(64,615噸/年)。
- 燃料:處理RDF與具熱值固體事業廢棄物(30,000噸/年)及電爐煉鋼廠廢濾袋。
- 核心技術:1300℃高溫冶煉旋轉窯(兩座),停留時間5小時以上,實現100%資源化再利用,產品包含粗氧化鋅(鋅含量>57%,取代天然鋅礦)與旋轉窯爐碴(混凝土級配粒料再利用)。
- 產品與服務:氧化鋅外銷與內銷(85%外銷)、爐碴再利用(子公司台鋼資源)、預拌混凝土銷售、甲級清運車隊(12輛,月處理19,885噸)。
三、2025年第二季財務績效
1. 綜合損益表(季比季,QoQ - Q2 vs Q1 2025)
- 營業收入:2025年Q2營收6.39億元,較Q1的4.93億元增加30%(約1.46億元)。
- 營業成本:3.02億元,季增30%。
- 營業毛利:3.37億元,季增29%。
- 營業費用:0.71億元,季減1%。
- 營業淨利:2.66億元,季增41%。
- 稅後純益:2.09億元,季增46%。
- 每股盈餘(EPS):1.88元,季增47%。
2. 綜合損益表(年比年,YoY - Q2 2025 vs Q2 2024)
- 營業收入:2025年Q2營收6.39億元,較2024年Q2的7.03億元減少9%(約0.64億元)。
- 營業成本:3.02億元,年增2%。
- 營業毛利:3.37億元,年減17%。
- 營業費用:0.71億元,年減4%。
- 營業淨利:2.66億元,年減20%。
- 稅後純益:2.09億元,年減26%。
- 每股盈餘(EPS):1.88元,年減26%。
3. 綜合損益表(上半年,YoY - H1 2025 vs H1 2024)
- 營業收入:2025年H1營收11.31億元,較2024年H1的11.70億元減少3%(約0.39億元)。
- 營業成本:5.33億元,年減1%。
- 營業毛利:5.98億元,年減5%。
- 營業費用:1.43億元,與去年持平。
- 營業淨利:4.55億元,年減6%。
- 稅後純益:3.52億元,年減15%。
- 每股盈餘(EPS):3.17元,年減15%,主因鋅價波動與匯兌損失(約0.08-0.09億元)影響。
4. 營收占比分析(H1 2025 vs H1 2024)
- 氧化鋅:2025年H1佔比65%,2024年H1佔比66%,略減1%。
- 集塵灰:2025年H1佔比6%,2024年H1佔比8%,減少2%。
- 爐碴:2025年H1佔比12%,2024年H1佔比15%,減少3%。
- 混凝土:2025年H1佔比2%,與2024年H1持平。
- 廢耐火材:2025年H1佔比2%,2024年H1佔比1%,增加1%。
- 其他廢棄物:2025年H1佔比13%,2024年H1佔比8%,增加5%。
四、產業概況與市場分析
1. 市場驅動力
- 氧化鋅業務:2025年H1產出量24,899噸(年減12%),銷售量23,947噸(年減14%),供不應求,已全數完售,外銷日本佔比53%、比利時21%、泰國18%、內銷8%。
- 廢棄物再利用:集塵灰處理量54,908噸(年減17%),受鋼鐵業景氣影響,但鋅含量15-40%產品處理量16,532噸(年增42%),其他廢棄物業務成長顯著。
- 爐碴與混凝土業務:子公司台鋼資源處理煉鋼還原碴60,093噸(年減25%)、旋轉窯碴49,119噸(年減8%)、廢耐火材8,310噸(年增107%);混凝土出貨量34,684立方米(年減13%),目標達成率96%。
- 循環經濟優勢:100%資源化再利用,零碳排、零掩埋,符合ESG趨勢,獲得多項國際認證(如ISO 14067產品碳足跡、UL2809再生料含量驗證)與國內綠建材標章。
2. 競爭優勢
- 技術創新:1300℃高溫冶煉旋轉窯技術,具高溫破壞有害物質(戴奧辛)、高度擾動均勻處理、高停留時間(>5小時)耐受重金屬特性,實現全循環再利用。
- 市場定位:城市礦山角色,處理多類廢棄物(12類資源物),產品應用於冶煉、化工、營建等領域,85%氧化鋅外銷,市場多元分散風險。
- 永續治理:取得ISO 9001、14001、14064、14067、50001、45001等多項認證,2024年CDP氣候變遷評級B級,國內同業率先取得服務型碳足跡與減碳標籤。
- 垂直整合:與子公司台鋼資源合作,爐碴100%再利用,上下游整合提升效率。
3. 市場挑戰
- 鋅價波動:2025年Q2因供過於求與需求轉弱,國際鋅價(LME)較Q1微幅下跌,上半年均價約與2024年H1持平,下半年受低庫存與中國基建計畫影響具上漲潛力,但美元強弱、能源與關稅政策為變數。
- 匯率影響:新台幣Q2急升,上半年美金匯率均價31.86元(年減0.1%),造成匯兌損失約0.08-0.09億元,影響獲利。
- 鋼鐵業景氣:國內鋼鐵業受房市疲弱壓抑傳統鋼筋需求,集塵灰與爐碴處理量減少,影響相關業務。
- 加工費低位:氧化鋅加工費從2024年的165美元降至2025年的80美元(50年來最低),影響銷售單價,需關注未來反轉風險。
五、未來展望
1. 市場展望 (H2 2025與中長期)
- 下半年展望:鋼鐵業靠公共工程與科技廠建廠支撐需求,氧化鋅已全數完售,供不應求,鋅價短期受低庫存與中國基建計畫推動具上漲潛力,Q3營運有望優於Q2;廢棄物業務聚焦高單價有害污土與焚化飛灰(新增標案與合約),RDF與熱值廢棄物維持穩定。
- 中長期目標:擴大含鋅廢棄物與焚化飛灰收受量(環評變更申請中),提升氧化鋅產量;龍井水洗廠預計2027年營運(年處理量3萬噸);屋頂太陽能發電板新增容量3,831KW,2026年底前完成,推動綠電與減碳。
- 業務進展:爐碴再利用目標產量120,409噸/年,合格率100%;廢耐火材再利用試驗計畫Q3執行;預拌混凝土目標76,684立方米/年,推廣無水泥低碳CLSM(綠建材標章申請中)。
2. 財務與經營目標
- 營收與獲利:H2力求營運改善,鋅價與匯率穩定可提升獲利,加工費若反轉將影響單價,但成本結構與新價走勢為關鍵。
- 成本管控:持續關注焦炭等物料成本,優化處理效率,降低匯率波動衝擊。
- 配息政策:維持配息率70%以上,保障股東回報。
3. 技術與市場佈局
- 技術研發:深化高溫冶煉技術,提升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效率,開發水洗技術取代掩埋需求,實現循環再利用。
- 市場拓展:新增含鋅廢棄物與焚化飛灰業務,洽談新合作廠商,擴大料源與收受量;氧化鋅持續外銷為主,深化日本、比利時、泰國市場。
- 永續策略:推動ESG環境社會治理,生產綠電、節能減碳,申請更多永續認證,提升品牌價值與競爭力。
六、會議總結與展望
台灣鋼聯2025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展現公司在循環經濟與廢棄物再利用領域的典範地位。上半年營收11.31億元,稅後淨利3.52億元,EPS 3.17元。氧化鋅業務供不應求,廢棄物處理多元拓展,儘管受鋅價波動與匯率影響獲利略減。展望H2,鋅價上漲潛力與新業務挹注下,Q3營運有望改善。公司將深化技術創新、擴大市場布局與永續治理,憑藉100%資源化優勢,力求在挑戰中持續成長與股東價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