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不怕起步晚,只怕不開始!⛽️加油❤️
🌿52歲開始穩健投資,我用這三個心法邁向安心退休生活‼️
昨天走在陽明山綠草如茵的路上,來到餐廳🍴牆上掛著年輕時的膠裝唱片,心中滿是回憶與感恩~過去的錯過如今都有了平靜的答案。
人生沒有太早或太晚,只有「開始」與「不開始」。🧭 52歲才開始投資?關鍵是要「開始正確的學習」
兩年多來,因為職涯轉換與生活變動,我一度忽略了自己寧靜生活的。而在財務規劃也因為過去的窮習慣及無知與錯誤,讓自己錯過了「投資」最好的年輕最佳時間。但在52歲,我選擇重新出發,並且用對的方式開始。
我努力付費投資我認為對我有益的理財課程、建立了ETF投資的紀律,並且找到一位值得信任的理財顧問,不追求快速暴利,只追求「穩穩賺、睡得著」。
這樣的改變,讓我從焦慮中轉向踏實,就像昨日陽明山上的微風——讓人安心而踏實。
💡 投資ETF?別再用30歲的邏輯看待50歲的自己~新聞📰
昨天在車上🚌看到Yahoo奇摩財經的一篇投資文章,內文提到:「55歲才開始投資,沒問題;但不能再用30歲的投資邏輯來看待自己。」
這句話對我震撼很大。
年輕時,市場波動只是學費;但人生下半場,每一分錢都可能是未來的生活保障。我的顧問常提醒我:「此時投資,不是比誰賺得快,而是誰守得住風險。」
我目前也學習嘗試各種投資配置如:穩定型資產(定存、儲蓄險)~保障3–5年基本生活收收益型資產(債券、高股息ETF)~穩定現金流成長型資產(市值型ETF)~小部位、抗通膨
這樣的策略讓我不再焦慮市場起伏,反而更關注資產的「任務分工」。
💬 投資的三個心法:讓我穩穩獲利、安心生活
經過這幾年的學習與實踐,我歸納出以下三個關鍵心法,分享給也準備踏上財務轉型之路的你:
1. 「付費學習」不是成本,是資產的起點
免費的資訊容易誤導我追高殺低,反而我努力💪賺錢付費投資符合我的財經課程,選課時注意老師👨🏫是否符合我的需求,而在上完幾堂專業課程後,我學會了資產配置、風險評估、以及ETF的本質。真正的學習,會讓你少走很多冤枉路。
2. 「分散風險」不是口號,而是行動
不再「All in某一種工具」,而是根據人生階段設定資產任務。我的顧問協助我分成保本、收益、成長三層,每一層都符合我的風險承受度與退休目標。
3. 「信任夥伴」是長期投資的靠山
一位值得信任顧問,不會只是推薦標的,就像我的諮詢理財顧問蔣竣植CFP,投資一直教我要做好投資的功課,我想中年付出的代價就是要更努力!
記得,
我第一次投資ETF還做了10張ppt,才讓我開始瞭解ETF,並且協助我建立整體財務思維與風險管理。我們定期檢視目標與進度,讓投資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方向、有策略地前進。
🔚 結語:人生不怕起步晚,只怕從不開始‼️
回顧這兩年的轉變,我慶幸自己在52歲勇敢踏出那一步。
陽明山的大片綠色草園提醒我:四季會變,人生也一樣。只要我們開始用正確的方式對待金錢與人生,下半場也可以走得自在又精彩。
即使現在才開始買ETF、學投資也不嫌晚,只要記得:
穩定現金流、多元配置、理性學習,就是你退休路上的最佳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