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嘉義朴子的吳老師已經從高職退休多年,但是他每天依然很忙,甚至比還在學校教書的時候還要忙。吳老師說,退休就是隨心所欲做好事的時光。
天生古道熱腸,熱心助人的吳老師見不得他人受苦,尤其看見弱勢家庭和孤寡老殘窮受到幫助而改善生活重新上軌道,自食其力就覺得很快樂很開心。不過,吳老師並不是得天獨厚的天公仔囝,他的童年有點辛苦,中年有點累,晚年才漸漸走過生命中的荊棘,學會往前看。
吳老師八十八歲的老爸爸年老體衰不良於行臥床,臥床四年都由吳老師親自照顧,照顧臥床病人不是輕鬆的事,老爸爸長期裝導尿管又常便秘,三不五時感染發燒,需要吳老師徒手代為挖糞,長期下來吳老師睡眠不足,擔心老爸爸隨時感染發燒,心裡揣著擔憂,久而久之壓力無法釋放就轉成憂鬱症。那時的吳老師爬樓梯都會跌倒,課堂上教書教到一半突然斷片不知道下一段內容要講什麼,甚至同事跟他說話,他都呆若木雞接不上話,時不時感覺活不下去,恍神相當嚴重。
在那最痛苦的四年裡,吳老師沒有放棄志工勤務,他說,「一旦放掉公益,我就沒有力氣再爬起來了,教書跟照顧爸爸是本份,做志工能讓我轉換心境喘口氣,讓我還知道自己還活著,讓我明白吃苦了苦,苦盡會甘來。」四年後,老爸爸走完漫長一生離苦得樂,吳老師用感恩的心送走爸爸,情緒和健康也慢慢恢復正常。
「我能做的,我都會努力去做,比如幫助貧困家庭修房子,替弱勢家庭的孩子申請獎學金,替遭逢變故的家庭申請生活補助金,還有資源回收,只要我有時間我都願意。老智者說,『付出是福,知足是富』,被幫助都是不得已的,我們應該要有感恩的心,感謝他們示現苦難,我們才有見苦知福的機會,知道惜福和付出。」吳老師頗有感觸的說。
#感恩的心
#付出是福
#知足是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