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四種「笑」:洞見坎坷人生的超然與豁達
今天清晨, 看到一篇文章, 說了蘇東坡的四種笑, 人生也開朗起來!!!
莫道人生滄桑, 但看世事無常是正常 ~~~
蘇東坡,這位北宋文壇巨匠,一生仕途多舛,屢遭貶謫。然而,他的詩詞卻鮮少沉溺於悲苦,反而流露出達觀超然的態度,這份獨特的精神魅力,在他詞作中反覆出現的「笑」字中展露無遺。這些「笑」字不僅是他個人情感的宣洩,更是他將儒、釋、道三家思想融會貫通,應對人生困境的智慧結晶。
首先是歡愉之笑這種笑出自對生活純粹的熱愛。即使身處逆境,蘇東坡依然能與友人把酒言歡,在山水間找到樂趣。例如在《行香子·過南山晚歸作》中,他描寫了與友人「酒酣人笑白雲間」的快活情景,這份樂天知命的精神,源於儒家思想中對內心平靜的追求,也體現了他能從平凡中發掘美好的能力。
北望平川。野水荒灣。共尋春、飛步孱顏。和風弄袖,香霧縈鬟。正酒酣時,人語笑,白雲間。
飛鴻落照,相將歸去,淡娟娟、玉宇清閒。何人無事,宴坐空山。望長橋上,燈火亂,使君還。
接著是自嘲之笑
這笑聲背後是深刻的自我反思與和解。當他被貶黃州,從高高在上的官員變成躬耕田畝的「東坡居士」時,他沒有抱怨,反而以自嘲的方式面對歲月的流逝。在《醉蓬萊》中,他以「笑勞生一夢」開篇,細讀之下,這笑語中卻含著對過往旅途的感慨,這份豁達正是他思想從入世轉向出世的寫照。
笑勞生一夢,羈旅三年,又還重九。華髮蕭蕭,對荒園搔首。賴有多情,好飲無事,似古人賢守。歲歲登高,年年落帽,物華依舊。
此會應須爛醉,仍把紫菊茱萸,細看重嗅。搖落霜風,有手栽雙柳。來歲今朝,爲我西顧,酹羽觴江口。會與州人,飲公遺愛,一江醇酎。
第三種是無奈之笑
這笑是面對人世飄搖、事不由己的嘆息。蘇東坡一生漂泊,正如他所言「人生到處萍飄泊」。這笑中帶有無可奈何的傷感與孤獨。然而,他最終將這份無奈融入莊子「齊萬物」的道家思想,將個人際遇視為自然的一部分,從而昇華為一種更深層次的豁達。
分攜如昨。人生到處萍飄泊。偶然相聚還離索。多病多愁,須信從來錯。
尊前一笑休辭卻。天涯同是傷淪落。故山猶負平生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
最後是豁達之笑
這是他精神昇華的極致體現。蘇東坡將道家與禪宗思想融會貫通,徹底看淡世俗的悲歡離合。在《南歌子》中,他將生命比作「一塵沙」,仕途浮沉如同潮水漲退,只需「一笑」便可了結。最為人熟知的《定風波》中,他寫下「一蓑煙雨任平生」與「也無風雨也無晴」,正是用這份超脫物外的笑,為他坎坷的一生畫下了一個寧靜而灑脫的句點。
苒苒中秋過,蕭蕭兩鬢華。寓身化世一塵沙。笑看潮來潮去、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漁人一葉家。早知身世兩聱牙。好伴騎鯨公子、賦雄誇。
蘇東坡的四種「笑」構成了他複雜而完整的人格魅力。
無論身處何種境地,他總能透過這些笑,展現出他洞見世事、超越苦難的獨特精神,也為後世樹立了面對困境時,可以從容、豁達一笑的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