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大學校園,不同的人,會活出完全不同的節奏與色彩。
有些人,
他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明確目標導向的「工具性」大學生活。他二度踏入校園,可能早已過了需要透過社交探索自我、建立人際圈的年紀。人生經驗讓他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因此將全部精力專注在學術與學位上。對他而言,沉浸於知識與研究的樂趣,就是屬於他的人生「重生」與「青春」。
則是另一種「體驗性」的大學生活。知識固然重要,但我更珍惜在課堂外的交流、活動與探索,把大學視為全方位成長的平台。我希望在學習中拓展視野、建立人脈,甚至讓心態變得更年輕。
兩種選擇沒有對錯,
差別只在於人生階段與價值排序。對有些人來說,三點一線的大學日常是務實且令人滿足的;而對我來說,充滿變化與探索的節奏,才是我理想中的大學青春。
每個人定義「重生」的方式不同,
而我選擇用更全面的體驗,重新塑造自己,
享受再一次的青春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