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歲到四十多歲,那首〈太陽星辰〉始終在慧玲耳邊,與她並肩走過年華。
==
在香港還沒有「四大天王」的時代,在〈吻別〉還未紅遍亞洲之前,慧玲就因為一首〈太陽星辰〉的廣東版,踏進了張學友的聲音之旅。從收音機到 CD 播放器,她的世界裡只有他——那沉穩的低音、中音的溫柔、以及高亢飽滿的高音。這聲音,陪她走過了無數年華。
第一次見到他,是他四十多歲的時候。那天俱樂部舉辦烤肉,會員人數還很少,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會費只要五百元。慧玲記得,那時的他,就像鄰家大哥哥一樣親切,會聊天,聊到一半還會隨口唱兩句。
隨著演唱會門票越來越難買、黃牛票炒得越來越高,俱樂部的會員人數逐年增加,直到如今已經停止收新會員。慧玲總笑說,她的會員卡比演唱會門票還值錢。
有一次,一位國中同學的老公知道她是會員,請她幫忙買 VIP 區 5000 元的票。對方開心得不得了,因為以前他總是在小巨蛋外面搭帳棚排隊,只能買到三樓 800 元的位子,有一次搶不到票,甚至花兩萬跟黃牛買 800 元的票。這次慧玲幫他買到 5000 元的好位置,他開口要送她五萬,還要請她吃牛排。慧玲當然拒絕——會員票是有管制的,若在網路上賣票被抓到,會被終生除名。
同學的老公太開心,四處向人說起這件事。於是,每逢張學友來台灣開演唱會,慧玲的手機裡,就會出現許多高中、國中、小學同學的訊息——各種關心與「問候」紛至沓來。
她心裡明白,人情冷暖有時就在一場演唱會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後來,她乾脆在那段時間讓自己「消失」,因為萬一票被朋友轉賣,她就會被終生除名。
雖然人越來越多,慧玲和他的對話時間變少了,但在簽名時,他依然能不用看會員卡,就在 CD 上寫下「To 慧玲 張學友」。從最初的一百多人,到幾年前的七百多人,他始終如此。這也讓慧玲相信,每年寄來的生日卡片,真的是他親手簽名的。
她看過他在舞台上是歌神,也看過他是演員——能演搞笑,也能演嚴肅,反派與正派之間游刃有餘。她喜歡他的聲音,但現在看他的演唱會,已經不只是聽歌。
因為她明白,雖然他是歌神,但不是真正的神;聲音會隨歲月改變,而她聽的,是屬於自己從七歲到四十多歲的張學友。
那場「活出生命」Live 演唱會,他翻唱了別人的歌——甚至唱了孫燕姿的〈天黑黑〉,帶著動感,讓她想起了阿媽。
可不管聲音如何變化,這段旅程,始終由那首〈太陽星辰〉開始——
太陽星辰 即使變灰暗
心中記憶 一生照我心
再無所求 只想我跟妳
終於有天能重遇又再共行
===
對慧玲來說,那份重遇,早已不是站在舞台下等他走向自己,而是——在每一次歌聲響起時,與兒時的自己再次並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