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個少奶奶的生活裡,比在水果裡吃出一條肉蟲來更驚險的事情是沒有的了。」張愛玲在長篇小說《半生緣》,以此形容翠芝婚後生活平順。如果翠芝生活在馬來西亞,少奶奶的驚險或許多了一點。
日前吃香蕉,一剝開香蕉皮,好幾隻白色小蟲蠕動,有點噁心。換了一條仍是蟲蟲樂園,這一串大多中招,只怪我不會挑水果。以前我一直以為香蕉沒蟲,至少在台灣從未見過香蕉有蟲,還以為是厚皮保護之功。除了香蕉,龍珠果、蕃薯、包菜、菜心等等,我在蔬果見過好些大小、花色不一的蟲蟲,加上自家庭院的番石榴前陣子全軍覆沒,通通不能吃,我這才覺悟,蔬果有蟲原是稀鬆平常。
附近小巴刹販售的青菜,有時菜葉有洞,每攤都差不多,乍見賣相不好,我卻買的十分安心,至少這菜確實沒灑太多農藥。這樣的菜,在台灣恐怕很難賣。台灣各式蔬果物美價廉,不過,濫用農藥的問題非常嚴重。農人賣出碩大美觀的蔬果,保留又小又醜、有蟲的次級品自己食用,那些無化肥、無農藥的作物,儘管乾淨,外表卻未必討人喜歡。並非農夫不願提供優質蔬果,但飽滿美觀的作物才有市場,一再的惡性循環,對環境的破壞不言可喻。習慣一旦養成,改變非常困難。
如今環保意識抬頭,開始有部份小農嘗試有機耕作,十分辛苦卻未必得到相對的回饋。不灑農藥難免蟲害,作物外表不美觀,收入受到影響。某些蟲害可用技術解決,比如番石榴,果實幼小之際,略為清洗一一套袋,直到成熟才取下。紙袋、人力都是成本,這得來不易的番石榴,要賣多少錢?有些病蟲害不易控制,若堅持不灑農藥,還真是靠天吃飯。
幸好馬來西亞不太重視蔬果外觀,農人不必噴灑太多農藥。蔬果偶爾有蟲,不是糟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