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新動向:比特幣創歷史高點、聯想AI PC帶動業績大增、川普撤銷拜登競爭促進令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新聞一:比特幣創新高、美元走弱:市場提前押注 Fed 9 月降息

8/14 清晨(台北)外匯與加密資產同時上演「美元疲弱、風險資產走強」的畫面:美元指數滑落至 7/28 以來低點,原因在於市場押注聯準會最早 9 月就可能一次降息 50 bps,而且年底前降幅或超過 1 碼以上。資金的風向立刻反映在加密資產上:比特幣盤中改寫歷史新高,突破 12.3 萬美元;乙太幣同步走強。動能的背後,除了對降息的預期,還包括美國近期對加密友善的監管訊號(包含允許在 401(k) 中配置比特幣等),帶動機構與退休金資金更名正言順地進場。股市方面,美股與多國股指在前一交易日已連創新高,波動率指標(如 VIX、MOVE)滑落至數月低位,映照市場對「軟著陸+政策轉鴿」的期待。

投資筆記

當美元示弱,市場的呼吸會變得長。資金開始更願意「等待未來」。此刻的情緒中,有降息預期、有監管放寬,也有一點久違的樂觀。對成長投資者而言,這不是單純的「幣價上漲」,而是一條可檢驗的基本面路徑:資產價格上行 → 交易量擴大 → 費率與生態收入提升 → 上市平台與基礎設施公司的現金流可視性變高。若以歷史循環校準,交易量的彈性通常大於價格,特別是在破前高之後的「價格探索區」;因此,與其盯著每個 tick,不如盯量能曲線與合規邊界。

監管層面的變化格外重要。當「能不能買」這個問題被政策制度化(例如退休金可配置、ETF 管道完善、會計與託管規範清楚),資產的折現率就下降。非因現金流變多,而是不確定性變少。這對平台公司(交易所、託管、做市)、基礎設施(錢包、支付、合規 API)以及與法幣金融相連接的「橋」都有實質改變:獲客成本下降、合規成本可預期、機構單位客單價提升。若把這些寫進模型,β 高的純風險敘事會被更穩定的費用率+資產負債表收益補上縫。

但「風險」仍舊在場。第一是就業走弱對經濟的遞延影響,降息並不必然保證盈利擴張;第二是政策變奏的可能性, 當行情太順,監管者會更在意宏觀金融穩定;第三是鏈上集中度與槓桿層的透明度, 歷史告訴我們,創新高後的拉回往往測試市場的耐性,尤其在派生性商品槓桿偏高時。策略上,我會把配置拆成三層:核心持有現金流有底的基礎設施與平台;戰術衛星放在交易量彈性最高的標的;最後以小比例的「創新權益」(例如新商業模式或高研發公司的股權)捕捉右尾收益。如此,即使行情回吐,核心資產的現金流仍可護城。

這一回合的不同之處在於:制度型資金正在被允許加入。當退休金與保險開始學會與波動相處,市場的天花板自然抬高。敘事不必花俏,只要清楚:降息不是萬靈藥,卻是估值的寬容劑;監管不是追風,而是在為風裝欄杆。真正值得擁抱的,不是某一日的高點,而是一整段可再現的週期機制。

整體來看,美元疲弱→流動性回暖→高風險資產領漲的鏈條正再度啟動,但我們仍需留意:就業降溫與成長放緩是否會拖累企業盈餘動能;一旦通膨或監管敘事逆轉,短線回檔也可能放大。

新聞二:聯想(Lenovo)Q1 淨利年增 108%:AI PC 復甦成形,PC 產業鏈迎來「量價同修」初期

全球 PC 龍頭聯想公布截至 6/30 的 2025/26 財年第一季(Q1)業績:營收年增 22% 至 188.3 億美元、歸母淨利 5.05 億美元、年增 108%,雙雙顯著優於市場預期。管理層將表現歸因於「混合式 AI」帶動的換機潮、企業設備更新與高毛利產品組合優化;PC 與智慧裝置業務維持 8%+ 的營運利潤率。儘管地緣關稅仍高、對美出口需承受額外成本,公司強調已透過供應鏈重組、地緣多元化與定價策略消化影響。這份成績單被市場視為AI PC 周期「從敘事到數字」的關鍵訊號:當 PC 終端出貨回溫、周邊零組件與上游供應鏈可望受惠,整條 PC/伺服器鏈有機會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走向量價同修。

投資筆記

PC 產業的難,是規模經濟與創新密度總在拉鋸。當年疫情後的出貨流量被透支,庫存調整像慢性咳嗽;如今,AI PC 終於把咳嗽壓下去。這份成績單的意義,不只在亮眼的年增率,而在「可複製的機制」:高毛利細分(商用、工作站、邊緣 AI)撐住利潤率,混合式 AI 帶動換機與外接運算模組需求,進而上推 ASP 與配件滲透。若把 PC 想像成「終端 + 協同運算」的載體,則真正的上行空間,來自於雲地協同與本地推理拉動的軟硬整合。

配置層面,沿著「AI PC 供應鏈的彈性」來排序:先看具有議價力與供應鏈掌控的系統商,再看模組與零組件(記憶體、主控、散熱、電源)中的毛利可提升者,最後才是更上游的設備與材料。後者通常在週期後段發力。地緣風險並未消失,但延長休兵與降規出海的政策組合,為企業提供了可參數化的邊界:降規多少、分潤多少、產線怎麼調。當政策不確定性被轉成費用項,試算表就能動起來。這是估值修復的根:不是故事更動人,而是變數更少。

同時,也要警覺「過度線性外推」的陷阱:AI PC 的滲透速度會受制於應用體驗是否真的突破(離線助理、On‑device 模型、隱私計算),與企業 IT 預算的周期安排。投資上,不妨把核心倉位放在現金流穩、份額穩、能把新品變成毛利的龍頭,輔以少量放大倍率高的零組件「槓桿」。若想提高勝率,請把倉位管理寫進投資論述:分批、以回檔吸納、用事件驅動(新品、季報、政策)微調。最重要的,是把短線的熱度與長線的韌性分開看,前者決定入場節奏,後者決定能不能拿得住。

最後還是需留意:關稅與出口限制尚未根本解決、企業 IT 預算的延後與分期採購趨勢仍在,周期的坡度可能較市場憧憬的緩。


新聞三:川普撤銷拜登 2021 年「促進競爭」行政命令;反托辣斯路線轉向

8 月 13 日,白宮宣布撤銷 2021 年由總統拜登簽署、旨在「促進美國經濟競爭」的行政命令。該命令當年意在壓抑被認為具壟斷與買方壟斷(monopsony)傾向的產業,涵蓋醫療、航空、科技平台、農業與勞動市場等,並強化對大型併購的審視。特朗普政府表示,將以「美國優先的反托辣斯」取代前述作法,強調自由市場、精準而非「過度規訓」的監管,並承諾簡化 Hart-Scott-Rodino 合併申報流程、以更多「量身訂做」的同意令處理案件。政策轉向的市場含義在於:大型併購或將加速,部分行業的監管折扣下降,有利估值上調;但對消費者保護、勞動市場議價與平台生態的長期影響,仍待觀察。

投資筆記

一般來說規則比消息重要。撤銷「促進競爭」的行政命令,不是一條標題而已,它會慢慢改變市場對「護城河」與「併購效率」的定價方式。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政府從「傾向懷疑大型企業」轉為「傾向相信市場自我糾偏」。投資上,這會帶來兩種同時存在的力量:短期的估值舒緩,與長期的成本再分配。

先說短期。當併購審查的預期成本下降、時間縮短,企業管理層更有誘因用併購來追求規模經濟、產品版圖與議價能力;投資人往往會先為「效率假說」付錢,也就是認為整合能帶來成本下降與交叉銷售。這會推高某些產業的倍數,尤其是已經有整合敘事的版圖:醫療服務與保險、半導體設備與 IP、軟體與雲服務、航太與工業零件供應鏈。我的做法是:審慎看待每一樁交易的現金流可得性,避免把「規模」直接等同於「價值」。

再說長期。每一次市場友善監管的周期,都會伴隨一個風險:當行業集中度上升、買方壟斷強化,成本節省的一部分,會在未來以「定價權」或「壓低供應商/勞工報酬」的方式回收。這看似對公司有利,但如果壓得太狠,會造成政策反噬與社會成本上升,最終以新一輪規則迴力鏢的形式回頭。巴菲特喜歡的,不是靠政策縫隙維持的護城河,而是靠顧客真心選擇堆砌的護城河。前者容易被政策改寫,後者能穿越政策。

實操上,我們可以做三件事:一、列清「政策敏感清單」:平台、醫療、電信、公用事業、金融基建;它們在規則變動下的估值彈性最大。二、把整合故事換算成「三年後的自由現金流」:若交易後兩年仍要靠「調整項」才能達成 EPS accretive,我們就要保持距離。三、盯治理:願不願意在審查比較寬鬆時,仍保留內部的反托辣斯合規與資訊隔離?有這種自律的公司,通常對長期品牌與渠道關係更有耐心。

目前還不急著下結論。市場很快會選邊站:有人說這是「效率勝利」,有人說是「壟斷回潮」。投資不用吵,我們只看現金流往哪裡流。當規則變得寬,好的企業會把空間用在持久的事:研發、服務、文化;短視的企業會把空間用在急躁的事:過度的財務工程與購併溢價。時間會告訴我們,誰在蓋房子,誰在刷油漆。我的資金,只願意去找前一種。

現況我們需關注的事:DOJ/FTC 實務指引如何更新、審批週期是否縮短、行業集中度變化與「壟斷議價」對中長期成本的潛在反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因斯的投資筆記
22會員
95內容數
Finance log
2025/08/13
美國7月CPI數據溫和,市場普遍預測聯準會9月將降息,推動股市與日經指數創高,但核心通膨與政治干擾仍是風險。白宮接管華府警政並部署國民兵增加短期不確定性。歐洲三強威脅對未重返核談判的伊朗啟動聯合國回復性制裁,可能推升能源價格與區域風險。
Thumbnail
2025/08/13
美國7月CPI數據溫和,市場普遍預測聯準會9月將降息,推動股市與日經指數創高,但核心通膨與政治干擾仍是風險。白宮接管華府警政並部署國民兵增加短期不確定性。歐洲三強威脅對未重返核談判的伊朗啟動聯合國回復性制裁,可能推升能源價格與區域風險。
Thumbnail
2025/08/12
美國7月CPI年增2.7%,核心CPI升3.1%,服務價格黏性強;能源跌1.1%,醫療、機票漲。非農新增僅7.3萬,失業率4.2%,下修25.8萬,顯示就業走弱。市場預期聯準會九月降息,但幅度受限。投資聚焦利率敏感資產與穩健公司,留意PPI與Jackson Hole動向。
Thumbnail
2025/08/12
美國7月CPI年增2.7%,核心CPI升3.1%,服務價格黏性強;能源跌1.1%,醫療、機票漲。非農新增僅7.3萬,失業率4.2%,下修25.8萬,顯示就業走弱。市場預期聯準會九月降息,但幅度受限。投資聚焦利率敏感資產與穩健公司,留意PPI與Jackson Hole動向。
Thumbnail
2025/08/12
美國與中國延長關稅休兵90天,美方表態可能允許NVIDIA向中國販售降規Blackwell AI晶片,並收取銷售收入15%分潤,政策從封鎖走向有限開放。南韓總統李在明將於8月25日訪美,與美國總統舉行首次峰會,聚焦半導體、電池、造船等經濟合作及安全議題,意在鞏固地緣政治經濟的供應鏈錨點。
2025/08/12
美國與中國延長關稅休兵90天,美方表態可能允許NVIDIA向中國販售降規Blackwell AI晶片,並收取銷售收入15%分潤,政策從封鎖走向有限開放。南韓總統李在明將於8月25日訪美,與美國總統舉行首次峰會,聚焦半導體、電池、造船等經濟合作及安全議題,意在鞏固地緣政治經濟的供應鏈錨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盤後SMCI公布財,市場可能從收入增長轉向關注是否在AI競爭上升中,利潤的穩定性,目前仍以科技巨頭中雲端、軟體、廣告營利穩健成長,整體可能產業或個股差異表現。昨日市場反彈、支撐,並有小幅多頭突破買盤。川普將與馬斯克談話,關注相關產業發展。
Thumbnail
盤後SMCI公布財,市場可能從收入增長轉向關注是否在AI競爭上升中,利潤的穩定性,目前仍以科技巨頭中雲端、軟體、廣告營利穩健成長,整體可能產業或個股差異表現。昨日市場反彈、支撐,並有小幅多頭突破買盤。川普將與馬斯克談話,關注相關產業發展。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DELL公布財報後關注AI伺服器業務增長動能是否趨穩,並留意在美國總統拜登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製造的武器後地緣政治以及國防股表現,市維持中性震盪並有輪動帶動的逢低買盤現象。
Thumbnail
DELL公布財報後關注AI伺服器業務增長動能是否趨穩,並留意在美國總統拜登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製造的武器後地緣政治以及國防股表現,市維持中性震盪並有輪動帶動的逢低買盤現象。
Thumbnail
科技公司為電子消費週期準備發布AI PC,逐步發展至硬體設備與消費性產品更新,預計下半年逐步反應財報,市場維持多頭震盪、輪動的緩步表現,並關注明日盤後NVDA與SNPS財報,並以能源、原物料表現,比特幣概念股、車用半導體見逢低買盤。
Thumbnail
科技公司為電子消費週期準備發布AI PC,逐步發展至硬體設備與消費性產品更新,預計下半年逐步反應財報,市場維持多頭震盪、輪動的緩步表現,並關注明日盤後NVDA與SNPS財報,並以能源、原物料表現,比特幣概念股、車用半導體見逢低買盤。
Thumbnail
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META與IBM顯示AI支出未有更多細節指引,且尚未能帶動大規模爆發性收入增長,市場將關注週五巨頭微軟與Google財報,短線半導體轉向車用半導體,符合對自AI轉向預期,金融、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等具有穩定收入產業續吸引資金,市場關注反彈、位階支撐與突破,並關注中期支撐與壓力。
Thumbnail
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META與IBM顯示AI支出未有更多細節指引,且尚未能帶動大規模爆發性收入增長,市場將關注週五巨頭微軟與Google財報,短線半導體轉向車用半導體,符合對自AI轉向預期,金融、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等具有穩定收入產業續吸引資金,市場關注反彈、位階支撐與突破,並關注中期支撐與壓力。
Thumbnail
提供每日早上8:00上架的最新重要資訊整理,包括國際市場走勢、總體經濟與產業新聞,以及前一交易日盤勢和焦點。預計2026年量產新型晶片製造技術。
Thumbnail
提供每日早上8:00上架的最新重要資訊整理,包括國際市場走勢、總體經濟與產業新聞,以及前一交易日盤勢和焦點。預計2026年量產新型晶片製造技術。
Thumbnail
【0322盤前重點新聞】 *市場樂見Fed降息預測 三大指數續創輝煌 *Nike財報優預期 2025H1營收看跌 盤後挫逾6% *電價全面上漲...平均調升11% *超微 AI PC 處理器出貨了 *鴻海躍升為新 AI 股領頭羊
Thumbnail
【0322盤前重點新聞】 *市場樂見Fed降息預測 三大指數續創輝煌 *Nike財報優預期 2025H1營收看跌 盤後挫逾6% *電價全面上漲...平均調升11% *超微 AI PC 處理器出貨了 *鴻海躍升為新 AI 股領頭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