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etterbox上有一則網友的評論是這樣說的:The peak of what this genre can be.其實這種被困在同一天的時間科幻電影,在最早是在1993年由Bill Murray和Andie MacDowell主演的喜劇片《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開始的,這部片在當時大獲成功,於電影獎上得了原創劇本獎,在票房上成功的回收成本並受到影評的讚許,電影的片名Groundhog Day還因此成為了流行詞語,泛指過著無聊、重複的一天的生活。
我第一次看《今天暫時停止》也是被時空設定所吸引,投入在電影當中。我想這是好的科幻電影的一種必要前提:於人類科學知識所認識的時間、空間的基礎上進行創作,合理下的創新。
也許因為《今天暫時停止》作為喜劇愛情片的形象太過成功,所以讓人忘了是假裝愛情片的科幻片,而《明日邊界》則替換成了戰爭片的類型:一天對於戰爭來說本來就是重要且深刻的,要不然怎麼會有登陸日、投降與勝利日、D-Day?
其實困在一地,然後不停重複著一天的設定,裡頭藏著對於生命和時間的反思,有時候每個人的「平凡日常」就像是被困在同一天的重複循環,早起刷牙,走一樣的通勤路線,準時打卡上班,做工作的例行公事,然後下班再打卡,回家吃飯。被資本主義的消費和生產奴役,被工作綑綁的我們,其實也像是被困在一個不段重複的同一天,我們也很主角陷入一樣的困境,死太過容易了,其實根本上不能解決問題。
也許借鑑薛西佛斯?確實有些像是那位推石頭,等待被詮釋為徒勞無功或尋找生存價值的人。但兩部電影並不是直指:都要一死,所以努力的無意義。電影中不斷搬演一千種死法,就是跟你說死亡只會讓一切重置。問題還是在我們如何詮釋自己的時間?受困於同樣的空間,於是限縮了我們對於時間的想像。如何把石頭推得更有意義?因此也是一個時間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