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捕捉到蓮花後面的小東西,一眨眼的時間,小紅蜻蜓已經捕捉到它的食物,正在享用。
自然界的生態環境只靠肉眼很難察覺,但只要發現有特別之處,藉由相機長鏡頭就可以發現它的特別之處。
當然!!在教學現場很多孩子有意無意都會透露出他們的需要,為人師者,可以藉由陪伴與觀察力,發揮長鏡頭的功力,只要稍微停留一下,就不難發現孩子所呈現的細微回饋,此時再藉由自己的敏感度與適時的對談,很容易就可以滿足學生的需要與想要。國中階段,我曾是老師眼中不折不扣的壞學生,三年的求學,在校外與被責罰的時間佔去了三分之二強,必須要上學的原因,只是因為國中是義務教育。
為人師帶班至今,這個班所面對的挑戰比較多,應該這樣說:『我對於這班有更多不一樣的期許』。
開學後,孩子想讀書的動機一直很不足,不僅程度落後,差距也很大,當然自律學習的習慣也未建構。孩子很聰明,想玩的人也很多,所以總能找到可以玩樂的點,常常讓科任老師無法上課,甚至動怒罵人,如此情境一再上演,也另類的達到了孩子不用上課的目的。
為了讓老師擁有完整的上課時間,讓班上孩子擁有適宜的環境學習,我開始了『成為老學生』的學習之旅。
『成為老學生』計劃執行幾周後,導師坐鎮,孩子沒得玩了,加上正確的引領,孩子與老師的正向互動愈見頻繁,似乎形成了玩樂的新領域,學習的方向也慢慢聚焦,『成為老學生』的決定是正確的。
今天的英文課,老師教英文發音,突然驚覺原來自己英文發音不標準的原因在這裡,基礎未建構,還不會走就想要跑,不管花再多時間與精力,跌倒是必然的結果。
下課後,和英文老師走回辦公室,途中英文老師告訴我,以前他在某某美語補習班教成人美語時,基礎也是從這邊開始,那些已經出社會的人士,為了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不僅花錢、花時間從頭開始學習,那種精神會讓人感動。可是現在仍然有很多的人認為英文發音並不重要,包括現在部份的國中學生。
我懂!我真的懂,多年來,一直不願意承認事實,也沒有接受到正確的指引,走錯路的結果,不僅跌的滿身是傷,而且愈走愈累,自己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切一切好的結果,是從陪伴班上孩子上國中英語課開始。
坐在教室後面陪伴孩子上課,剛開始的立意只是陪伴、管秩序,時間一久,讓自己也成為學生的身份後,拿起筆記本和孩子一起上課,不僅學習到了最不足的基礎能力,也觀摩了同事老師好的教學方法,突然驚覺,原來獲利最多的人是我。
每日陪伴孩子的時間,從原來的一至二個小時,增加了二、三倍,我終能感受孩子坐在課堂上的心情與上了一整天課的狀態,當然對我的教學也增進了不少,我常常自我耶揄:「國中時期不在教室的時間,現在補回來,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