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擊沉運載核子元件的重巡 - 伊58潛艇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公試中的伊58

公試中的伊58

伊58(IJN I58)是一艘日本B3型遠洋潛艇,服役於二戰最後一年。她唯一一次重大戰果是1945年7月30日對美國海軍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常規魚雷攻擊。伊58被改裝為可攜帶回天載人魚雷,並進行了數次攻擊,雖然只對美國海軍造成了輕微損傷,但發射的每一枚回天魚雷都被擊沉。伊58於1945年9月投降,隨後被美國海軍鑿沉。

▪︎船艦數據

排水量:2140噸(基準),3688噸(水中) :108.7米 :9.3米 吃水:5.19米 動力:艦本式22號10型柴油引擎2座2軸 功率:4700匹(柴油引擎),1200匹(電動馬達) 航速:17.7節(水上),6.5節(水中) 續航力:38,800浬(16、水上),194浬(3節、水中) 編制:90名 武器:25毫米聯裝機槍1座、533毫米艦首魚雷發射管6門、搭載魚雷19枚 艦載機:水上偵察機1架

伊58模型(最終版本)

伊58模型(最終版本)

|服役歷史

該潛艦於1942年12月26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安置龍骨,並於1943年6月30日下水。建造期間,其14公分/40倍徑十一式艦炮被拆除,以便安裝四枚回天載人自殺式魚雷。潛艦於1944年9月7日完工,指揮權交給海軍少佐橋本以行。 伊58被分配到第六艦隊第11潛艦戰隊,在內海進行訓練,之後於1944年12月4日被編入第15潛艦中隊。幾天後,她與伊36、伊47、伊48、伊53伊56一起被編入金剛潛艇隊,負責對五個美國艦隊錨地發動回天攻擊。伊58被派往攻擊關島的阿普拉港。

▪︎襲擊關島

經過一週的訓練後,伊58加滿了燃料、補給和魚雷,並搭載了四艘回天艦和艦員,於1944年12月31日與伊36一起離開吳市。1945年1月12日凌晨3點10分至3點27分,在阿普拉以西11英里(18公里)處,伊58發射了所有四艘回天魚雷。最後一艘回天魚雷發射後立即引爆,但凌晨5點30分,當伊58離開該區域時,她觀察到兩股煙柱。伊58於1945年1月22日返回吳市時,攻擊了一艘護航航空母艦和一艘大型油輪,但這次襲擊並未成功。

▪︎譚二號行動

1945年2月美軍入侵硫磺島後,伊58伊36加入了為反擊美軍而組成的千早隊。3月1日,伊58從吳港出發,搭載四架回天。3月7日,行動取消,兩天後,伊58被調往沖之鳥島以西海域支援「譚二號作戰」,即對烏利西環礁錨地的空襲。潛艇拋下兩架回天後,全速前進離開。3月11日,伊58被部署到沖之鳥島附近海域,擔任24架銀河轟炸機的無線電中繼艦。最終,只有六架飛機抵達烏利西環礁,其中一架墜毀在蘭道夫號航空母艦上。

▪︎十號行動

返回吳市接受進一步訓練後,伊58號被編入多多羅艦隊,與伊44伊47伊56一起,參與「天號作戰」對美國航運的攻擊。伊58號未能突破美軍嚴密的反潛防禦,被迫於4月10日返回九州補充燃油。她再次嘗試,但盟軍反潛機的反覆攻擊使其無法繼續偷襲。14日,潛艇奉命前往沖繩和關島之間的海域,但未能成功。17日,作戰行動取消,伊58號於30日返回吳市。 1945年5月,伊58潛艇被送往吳海軍工廠進行改裝,其彈射器和機庫被拆除,使其能夠搭載六架回天魚雷,潛艇也安裝了通氣管。6月22日,美國第二十航空隊的162架B-29轟炸機轟炸了吳港。伊58潛艇毫髮無損,儘管發生了數次險些失事的事件。

碧藍航線 伊58

碧藍航線 伊58

▪︎襲擊貨船和驅逐艦

隨後,伊58伊47、伊53、伊363、伊366伊367加入了多聞隊,並於7月18日晚上駛向菲律賓以東地區。7月28日,在帛琉以北300英里處,伊58發現了6214噸的貨船狂獵號,該船由護航驅逐艦阿爾伯特·T·哈里斯號護航。兩艘回天魚雷下水,但狂獵號發現了遠方的潛望鏡,便用3英寸炮開火攻擊,潛望鏡隨後消失在大海上。驅逐艦哈里斯號建立並維持了與水下目標的聲納聯繫,隨後在7月28日晚上到7月29日早上進行了多次深水炸彈和刺猬炸彈攻擊,但在失去聲納聯繫之前,沒有明顯成功。在伊58號上,聽到了兩聲爆炸聲,但暴雨阻礙了任何目視確認。潛艇最終浮出水面,但雷達沒有偵測到任何船隻,並報告兩艘船均已沉沒。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沉沒

1945年7月29日23:00,伊58號潛艦在帛琉以北400公里處浮出水面,向南航行。不久後,航海員田中少佐發現一艘船從東邊駛來,速度為12節(22公里/小時;14英里/小時),沒有曲折航行。橋本少佐錯誤地將目標辨識為「愛達荷級戰艦」。實際上,這艘戰艦是美國海軍重型巡洋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前一天從關島啟航前往萊特島,此前,她已從舊金山向天寧島運送了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的零件和核材料。 伊58號潛入水中,準備發射九五式魚雷。潛水艇調整到位後,於23:26發射了六枚魚雷,間隔兩秒。23:35,橋本少佐觀察到巡洋艦右舷兩次等距命中。沒多久艦艇停了下來,向右舷側傾斜,艦首下沉,但橋本決定再次攻擊,潛艇潛入100英尺(30米)深的水下以擴大射程並重新裝填魚雷發射管。潛艇潛入水中後,7月30日00:27,「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已經傾覆沉沒。伊58號用潛望鏡檢查時,確認目標已消失。潛艇浮出水面,全速離開該區域,並向北航行。

▪︎攻擊 75.19 特遣隊

8月9日上午,在呂宋島阿帕里東北260英里處,伊58發現一支由三艘驅逐艦護送的「十艘運輸船組成的船隊」,她開始下水執行反潛巡邏任務。實際上,這支「船隊」是由護航航空母艦薩拉馬瓦號率領的獵殺行動特遣隊第75.19特遣隊,正在萊特島和沖繩島之間執行反潛巡邏任務。護航驅逐艦約翰尼·哈金斯號 發現並用火砲攻擊了反潛巡邏艦5號,隨後又用深水炸彈攻擊了反潛巡邏艦4號。反潛巡邏艦5號被其5吋艦艉砲擊沉。一個多小時後,反潛巡邏艦4號再次被發現,並再次遭到深水炸彈攻擊,爆炸劇烈,水花飛濺到空中30英尺(9.1公尺)。據橋本稱,先前發現的驅逐艦已經失蹤,他向北航行以躲避追擊。約翰尼·哈金斯號的船員後來獲得了海軍單位嘉獎。

▪︎攻擊登陸艦和驅逐艦

1945年8月12日17:00左右,在沖繩東南360英里處,伊58以12節(22公里/小時;14英里/小時)的速度在水面上向北行駛,其三型雷達發現多個目標。不久之後,地平線上發現了船隻。潛水艇下潛,17:16,船員們發現了一艘由驅逐艦護航的水上飛機母艦。實際上,「水上飛機母艦」是船塢登陸艦橡樹山號,由托馬斯·F·尼克爾號護航,正從沖繩前往萊特島。18:26,橡樹山號發現了潛望鏡,尼克爾號以側翼速度發動攻擊,尼克爾號發射深水炸彈,並試圖撞擊,船體受到輕微損壞。半小時後,尼克爾號在「橡樹山號」後方發現了另一架潛望鏡,於是發射了深水炸彈。隨後發生爆炸,黑色的油水噴泉噴湧而出,高達15公尺(50英尺),現場還發現了一層浮油。

伊58的前魚雷管,於1946年沈沒前在佐世保拍攝。

伊58的前魚雷管,於1946年沈沒前在佐世保拍攝。

|戰爭結束

8月18日,伊58號返回吳市。9月2日,日本投降。1946年4月1日,在「道路盡頭行動」中,伊58號被拆除所有可用設備和材料,由潛艇母艦「涅柔斯號」從佐世保拖至五島列島附近海域鑿沈。

|沉船發現

2017年5月25日,聲納影像顯示,潛艇近60公尺(200英尺)長的一段殘骸垂直沉入200公尺(660英尺)深的海底。規劃部署潛水器進行身份確認。2017年9月7日,根據船舵的指示,這艘潛艇表面覆蓋著厚厚的海洋生物,最終被確認為伊58號潛艇。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11.1K會員
1.3K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8/21
伊26是一艘日本帝國海軍B1型潛艇,於1941年服役。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服役,在加拿大和美國西海岸、澳大利亞東海岸、斐濟和印度洋巡邏,並參與了K行動、阿留申群島戰役的準備行動、瓜達爾卡納爾戰役、馬裡亞納戰役和萊特灣海戰。
Thumbnail
2025/08/21
伊26是一艘日本帝國海軍B1型潛艇,於1941年服役。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服役,在加拿大和美國西海岸、澳大利亞東海岸、斐濟和印度洋巡邏,並參與了K行動、阿留申群島戰役的準備行動、瓜達爾卡納爾戰役、馬裡亞納戰役和萊特灣海戰。
Thumbnail
2025/08/19
伊56是日本帝國海軍B3型潛艇。該潛艇於1944年6月竣工服役,服役於二戰後期,並參與了萊特灣海戰期間的菲律賓戰役。之後,她作為回天魚雷運載艦服役,參與了沖繩島戰役,直至1945年4月被擊沉。
Thumbnail
2025/08/19
伊56是日本帝國海軍B3型潛艇。該潛艇於1944年6月竣工服役,服役於二戰後期,並參與了萊特灣海戰期間的菲律賓戰役。之後,她作為回天魚雷運載艦服役,參與了沖繩島戰役,直至1945年4月被擊沉。
Thumbnail
2025/08/18
伊25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的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B1型潛艇,她參加了偷襲珍珠港事件,也是唯一一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美國本土進行空中轟炸的軸心國潛艇,參與了所謂的瞭望空襲和砲擊史蒂文斯堡,這兩次襲擊都發生在俄勒岡州。
Thumbnail
2025/08/18
伊25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的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B1型潛艇,她參加了偷襲珍珠港事件,也是唯一一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美國本土進行空中轟炸的軸心國潛艇,參與了所謂的瞭望空襲和砲擊史蒂文斯堡,這兩次襲擊都發生在俄勒岡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伊56是日本帝國海軍B3型潛艇。該潛艇於1944年6月竣工服役,服役於二戰後期,並參與了萊特灣海戰期間的菲律賓戰役。之後,她作為回天魚雷運載艦服役,參與了沖繩島戰役,直至1945年4月被擊沉。
Thumbnail
伊56是日本帝國海軍B3型潛艇。該潛艇於1944年6月竣工服役,服役於二戰後期,並參與了萊特灣海戰期間的菲律賓戰役。之後,她作為回天魚雷運載艦服役,參與了沖繩島戰役,直至1945年4月被擊沉。
Thumbnail
一艘配備強大火砲和魚雷武器的高速戰艦。該艦以 1910 年代製定的項目為基礎,繼承了許多古老的特徵,包括在砲台中安裝反水雷砲,這艘戰艦的特點是其數量不多但精確的主砲,她擁有四座410毫米主炮及射程優良的魚雷發射器。
Thumbnail
一艘配備強大火砲和魚雷武器的高速戰艦。該艦以 1910 年代製定的項目為基礎,繼承了許多古老的特徵,包括在砲台中安裝反水雷砲,這艘戰艦的特點是其數量不多但精確的主砲,她擁有四座410毫米主炮及射程優良的魚雷發射器。
Thumbnail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英文:USS Indianapolis cruiser ,舷號:CA-35)是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艘重型巡洋艦,也是二戰期間被日本潛艇擊沉的最後一艘大型軍艦。
Thumbnail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英文:USS Indianapolis cruiser ,舷號:CA-35)是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艘重型巡洋艦,也是二戰期間被日本潛艇擊沉的最後一艘大型軍艦。
Thumbnail
1928年9月10日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梅爾島海軍船廠開工,1930年9月1日下水,1931年3月9日完工,編號CL29,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9。1943年1月30日下午,在倫內爾島海戰中被日軍航空兵投放的魚雷擊沉於南緯11度25分,東經160度56分水域,1943年2月22日註銷艦籍。
Thumbnail
1928年9月10日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梅爾島海軍船廠開工,1930年9月1日下水,1931年3月9日完工,編號CL29,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9。1943年1月30日下午,在倫內爾島海戰中被日軍航空兵投放的魚雷擊沉於南緯11度25分,東經160度56分水域,1943年2月22日註銷艦籍。
Thumbnail
1928年4月12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市伯利恆集團開工,1929年9月5日下水,1930年5月17日完工,編號CL26,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6。1942年11月29日,在塔薩法隆加海戰中被日本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於南緯9度12分,東經159度50分隊水域。
Thumbnail
1928年4月12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市伯利恆集團開工,1929年9月5日下水,1930年5月17日完工,編號CL26,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6。1942年11月29日,在塔薩法隆加海戰中被日本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於南緯9度12分,東經159度50分隊水域。
Thumbnail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上,西歐上德國法西斯所向無敵,只有隔海相望的英國和德國對抗,德國海軍出動潛艇攻擊了英國海上運輸船隊,使英國運輸船損失慘重,影響了英國繼續抵抗德國法西斯的力量,英國急需護航力量來保護海上生命線。
Thumbnail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上,西歐上德國法西斯所向無敵,只有隔海相望的英國和德國對抗,德國海軍出動潛艇攻擊了英國海上運輸船隊,使英國運輸船損失慘重,影響了英國繼續抵抗德國法西斯的力量,英國急需護航力量來保護海上生命線。
Thumbnail
馬漢級驅逐艦(英文:Mahan class Destroyers ),是美國建造的一系列重魚雷武裝的驅逐艦。「馬漢」級除裝有強壯的魚雷武備外,與當時英國的A—I級相似,在該級參加二戰的艦隻有較大改進,並拆除後桅。
Thumbnail
馬漢級驅逐艦(英文:Mahan class Destroyers ),是美國建造的一系列重魚雷武裝的驅逐艦。「馬漢」級除裝有強壯的魚雷武備外,與當時英國的A—I級相似,在該級參加二戰的艦隻有較大改進,並拆除後桅。
Thumbnail
1937到1938年間提出的一款大型遠洋驅逐艦設計方案,配備3座雙聯裝150mm主砲,一座88mm雙聯裝高射砲和2座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舷側裝備輕型裝甲,滿載排水量接近5000噸。本級配備了極具特色的動力系統:同時搭載巡航用柴油機和高壓蒸汽渦輪機,和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輕型巡洋艦類似。
Thumbnail
1937到1938年間提出的一款大型遠洋驅逐艦設計方案,配備3座雙聯裝150mm主砲,一座88mm雙聯裝高射砲和2座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舷側裝備輕型裝甲,滿載排水量接近5000噸。本級配備了極具特色的動力系統:同時搭載巡航用柴油機和高壓蒸汽渦輪機,和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輕型巡洋艦類似。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船尾进行航行的油轮。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一事件。   在1941年2月11晚上10点30分时,一艘来自英国皇家海军的“帝国运输号”油轮,在北大西洋的刘易斯岬北200英里(321公里)处,被德国海军的U-53潜艇发现。随后,U-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船尾进行航行的油轮。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一事件。   在1941年2月11晚上10点30分时,一艘来自英国皇家海军的“帝国运输号”油轮,在北大西洋的刘易斯岬北200英里(321公里)处,被德国海军的U-53潜艇发现。随后,U-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艘挪威的油轮尼霍尔特号,在从冰岛雷克雅未克前往纽约的航行中,被德国海军的U-87潜艇给击中之后,它的结局如何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在1942年1月17日这一天,挪威8087吨重的机动油轮尼霍尔特号从雷克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艘挪威的油轮尼霍尔特号,在从冰岛雷克雅未克前往纽约的航行中,被德国海军的U-87潜艇给击中之后,它的结局如何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在1942年1月17日这一天,挪威8087吨重的机动油轮尼霍尔特号从雷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