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25潛艇
伊25(IJN I25)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的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B1型潛艇,她參加了偷襲珍珠港事件,也是唯一一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美國本土進行空中轟炸的軸心國潛艇,參與了所謂的瞭望空襲和砲擊史蒂文斯堡,這兩次襲擊都發生在俄勒岡州。
伊25號艦艇,水面排水量2344噸,水下排水量3315噸,艦長108公尺,續航里程25928公里(14000海浬;16111英里),最大水面速度43.5公里/小時(23.5小時;艦上搭載一架雙座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該飛機被拆卸並存放在指揮塔前的機庫中。
▪︎船艦特徵
排水量:2344噸(水面),3315噸(水下) 長:108.7公尺 寬:9.3公尺 吃水:5.1公尺(16.7英尺) 推進器:2台柴油機9246千瓦(12400馬力),電動馬達1491千瓦(2000匹馬力) 航速:水面43.5公里/小時(23.5節;27.0英里/小時),水下速度15公里/小時(8節;9英里/小時) 續航力:25928 公里(14000海浬;16111英里)以30公里/小時(16.2節;18.6英里/小時)速度飛行 測試深度:100公尺 編制:94名官兵 武器:6 × 533 毫米(21 吋)前魚雷發射管,17枚魚雷,1 × 14 cm/40 十一年艦炮 飛機運載:1架零式水上偵察飛機
伊25的畫作
|第一次巡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伊25由廣島江田島第51期畢業的田上昭二少佐指揮。伊25於1941年11月21日離開橫須賀,準備投入戰鬥。 日軍偷襲珍珠港期間,伊25號潛艦與其他三艘潛艦在瓦胡島以北222公里(120海浬;138英哩)的航線上巡邏。日軍航空母艦在襲擊後向西航行後,伊25號與其他八艘潛艇向東航行,巡邏美國西海岸。伊25號在哥倫比亞河口附近巡邏,由於美軍在沿海空中和水面巡邏頻率較高,原定於1941年聖誕節前夕對美國沿海城市進行砲擊的計畫被取消。 伊25號在距離美國海岸16公里(9海浬;10英里)處襲擊了康乃狄克號油輪,受損的油輪設法逃脫,但在哥倫比亞河口擱淺。伊25號隨後返回誇賈林環礁,於1942年1月11日抵達,進行加油和整修。

1942年9月29日,伊25在襲擊奧福德港期間發射了零式水上飛機
|第二次巡邏
2月5日,第伊25號離開馬紹爾群島的誇賈林環礁,前往南太平洋執行下一次巡邏任務。田上奉命偵察澳洲的雪梨、墨爾本和荷巴特港口,隨後偵察紐西蘭的威靈頓和奧克蘭港口。 伊25在水面上行駛了九天,但當她接近澳大利亞海岸線時,就只能在夜幕的掩護下在水面上行駛了。 2月14日星期六,25號州際公路距離雪梨附近海岸僅幾英里。從25號州際公路的橋上可以清楚看到雪梨的探照燈。田上隨後沿25號州際公路駛至雪梨東南方向190公里(100海浬;120哩)處。
連續幾天的巨浪阻止了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的立即升空,她在白天潛入水中,晚上回到水面。最終,在2月17日(星期二),準尉藤田信雄駕駛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起飛,對雪梨港進行偵察飛行,目的是偵察雪梨的空軍基地。7點30分,隨後藤田返回伊25號,拆卸零式偵察機並將其存放在防水機庫中。一段時間後,田上中校駕駛伊25號以26公里/小時(14節;16英里/小時)的速度在水面上向南航行。到2月18日(星期三)中午,她已位於雪梨東南方向近740公里(400海浬;460英里)處,仍在向南飛行。 他們的下一個任務是飛越墨爾本偵查。田上決定從位於巴斯海峽西端國王島北端的威克姆角(位於維多利亞州和塔斯馬尼亞州中間)起飛,水上飛機於2月26日升空,準備飛越菲利普港灣,對墨爾本進行偵察飛行。 藤田在澳洲的下一次偵察飛行於3月1日飛越霍巴特。伊25隨後飛往紐西蘭,並於3月8日在惠靈頓上空進行了另一次偵察飛行,藤田接下來於3月13日飛越奧克蘭,接著於3月17日飛越斐濟。 伊25於3月31日返回誇賈林環礁基地,隨後前往橫須賀進行改裝。1942年4月18日,伊25正在橫須賀5號乾船塢,杜立特空襲行動中一架B-25米切爾轟炸機擊傷了位於相鄰4號幹船塢的日本航空母艦「龍鳳號」。

史蒂文斯堡被襲擊後,美國軍人正在檢查彈坑
|第三次巡邏
伊25號在飛越阿留申群島前往北美西海岸執行第三次戰爭巡邏任務時,其零式水上飛機飛越了科迪亞克島上的美國軍事設施進行偵查。1942年5月21日的這次監視行動,是為了中途島戰役北移做準備。 1942年6月20日午夜剛過,伊25號在華盛頓海岸附近用魚雷擊沉了一艘新的燃煤加拿大貨輪卡莫森堡號,這艘貨輪正準備前往英國,載有鋅、鉛和膠合板等軍用物資。一枚魚雷擊中了艦橋下方的左舷,並導致第二和第三貨艙進水。黎明後,加拿大輕巡洋艦「奎斯內爾號」(Quesnel)和「艾德蒙斯頓號」(Edmundston)抵達受損貨輪,並從救生艇上救起了船員。「卡莫森堡號」被拖回普吉特灣進行維修,後來在1943年秋亞丁灣遭到伊27號的第二次魚雷襲擊,但仍倖免於難。
1942年6月21日晚,伊25號潛艇跟隨一支漁船隊,避開俄勒岡州哥倫比亞河口附近的雷區。伊25號潛艇向拉塞爾砲台發射了17枚14公分(5.5吋)砲彈。拉塞爾砲台是史蒂文斯堡內的一個小型海岸軍營,後來被遺棄。史蒂文斯堡配備兩門10吋長砲、一些12吋迫擊砲、75公厘野戰砲、.50口徑機槍,以及配套的探照燈、觀察哨和隱密雷達,被攻擊後損失很小。事實上,堡壘上唯一受損的重要設施是一個棒球擋板以及一些電力和電話線。

碧藍航線 伊25
來襲的砲火對拉塞爾砲台的人員產生了極大的刺激作用,士兵們從床上跳起來,在黑暗中慌張躲避,開燈是不可想像的,他們穿著內衣,匆忙地跑向戰鬥崗位。 「我們看起來像在地獄裡,」砲兵連指揮官傑克·R·伍德上尉後來告訴歷史學家伯特·韋伯,「但我們幾分鐘後就做好了還擊的準備。」 但當砲手請求開火時,他們遭到了斷然拒絕,部分原因是,由於難以評估來自不同觀測點的報告,潛艇的位置始終不確定;畢竟,她距離海岸有10英里(16公里)。此外,當局後來表示,他們希望避免向他們認為是偵察任務的人員透露其火砲位置。潛艇也可能超出了拉塞爾砲台火砲的射程;10英寸長炮的裝置限制了其向上移動,從而將其有效射程限制在10英里(16公里)以內。如果火砲開火,潛艇就能向東京報告,一支水面艦艇艦隊只需停泊在距海岸10英里(16公里)的地方,就可以毫無阻礙地轟擊拉塞爾砲台,然後徑直駛入哥倫比亞河,在那裡,除了其他有價值的目標之外,位於上游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俄勒岡造船公司,正在以每週一艘以上的速度生產自由輪,顯然,海軍不能在這件事上冒險。 最終,拉塞爾砲台默默承受砲火的侵襲,沒有發出一槍還擊,這對美國海岸砲兵來說是一個轉捩點,而未能及時還擊也促使美國重新評估了分配給海岸防禦的人員和火砲數量。

藤田信雄站在他的零式水上飛機旁。
|第四次巡邏
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巡邏中成功完成觀察飛行後,準尉藤田信雄被特別選中執行一項特殊的燃燒彈轟炸任務,目的在北美製造森林火災。伊25於1942年8月15日離開橫須賀,攜帶六枚76公斤(168磅)燃燒彈。9月9日,機組人員再次部署「零式水上飛機」,在俄勒岡州布魯金斯附近的森林上空投下兩枚炸彈。這次敵機襲擊後來被稱為「瞭望空襲」,是美國本土唯一一次遭到敵機轟炸,也是第二次在戰爭期間遭到此類轟炸的大陸領土,前一次是阿拉斯加烏納拉斯卡的荷蘭港遭到轟炸。 藤田準尉的任務是引發整個海岸的森林大火。當時,1933年和1939年的蒂拉穆克大火事件眾所周知,1936年一場較小規模的失控森林大火摧毀了俄勒岡州班登市也同樣眾所周知。但微風、潮濕的天氣和兩個快速反應的火警瞭望台控制住了火勢。事實上,如果風力夠強勁,引發大面積森林大火,水上飛機零式可能難以在惡劣天氣中航行。零式水上飛機降落拆解存放後不久,伊25在北緯42°22′、 西經125°12′處遭到美國陸軍哈德遜式轟炸機的轟炸,駕駛飛機的是吉恩·H·多爾蒂上尉,來自華盛頓州塔科馬附近的麥科德機場。哈德遜式轟炸機攜帶300磅(140公斤)通用爆破炸彈,使用延時引信而非深水炸彈。炸彈造成的破壞較小,但由於一艘海岸警衛隊快艇和另外三架飛機的快速反應,伊25在1942年9月29日的第二次轟炸中更加謹慎。零式水上飛機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組裝和發射的,並以布蘭科角燈塔為參考基準點。 05:22,俄勒岡州奧福德港以東7英里(11公里)的Grassy Knob瞭望台的一個工作隊聽到了飛機的聲音,但黃金海灘護林站的消防隊員無法找到任何被投下的兩枚燃燒彈的痕跡。零式水上飛機再次被找到,但伊25決定不冒險攜帶剩餘的兩枚燃燒彈進行第三次飛行。田上船長駕駛伊25號潛艇在奧福德港的海底進行隱蔽,她一直待到晚上。

碧藍航線 伊25
1942年10月4日凌晨4點15分,伊25號潛艇擊沉了載有76000桶(12100立方米)汽油、重達6706噸的油輪「卡姆登號」,這艘油輪正從加州聖佩德羅前往普吉特灣,受損的油輪被拖至哥倫比亞河口。由於油輪吃水過深,無法到達俄勒岡州波特蘭的維修廠,她被安排了另一次拖航,將油輪拖至普吉特灣;但油輪在10月10日第二次拖航中被一場不明原因的大火燒毀。 1942年10月5日晚,伊25號潛艇用魚雷擊沉了里奇菲爾德石油公司的油輪「拉里·多赫尼號」,該船於次日沈沒。船上載有66000桶(10500立方公尺)石油,包括2名船員和4名美國海軍武裝警衛隊成員。倖存者於10月6日晚間抵達俄勒岡州奧福德港。 1942年10月11日,當伊25號返回日本時,在華盛頓海岸約800英里(1300公里)處發現了兩艘潛艇。伊25號向領頭潛艇發射了最後一枚魚雷,領頭潛艇被擊中後在20秒內沉沒,所有水手全部遇難。伊25號報告擊沉了一艘美國潛艇,但這艘潛艇實際上是蘇聯的L-16號,他正與L-15號一起從符拉迪沃斯托克經阿拉斯加的烏納拉斯卡和舊金山前往巴拿馬運河。來自加州阿卡迪亞的美國海軍首席攝影師助理Sergi Andreevich Mihailoff在L-16號上擔任聯絡官和翻譯,與潛艇其餘水手一起遇難。美國海軍西海前線否認損失了任何潛艇,並隱瞞了有關蘇聯潛艇損失的信息,因為當時蘇聯在日美戰爭中保持中立。 故事號運輸船當時正從南太平洋的新喀裡多尼亞努美阿運送燃油前往洛杉磯。1943年5月17日,伊25號用魚雷和砲彈擊中了該船。襲擊造成兩名船員死亡,63名船員在船沉沒前逃進救生艇。美國驅逐艦弗萊徹號救起了救生艇上的船員,並將他們送往南太平洋瓦努阿圖的維拉埃法特港。
|損失
不到一年後,伊25號被一艘或多艘驅逐艦擊沉,這些驅逐艦包括美國海軍埃利特號、美國海軍帕特森號、美國海軍沃茲沃斯號或美國海軍索夫利號。這些驅逐艦在1943年8月底至9月中旬在新赫布里底群島附近參與了一系列海戰,距離聖埃斯皮里圖東北約150英里(240公里)。哪艘美國艦艇擊沉了伊25號(或附近的任何其他日本海軍潛艇)仍然不得而知。1943年10月24日,日本帝國海軍宣布伊25號連同船上所有100名船員推測在斐濟地區失踪,並於1943年12月1日從海軍名單中除名。

碧藍航線 伊25 時裝
|1942年北美西岸的戰績
6月20日 - 卡莫森堡號,在北美西海岸附近遭魚雷襲擊 - 倖存,使用魚雷 6月21日 - 俄勒岡州史蒂文斯堡遭砲擊,使用5.5吋(140公厘)甲板炮 9月9日 - 第一架飛機轟炸了俄勒岡州布魯金斯以東8英里(13公里)的惠勒嶺,潛艇艦載雙人飛機 9月29日 - 俄勒岡州奧福德港以東「Grassy Knob」附近發生第二起飛機轟炸事件,潛艇艦載雙人飛機 10月4日 - 卡姆登號沉沒 10月5日 - 拉里·多赫尼號在西岸沉沒,使用魚雷 10月10日 - 蘇聯潛水艇L-16在北美西岸沉沒

碧藍航線 伊25 同人創作
(部份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