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的苦果(使徒行傳8:4~2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引言:危機即是轉機

今天經文的開頭便說:「那些分散的信徒到各地傳福音。」(徒8:4)在一般觀念裡,「分散」常意味著力量的瓦解,如同一盤散沙,難成大事。然而,在基督信仰的敘事中,分散卻往往是福音廣傳的催化劑。耶路撒冷教會遭受的迫害,看似一場巨大的危機,卻意外地成為了將福音種子撒向更遠地方的轉機。今天,我們將透過兩位主角,傳福音的腓利與行邪術的西門,來探討信仰的本質,並反思一個深植人心的困境:「嫉妒」。

勇敢的開拓者:腓利

故事的主角之一是腓利。他原是教會初期選出的七位助手之一,負責管理膳食。但上帝對他的呼召顯然不止於此。經文記載:「腓利到撒馬利亞去,向當地的人宣講基督的事。」(徒8:5)這一步並不容易。在當時,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彼此輕視、互不往來,有著根深蒂固的族群矛盾。耶穌和門徒也曾因此被撒馬利亞人拒絕接待(路9:52-53)。或許因為腓利是希臘化的猶太人,文化隔閡較小,但他的行動無疑是一次勇敢的跨越。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腓利的行動正應驗了耶穌升天時的預言:「聖靈臨到你們的時候,你們會充滿著能力,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和撒馬利亞全境,甚至到天涯海角,為我作見證。」(徒1:8)使徒們從耶路撒冷開始,將福音傳遍猶太地區;而教會受到的迫害,則像一股推力,將福音推向了撒馬利亞,並最終藉由保羅等人傳向外邦世界。因此,「分散」不全然是壞事,它反而巧妙地見證了上帝更宏偉的計畫。

表面的歸信者:西門

故事的另一位主角,是撒馬利亞的西門。他曾是當地極具影響力的人物,靠著邪術轟動一時,甚至被眾人稱為「這個人有上帝的能力,是『大能者』。」(徒8:10)。然而,當他親眼見到腓利所行的神蹟奇事,遠勝過自己的邪術時,他大為驚奇,也接受了洗禮。但西門的「信」,只是從一尊「小神明」轉向了另一尊他認為更厲害的「大神明」,基督信仰的真義,從未在他生命中扎根。

這種心態其實並不罕見。有些人將基督信仰當作民間宗教,抱持著「有拜有保佑」的交易心態,卻未曾更新自己內在的價值觀。當西門看見使徒彼得和約翰為信徒按手,使他們領受聖靈時,他那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便暴露無遺。他拿出錢來,對使徒說:「請把這能力也給我,使我替誰按手,誰就領受聖靈。」(徒8:19)

在西門的觀念裡,聖靈的能力是一種可以買賣的「商品」,需要等價交換。這不禁讓人想起中世紀教會販賣的「贖罪券」,彷彿天堂的門票也能用金錢購得。這或許反映了當時普遍的宗教氛圍:想獲得宗教服務,就必須付出相應的費用。然而,西門這次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勁敵,同樣被稱為西門的使徒彼得。彼得的回答擲地有聲:「你跟你的金錢一起滅亡吧!你居然妄想能夠用錢買上帝的恩賜!」(徒8:20)

我們對彼得的認識,是一位視錢財如糞土的使徒,他曾在聖殿美門前對瘸腿的乞丐說:「金銀我都沒有,但是我要給你我所有的: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命令你,起來走!」(徒3:6)彼得的斥責嚴厲,卻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信仰的核心:上帝的恩賜不是商品,神蹟異能也非信仰的中心。基督信仰的真正目的,是引導我們認識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並帶來生命的更新。

信仰的癥結:「嫉妒的苦果」與「罪的囚徒」

西門的問題出在哪裡?他追求的不是內在生命的悔改與超越,而是更強大的外在能力。他只是想從一個行邪術的信仰,換到一個擁有「聖靈能力」、看起來更厲害的信仰,但他的內心、他的動機與價值觀絲毫未變。因此,彼得對他作出診斷,而這句話也成為我們今日反思的焦點:「你要悔改,離棄邪惡,祈求主赦免你心中這種意念。我看出你正在啃著嫉妒的苦果,作罪的囚徒。」(徒8:22-23)信仰的真正目的,正是要將人從「嫉妒的苦果」、「罪的囚徒」這兩種狀態中釋放出來,得著真正的自由。

嫉妒,是源於「比較」的毒藥

心理諮商師陳志恆曾說:「談嫉妒:為什麼我們討厭比較卻又老愛比較。」[1]嫉妒的本質,就是一連串永無止境的比較。心理學家也公認,比較是造成不快樂的主因之一。弔詭的是,人有時又必須透過比較才能感受到快樂,例如,當我們看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時,反而會感到一絲寬慰或幸福。哈佛心理學教授盧安娜.馬奇斯(Luana Marques)將這種行為稱為「社會比較」[2],它有好有壞。健康的比較能幫助我們評價自我、提升能力;但不健康的比較,則會演變成侵蝕心靈的嫉妒。

十八世紀德國詩人席勒(Friedrich Schiller)一語道破:「嫉妒就像放大鏡一樣,把小事變嚴重。」[3]在社群媒體盛行的今天,我們更容易陷入這種不自覺的嫉妒中,看著他人光鮮亮麗的生活,內心充滿失落與不安。西門正是如此。即使他曾被萬人尊崇,內心卻毫無安全感。當他看到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出現時,他並非謙卑學習,而是想方設法去「獲取」甚至「購買」那份能力,好讓自己能再次站上比較的頂點。他的價值,完全建立在與他人的比較之上。理情行為療法的創始人亞伯.艾里斯(Albert Ellis)博士警告說:「如果你認為身為人的『價值』取決於與他人比較後的結果,那麼基本上你永遠無法擁有安全感……並注定一輩子都要被人牽著鼻子走。」[4]

結論:停止比較,尋回自由

神學家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曾給出一個深刻的建議:「要提防比較!比較是最危險的聯想,比較是最危險的知識,比較是最可怕的誘惑。」[5]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充滿比較與嫉妒的世界裡,這讓我們內心永不滿足,也缺乏真正的安全感。西門的故事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心深處的掙扎。透過這段經文,願我們能得到提醒:基督信仰呼召我們停止無益的比較。因為比較會滋生嫉妒,嫉妒會將我們困在罪的牢籠裡。真正的信仰,是讓我們看見自己的本相,承認需要悔改與赦免之處,並在基督裡找到那份不因外在成就而動搖的、真正的價值與自由。


[1]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陳志恆,台北:究竟出版,2016,p63。

[2] 《大膽行動:哈佛心理學教授破解負能量,改變人生三步驟》,盧安娜.馬奇斯(Luana Marques),陳筱宛譯,出版社:先覺,2024,博客來電子書。

[3] 《這一次,我們不在逃避煩惱:哲學家與心理師帶你開箱163到人生難題》,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安東尼雅.麥卡洛(Antonia Macaro),盧思綸譯,出版社:時報出版,2022,博客來電子書。

[4] 《理性生活【暢銷60年!理情行為療法經典】:教你打破慣性,改寫自己的人生故事》,亞伯.艾里斯(Albert Ellis, Ph. D., 1913-2007)、羅伯特.哈珀(Robert A. Harper, Ph. D., 1915-2004),林宜汶譯,出版社:究竟,2023,博客來電子書。

[5] 《愛在流行:一個基督徒的談話省思》,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林宏濤譯,出版:商周,2015,博客來電子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馬哥的部落格
11會員
74內容數
人稱「後山的後山」,我小馬哥在台東新港長老教會牧會。平時講話直白不囉嗦,細心溫柔愛聆聽,歡迎你來關注我!
小馬哥的部落格的其他內容
2025/08/08
屠圖主教:「倘若不能原諒,我們就擺脫不了傷害我們的人,動彈不得。除非原諒傷害我們的人,不然通往快樂的鑰匙將會握在他的手上,他反而成了監獄的看守者,囚禁著我們。選擇原諒才是奪回權力,掌握自己的命運與感受,當自己的救星。」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出版社:天下雜誌,2022,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2025/08/08
屠圖主教:「倘若不能原諒,我們就擺脫不了傷害我們的人,動彈不得。除非原諒傷害我們的人,不然通往快樂的鑰匙將會握在他的手上,他反而成了監獄的看守者,囚禁著我們。選擇原諒才是奪回權力,掌握自己的命運與感受,當自己的救星。」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出版社:天下雜誌,2022,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2025/07/31
加爾文:「除非人先仰望神的面並謙卑省察自己,否則不可能正確認識自己。」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上、下冊)》,約翰.加爾文(Calvin John),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台北:加爾文出版社,2007,p4)
Thumbnail
2025/07/31
加爾文:「除非人先仰望神的面並謙卑省察自己,否則不可能正確認識自己。」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上、下冊)》,約翰.加爾文(Calvin John),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台北:加爾文出版社,2007,p4)
Thumbnail
2025/07/24
上帝叫亞伯拉罕把自己的親生兒子以撒獻為燒化祭······這不是單純一個「你要不要相信上帝」的問題,而是我們會問:「這樣的信仰合理嗎?這樣的上帝值得信嗎?」
Thumbnail
2025/07/24
上帝叫亞伯拉罕把自己的親生兒子以撒獻為燒化祭······這不是單純一個「你要不要相信上帝」的問題,而是我們會問:「這樣的信仰合理嗎?這樣的上帝值得信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作為基督徒面對恐懼和焦慮不安時 , 建議的實際操練方法。 1. 祈禱 : - 用簡短而真誠的禱告向 天父傾訴你的恐懼。- 可以使用詩篇中的話語,如 "  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 "( 詩篇 27 : 1)
Thumbnail
作為基督徒面對恐懼和焦慮不安時 , 建議的實際操練方法。 1. 祈禱 : - 用簡短而真誠的禱告向 天父傾訴你的恐懼。- 可以使用詩篇中的話語,如 "  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 "( 詩篇 27 : 1)
Thumbnail
神學家安.莫利希(Ann Morisy):「健康的宗教不強制灌輸一些思想,但教導、引導人們自發思考。健康的宗教邀請我們以謙卑來面對自己所信與所知。」(《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神學家安.莫利希(Ann Morisy):「健康的宗教不強制灌輸一些思想,但教導、引導人們自發思考。健康的宗教邀請我們以謙卑來面對自己所信與所知。」(《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的比喻:「躺在七萬噚水深處的危險,以求在那裡找到上帝。」他還說:「若無風險,就無信仰。」(《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p175-177)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的比喻:「躺在七萬噚水深處的危險,以求在那裡找到上帝。」他還說:「若無風險,就無信仰。」(《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p175-177)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Thumbnail
豐盛和充滿冒險的人生聽起來是不是讓人覺得很興奮呢?神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放進祂獨特的計劃,大膽地活出豐盛的生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渴望。
Thumbnail
豐盛和充滿冒險的人生聽起來是不是讓人覺得很興奮呢?神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放進祂獨特的計劃,大膽地活出豐盛的生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渴望。
Thumbnail
德國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完全工作是一種歷史上的邪惡勢力。······惡魔令人的價值混亂,導致我們不再為了生活而工作,反倒為了工作而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德國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完全工作是一種歷史上的邪惡勢力。······惡魔令人的價值混亂,導致我們不再為了生活而工作,反倒為了工作而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奧伯格(John Ortberg):「成熟的偉大標記之一,就是接受這個事實:人人有其『瑕疵』。」(《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p14)
Thumbnail
奧伯格(John Ortberg):「成熟的偉大標記之一,就是接受這個事實:人人有其『瑕疵』。」(《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p14)
Thumbnail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你認為人類先要生存下去,真相和名聲哪個比較重要?」(《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p118)
Thumbnail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你認為人類先要生存下去,真相和名聲哪個比較重要?」(《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p118)
Thumbnail
甘堅信牧師認為:「理智上贊同,是信心最微妙的敵人之一。」(p33)比如有人說,我相信基督信仰是對的。但如果要求他立即遵行神的話語,他很可能馬上拒絕。甚至有些受洗的基督徒, 已經承認「聖經完全是神默示的」,然而他還是拒絕凡事依照聖經中的話語去行。
Thumbnail
甘堅信牧師認為:「理智上贊同,是信心最微妙的敵人之一。」(p33)比如有人說,我相信基督信仰是對的。但如果要求他立即遵行神的話語,他很可能馬上拒絕。甚至有些受洗的基督徒, 已經承認「聖經完全是神默示的」,然而他還是拒絕凡事依照聖經中的話語去行。
Thumbnail
《雅各書》中提到,當信徒落入「試煉」時,大家要當作「喜樂」;要意識到「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真能忍耐到底,才成全完備人格。好比精金必須經過火煉,良玉必須細加磨琢。天父在訓練屬神兒女成為良器之前,肯定會把他們投入百般的苦難中,以作為鍛煉。
Thumbnail
《雅各書》中提到,當信徒落入「試煉」時,大家要當作「喜樂」;要意識到「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真能忍耐到底,才成全完備人格。好比精金必須經過火煉,良玉必須細加磨琢。天父在訓練屬神兒女成為良器之前,肯定會把他們投入百般的苦難中,以作為鍛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