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人工智慧的組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天與Gemini review 我在 Prompt Engineering 的學習,我其實感覺可以嘗試更全面的返回人工智慧領域學習,站在已有的 Prompting 學習基礎上。於是有了今天 Day 0 的從頭學習。

加油!我可以的:)

「人工智慧 1+1」學習旅程 Day 0


人工智慧AI 的組成(鳥瞰)

〈本體〉
A.技術核心:如何讓 AI 思考(學習&演算法)
B.感知互動:如何讓 AI 感知與互動 (理解&感應)
C.基礎設施:使AI 運作的基底 (軟硬體&數據)
D.倫理治理:AI 運作的規範 (技術面向&社群倫理面向)

〈延伸應用〉
▪︎ AI 具象產品化/商業化: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推薦系統、智慧服務(如AI 醫療影像診斷、智慧監控系統)...etc.
▪︎ AI 技術援引:以其他技術為核心,引進 AI 技術工程化(非 AI 核心),如智慧工廠(結合 IoT、邊緣運算)、智慧城市(結合 CV、NLP、IoT)


-〈本體〉-

A.技術核心:如何讓 AI 思考(學習&演算法)
說明:AI 的核心,決定了 AI 的基本能力。

▪︎ 機器學習/ML (Machine Learning):
The cornerstone of AI,讓電腦能夠從數據中學習。
類型: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強化學習。

▪︎ 深度學習/DL (Deep Learning):
從屬於「機器學習/ML」的一個子集,使用類神經網路,其他還包含CNN、RNN、Transformer。是 LLM 的底層技術。

▪︎ 大型語言模型 (LLMs):
深度學習/DL 在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的具體應用,也是提示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 施作的對象。
(**註:這在「B.感知互動」部分會再說明。這其實也顯示出,某些觀點視LLMs屬於「B.感知互動」的具體應用,而非技術核心,其來有自。不過不論何者,都同意LLMs 實際上同時跨屬兩個層面。)


▪︎ 演算法:
▹基礎方法論:數學與統計基礎,線性代數、微積分、機率論、統計推論
▹優化與演算法:梯度下降、優化方法、搜索演算法


B.感知互動:如何讓 AI 感知與互動 (理解&感應)
說明:AI 如何理解世界、處理不同類型數據並與之互動。

▪︎ 自然語言處理/NLP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專注於讓電腦理解、處理和生成人類語言**。包含:文本生成、摘要、翻譯、對話系統...etc.
(**註: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屬於 NLP 的一個重要分支,是NLP 在 LLM 的實際應用場景。而且,既是LLMs的應用技術,那麼也就跟LLMs 實際上同時跨屬兩個層面一樣,提示工程也是一種橫跨「A.技術核心」與「B.感知互動」的工程化應用。)


▪︎ 電腦視覺 /CV (Computer Vision)、語音辨識與合成:
讓電腦能夠「看」懂圖片和影片,「聽」懂和「說」出人類語音**。
主要技術包含:
▹視覺 → 物體偵測、圖像分類、影像生成
▹聽說 → 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聲音分類
(**註:提示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 中的「多模態提示 Multi-Model Prompt」即屬此類技術的實際應用。)

▪︎ 機器人學Robotics 與自動控制:
針對Robot 的動作控制、感測器融合、強化學習應用等技術


C.基礎設施:使AI 運作的基底 (軟硬體&數據)
說明:AI 運作的基礎,使核心演算法得以運行。

▪︎ 運算資源:
硬體設備部分,是專門為深度學習運算設計的硬體加速器,包含CPU、GPU、TPU,使得高效能計算成為可能。
同時,針對不同訓練目的,分別施作雲端運算或邊緣運算。
▹雲端運算:提供高效能算力(GPU/TPU/CPU)、大規模資料存儲、彈性資源分配
▹邊緣計算:把部分計算向使用者或感測器端的裝置靠攏,減少延遲與網路依賴(即時性)、降低隱私與安全風險。

▪︎ 資料管理/大數據:
資料的儲存與運算,包含資料庫、資料倉儲、資料清洗、標註;是訓練和運行 AI 模型所需要的大量數據(素材)的來源。

另,物聯網/ IoT可以做到實時提供感測器裝置連接所產生大量資料**,在 real time react 的訓練十分關鍵。
(**註:在通常情況下,網路通訊的極佳硬體條件如5G,非絕對必要/有則嘉勉。不過,若以IoT來說,就會是不可或缺了。)

▪︎ 軟體與開發工具:
各種開發工具,包含:Python、TensorFlow、PyTorch、Scikit-learn**
(**註:提示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 透過在應用程式環境以軟體開發方式提升 LLM 效能,即為一具體實例。)


D.倫理治理:AI 運作的規範 (技術面向&社群倫理面向)
說明:確保 AI 的(自身)發展方向及技術應用是「正確、安全且負責任」的最高原則。

▪︎ 從技術層面:
確保 AI 的安全與可靠性:對抗樣本、系統漏洞、防止濫用。

▪︎ 從社群倫理層面**
▹ Responsible AI:負責任的 AI必須涵蓋公平性、透明度、隱私保護等原則。

▹ Safety:專注於避免 AI 產生有害或意外的行為。

▹ Ethical Consideration:倫理與偏見治理包含,偏見檢測、公平性、透明性。
▹ 法規與政策:GDPR、AI 監管政策。
▹ 社會影響:隱私、責任歸屬、勞動力影響。
(**註:有鑒於人工智慧是一個完全變革,i.e.典範轉移,是徹底顛覆世界的創新,倫理治理不會只作為外部規範,同時也必須是自設計底層from the bottom 的內部設計原則。)

▪︎ 社群倫理規範的落地技術
目前實際可行的技術治理工具,包含有:可解釋性模型 (XAI)、偏見檢測工具、模型卡 (Model Cards)、數據集卡 (Datasheets for Dataset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雞湯,但是又如何
3會員
275內容數
不是雞湯,但 是又如何 不是雞湯,但是 又如何
2025/07/18
# random,隨機。先學四種款基本方法。 # (1)取隨機的整數 .randint() import random # 先設置導入random模組 print(random.randint(1, 10)) # 使用.randint(1, 10),隨機印出1-10之間的整數 #
2025/07/18
# random,隨機。先學四種款基本方法。 # (1)取隨機的整數 .randint() import random # 先設置導入random模組 print(random.randint(1, 10)) # 使用.randint(1, 10),隨機印出1-10之間的整數 #
2025/07/16
Dictionary,字典,由key value組成,鍵值對 # 符號使用大括號 {} # 每個項目都是一個「鍵值對 (Key-Value Pair)」,是字典最基本的單位 # 用冒號「:」連接鍵和值,不同的鍵值對之間用逗號「,」分隔 # 特性1:鍵唯一(Unique Keys),鍵必須是獨一個,不
2025/07/16
Dictionary,字典,由key value組成,鍵值對 # 符號使用大括號 {} # 每個項目都是一個「鍵值對 (Key-Value Pair)」,是字典最基本的單位 # 用冒號「:」連接鍵和值,不同的鍵值對之間用逗號「,」分隔 # 特性1:鍵唯一(Unique Keys),鍵必須是獨一個,不
2025/07/10
for 迴圈練習題 # 依序印出使用者輸入的一段文字:每個字元一行 # 略過空格,不顯示空格字元 (continue) # 如果遇到「句點 .」,就停止印出 (break) # 最後顯示「共處理了 N 個字元」,不包含被跳過或中斷後的 sentence = input('請用英文輸入「我是Lute。
2025/07/10
for 迴圈練習題 # 依序印出使用者輸入的一段文字:每個字元一行 # 略過空格,不顯示空格字元 (continue) # 如果遇到「句點 .」,就停止印出 (break) # 最後顯示「共處理了 N 個字元」,不包含被跳過或中斷後的 sentence = input('請用英文輸入「我是Lute。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已經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4 建立了 Transformer 模型,並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5 載入權重並執行 Tokenizing,現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已經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4 建立了 Transformer 模型,並在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5 載入權重並執行 Tokenizing,現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 可以透過繼承預訓練模型 (Pretrained Model) 來微調 (Fine-Tune) 以執行下游任務。 Pretrained M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 可以透過繼承預訓練模型 (Pretrained Model) 來微調 (Fine-Tune) 以執行下游任務。 Pretrained M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與已建立的軟體工程領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種並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與已建立的軟體工程領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種並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跨越了一個範圍:它涉及人工智慧科學家和工程師掌握的複雜技術;另一方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Prompt Engineering 跨越了一個範圍:它涉及人工智慧科學家和工程師掌握的複雜技術;另一方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