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台灣一年加拿大?跨國遊牧夢,現實有多殘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認為跨國工作=浪漫的自由人生嗎?一年台灣、一年加拿大,聽起來像人生勝利組的生活方式,但現實遠比你想像的殘酷。

去年在職涯博覽會的職涯諮詢服務現場,我遇到了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加拿大男生。他拿著履歷,眼神裡充滿焦慮:希望找到一份能遠端工作、又能兩地輪替的正職。老婆和小孩在台灣,他父母在加拿大,他想兼顧兩邊家庭,但不知從哪開始。

🟨 從餐廳到 IT 初階工程師

這個男生原本在加拿大家裡的餐廳工作,算是跟著家庭事業走上餐飲這條路。而他碰到了到加拿大打工度假的老婆,結了婚,也生了小孩。本來決定留在加拿大的,但後來因為家裡的長輩的因素,老婆決定回台灣,也把小孩帶回了台灣。而這個男生,為了能來台灣與老婆小孩相聚,他下定決心轉職,在加拿大報名了短期技能學校,學了一年多的 IT 技術課程,定位是初階IT工程師。

畢業後,他憑著這份新技能,幸運的成功應徵到了台灣一家做視訊會議軟體的公司的1年期契約人員,順利到了台灣工作,他是台灣當地聘僱,但主要服務對象是在加拿大、美國的跨時區客戶,所以”工作的時間”雖然還是美加時區,但人是在台灣,成功跟家人相聚了。

1年合約結束後,他回到加拿大,這次進入了一家新創公司,卻遇到薪水縮水、工作膨脹的困境,最後不得不離職。當他再次回到台灣時,卻怎麼樣都找不到合適的下一份工作。

夢想與現實之間,距離遠比想像的長。

🟨 現實殘酷的四大原因

1)能力必須超乎平凡

初階技術只能讓你入場,真正能跨國遊牧的人,是 讓公司非聘你不可 的專業人才。

2)語言不是選項,而是必需

中文溝通能力,是你在台灣生活和工作、甚至遠端協作的基本條件。

3)工作經驗必須連續累積

每一次斷掉或跳槽,都可能讓你的職業累積停滯。跨國工作夢想,需要有連續的專業經歷,才能形成不可替代性。

4)策略性選擇公司

他希望一年台灣一年加拿大,其實更現實的做法是:先在加拿大找一家跨國公司,再透過內部調動到台灣分公司。保證職業連續性與收入安全,也更容易累積專業能力。

🟨 進階攻略:如何讓跨國遊牧夢想落地?

Step 1:累積專業能力

· 找市場需求高的技能,先成為「比別人強一點」的人。

· 工作中找出自己可以專精的核心,避免只能「剛好會做」。

Step 2:掌握策略性求職

· 選對公司比選對工作重要。跨國公司、內部調動、遠端彈性,都是資源。

· 短期契約也可以是跳板,先累積經驗再談正職自由。

他說他沒有跟之前在台灣工作過的那家公司聯絡,因為那裏只有短期契約。我建議他先連絡一下,試著回到過去的公司,即使是約聘,也能保持工作延續,避免履歷空窗。

Step 3:語言與文化準備

· 中文不是可選,而是基本條件。

· 跨文化溝通能力決定你在國際團隊的生存力。

Step 4:打造不可替代性

· 每一份工作都問自己:我能提供什麼別人做不到的價值?

· 不只是「會做事」,而是「做得比別人更好、更有效」。

🟨 真相提醒

跨國遊牧的夢想不是度假,而是一場需要精準規劃、專業力加持的職涯戰。自由生活的背後,是現實的殘酷與能力的挑戰。

準備好了,夢想才會落地;只追求浪漫,現實就會狠狠敲醒你。

#盤點你的職場籌碼 #俠客斐恩 #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俠客斐恩。職場進化中
6會員
6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俠客斐恩, 一個 | #非典型HR, 斜槓 | #職涯教練 X 國際生涯諮詢師。 目前跟朋友在進行"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 2025百人職涯陪伴計畫"。 職場一直在轉變,所以我們也必須持續進化。 在這裡紀錄的,是我跟朋友們在工作職場上的故事,以及我感興趣的事。歡迎三不五時過來看看~
2025/08/14
「外國人在台灣找正職?」 先讓公司覺得: 沒有你,事情就做不成。 對公司來說,外國人能不能留下來,不是辦不辦工作簽的問題,而是「值不值得為你這麼麻煩」。 前兩天,在一場 Team Building 活動裡,我遇到一位年輕的小關主。 沒聊幾句,就聽出他的馬來西亞口音。一問之下,果然是僑生。
Thumbnail
2025/08/14
「外國人在台灣找正職?」 先讓公司覺得: 沒有你,事情就做不成。 對公司來說,外國人能不能留下來,不是辦不辦工作簽的問題,而是「值不值得為你這麼麻煩」。 前兩天,在一場 Team Building 活動裡,我遇到一位年輕的小關主。 沒聊幾句,就聽出他的馬來西亞口音。一問之下,果然是僑生。
Thumbnail
2025/08/11
這段期間,我迷上了日本動漫《排球少年》。 那群高中生在場上拼盡全力的模樣,練習到汗水一滴滴落下,還是笑著喊著「再來一次!」——真是讓人熱血到不行。 後來我想到一位同事,他的狀態,跟這些動漫角色很像。 我原以為他只是單純喜歡運動。 結果一次聊天才發現,他背後有個很大的夢想 ~ 從小就愛看奧運轉
Thumbnail
2025/08/11
這段期間,我迷上了日本動漫《排球少年》。 那群高中生在場上拼盡全力的模樣,練習到汗水一滴滴落下,還是笑著喊著「再來一次!」——真是讓人熱血到不行。 後來我想到一位同事,他的狀態,跟這些動漫角色很像。 我原以為他只是單純喜歡運動。 結果一次聊天才發現,他背後有個很大的夢想 ~ 從小就愛看奧運轉
Thumbnail
2025/08/10
最近認識了一位朋友,他有些工作上的疑問,想問問資深職場工作者的想法。他是一位舞者,正在從事一份他自己定義為「表演藝術」,但在外人眼中卻充滿問號的工作。 場景是在一家私人俱樂部,他穿得很少,戴著面具,身上被道具束縛,根據VIP客人的指令擺出各種姿勢。全程沒有身體接觸,他認為這與過去在商業展場
Thumbnail
2025/08/10
最近認識了一位朋友,他有些工作上的疑問,想問問資深職場工作者的想法。他是一位舞者,正在從事一份他自己定義為「表演藝術」,但在外人眼中卻充滿問號的工作。 場景是在一家私人俱樂部,他穿得很少,戴著面具,身上被道具束縛,根據VIP客人的指令擺出各種姿勢。全程沒有身體接觸,他認為這與過去在商業展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為一個毫無加拿大經驗與人脈,甚至沒有身份的外國人,想在海外找到加拿大的工作,真的是一件不簡單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加拿大找工作的經歷,以及獲得工作簽證的過程。
Thumbnail
作為一個毫無加拿大經驗與人脈,甚至沒有身份的外國人,想在海外找到加拿大的工作,真的是一件不簡單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加拿大找工作的經歷,以及獲得工作簽證的過程。
Thumbnail
總是會有不同的聲音在激辯到國外當台勞,是愚蠢還是成長。從一開始的樂於分享,到後來選擇默默傾聽微笑。 因為我終於發現,當一個人選擇急於批判一件未曾經歷的事,他就永遠把自己限在既有思維裡,即使我們告訴他再多,也無法改變他的世界一絲一毫。 2004年澳洲首次開放台灣人到澳洲度假打工,我在2007年
Thumbnail
總是會有不同的聲音在激辯到國外當台勞,是愚蠢還是成長。從一開始的樂於分享,到後來選擇默默傾聽微笑。 因為我終於發現,當一個人選擇急於批判一件未曾經歷的事,他就永遠把自己限在既有思維裡,即使我們告訴他再多,也無法改變他的世界一絲一毫。 2004年澳洲首次開放台灣人到澳洲度假打工,我在2007年
Thumbnail
2019年從日本的研究所畢業回台灣工作開始,做了三份日文業務的工作發現自己好像不喜歡業務這個身份,日報週報月報季報年報,無止盡的報告消耗很多自己對生活的熱情。而在這幾年的上班生涯因為通勤時間太長,在捷運上看YOUTUBE上的韓文教學頻道而考過韓檢中高級,也因轉換心情撿起許久已荒廢的英文也把多益考到了
Thumbnail
2019年從日本的研究所畢業回台灣工作開始,做了三份日文業務的工作發現自己好像不喜歡業務這個身份,日報週報月報季報年報,無止盡的報告消耗很多自己對生活的熱情。而在這幾年的上班生涯因為通勤時間太長,在捷運上看YOUTUBE上的韓文教學頻道而考過韓檢中高級,也因轉換心情撿起許久已荒廢的英文也把多益考到了
Thumbnail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有朋友好奇問到,為什麼我會選擇到加拿大生活? 所以我決定寫一篇我、加拿大、和當初的決定,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想法。
Thumbnail
有朋友好奇問到,為什麼我會選擇到加拿大生活? 所以我決定寫一篇我、加拿大、和當初的決定,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想法。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存在,是為了讓人學會捨棄;但不代表要全然丟棄,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可以和平共處的位置。 在實習機構和一個姐姐聊天,得知她原來是念資訊類科系,甚至還是留學美國的高材生;但回到台灣後,她選擇花五年時間,一邊兼職考上公務員,做著和之前全然不同的事。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存在,是為了讓人學會捨棄;但不代表要全然丟棄,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可以和平共處的位置。 在實習機構和一個姐姐聊天,得知她原來是念資訊類科系,甚至還是留學美國的高材生;但回到台灣後,她選擇花五年時間,一邊兼職考上公務員,做著和之前全然不同的事。
Thumbnail
自從看了“做自己喜歡的事真的能賺錢”和“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後就一直想著要開始練習紀錄和分享生活。但從“想”到開始已經是4年了。 從懷孕、小孩出生、回到職場然後又舉家搬到美國生活一年剛好4年的時間,今天這篇分享文著重在“美國”生活的感想,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嗎? 先說說我個人背景:在台灣長大,
Thumbnail
自從看了“做自己喜歡的事真的能賺錢”和“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後就一直想著要開始練習紀錄和分享生活。但從“想”到開始已經是4年了。 從懷孕、小孩出生、回到職場然後又舉家搬到美國生活一年剛好4年的時間,今天這篇分享文著重在“美國”生活的感想,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嗎? 先說說我個人背景:在台灣長大,
Thumbnail
整件事情說起來也挺奇妙的,提離職後閒閒沒事幹,有一天看到IG打廣告說【人生工作遇到瓶頸了嗎?可以考慮遊學喔】,然後列出了好幾個國家給我看,挺動心的但畢竟失業沒收入,也只停留在想想的階段,後來隨口跟法蘭提了一下這件事情,沒想到他說這是好主意,然後開始很積極地幫我查資料,看哪間語言學校比較好,而且還知道
Thumbnail
整件事情說起來也挺奇妙的,提離職後閒閒沒事幹,有一天看到IG打廣告說【人生工作遇到瓶頸了嗎?可以考慮遊學喔】,然後列出了好幾個國家給我看,挺動心的但畢竟失業沒收入,也只停留在想想的階段,後來隨口跟法蘭提了一下這件事情,沒想到他說這是好主意,然後開始很積極地幫我查資料,看哪間語言學校比較好,而且還知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