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股癌-Podcast-25.08.16
**起初認為股票很簡單,只要看年報、做資料分析、找到好公司並長期投資。
*後來發現市場上資訊來源複雜,有些來自公司小場會議,分享未必對外公開的訊息。*產業資深人士可能無意中透露公司未來計畫,帶來額外資訊價值。
*難以判斷哪些資訊能公開,哪些可能涉及內情,因此溝通時需謹慎,常以閒聊方式帶過。
*專注傾聽仍可抓住重點,能向大眾交代市場觀察。
*資訊取得方式改變,從單純閱讀法說會與年報,到直接詢問研究員或主力大股東,獲得公開資訊外的故事。
*投資規模擴大後,能操作的股票種類不同,市場觀點與分析方式也隨之進化。
*強調成長的重要性,部分投資節目或粉專多年來停留在原地,沒有隨市場與資金量成長。
**市場白熱化與氛圍觀察
*近期市場進入白熱化,軍工與PCB板材等飆股持續大漲。
雖有參與但部位不大,錯過後續獲利。
*判斷過熱的方法之一是觀察社群:當大量人自信滿滿教投資、甚至恥笑巴菲特時,市場往往接近高點。
*近期出現小作文現象,如順達BBU的假英文資訊廣傳,市場看起來很急躁。
*回顧過往案例,例如幹你娘all in川湖TP3000的多空論戰,顯示市場故事化操作的特色。*
**市場操作花樣與投機氛圍
*新奇操作方式出現,有人在台北101外牆打上I love 富喬.金居,將PCB板材題材炒到更熱。
*富喬、金居、台玻等相關材料股因銅箔加工費用上漲、供給緊張而受益,被視為海運2.0。
*租用101外牆廣告費用意外便宜,未來可能更多人效仿以推高標的。
*這反映市場由小遊戲升級為大規模造勢,投機氛圍濃厚。
**行情研判與風險管理
*市場白熱化不代表立即反轉,需透過多次事件確認。
*觀察熱門標的:若開高後一路下跌,伴隨吞噬K和大量,可能代表有人出貨。
*近期雖有盤中急殺,但最後仍能收回,顯示台股非常強勢。
*技術指標鈍化不必然是賣點,因市場瘋狂可持續更久。
*建議等待明確反轉訊號再決定操作。*
*短線交易者需把每次急跌當狼來了看待,寧願增加摩擦成本,也要降低下檔風險。
**美國政治與關稅風險
*川普與普丁的會面雖未有明確條件,但代表烏俄衝突可能有解方的契機。
*川普談及半導體關稅,甚至喊到200%~300%,這種數字幾乎等於貿易中斷,屬於誇張談判手法。
*川普言論要同時「認真看待」與「不必過度解讀」,實際數字仍有調整空間。
*台積電因在美設廠,可能列入豁免,但成熟製程或未赴美設廠的台廠可能受衝擊。
*川普現行模式是by case/by company,例如蘋果與台積電設廠被算作蘋果投資,因此獲得豁免。
*許多廠商數據被重複計算,蘋果、NVIDIA等皆誇大投資金額,但川普買單,因此終端產品若獲認證,台灣供應鏈仍有機會受惠。
*因此200%~300%的關稅消息短期不必恐慌,更多是談判籌碼。
**應用材料(AMAT)財報警訊
*公司下修第四季營收與盈利,主因中國業務不確定性。
*中國過去大幅拉貨設備,近期支出放緩。
*預期Q4中國營收比重降至約29%,部分積壓訂單仍待出口許可證核准。
*先進製程呈現寡占態勢,競爭減少,設備支出決策更謹慎,導致支出節奏放緩。
*股價因此大跌,屬於合理反應。
**Coherent股價暴跌與光通產業觀察
*Coherent股價單日大跌20%,市場傳為光通第一槍。
然而Earnings Call內容顯示:800G收發器表現佳,1.6T開始放量,2025下半年至2026展望不錯。
OCS光學電路交換機持續放量,市場規模估2B美元,Google是主要推動者。
*Google帶動多家公司,包括Celestica、光聖等,單一大客戶能養活整條供應鏈。
*數據中心互聯需求強勁。
*潛在利空在於德州雪曼的6吋磷化銦新產線擴產,短期恐難滿載。
*市場稱其為陸家嘴概念股,因中國資金大量湧入,交易過度擁擠,造成財報後股價爆跌。
**擁擠交易的風險
*過度擁擠的股票(如Astera Labs、Cradle)即便基本面無虞,財報後也可能因籌碼壓力大跌。
*類似經驗如Crowdstrike、Celestica:財報不差仍大跌,隨後回升,但投資人心理壓力沉重,容易過早出場錯失後段漲幅。
*擁擠股在Earnings前後需謹慎,不宜加碼或槓桿,避免短線被洗出局。
*若持股比重過高,適度在財報前減碼,降低心理衝擊。
*雖可能錯過短線噴發,但可避免因短期下跌而影響操作心態。
**近期財報季出現業績不壞但股價暴跌的現象,顯示籌碼擁擠度影響加大。
*市場氛圍出現微妙變化,並非多頭結束,而是需保持警覺。
*投資策略上應避開最擁擠的標的,特別是在財報前後,減少因短線波動造成的風險與心理壓力。
**QA部分。五檔掛單的牆與整數關卡判讀
*整數關卡常見在牆上的單如右側賣200張,若左側買盤持續小口補(每檔3–5張不斷冒出),這些在整數關卡上的大量掛的賣單 多半是掛爽的,準備要自己撞破、要引動後續漲過牆後的追價。
*觀察重點是買盤是否連續補位與推價節奏;一旦牆被主動敲破,動能單容易跟上。
*不是每面牆都該敲,須確認左側補單連續性與推升意圖再動手。
*此類訊號偏向輔助 而非單獨的突破/跌破依據,但命中率在上述型態下偏高。
**漲停隔日的反向佈局與撤單行為
*鎖漲停後隔日,常見左側(買3/買4)堆牆、塑造很多人在接的熱鬧感。
*若你先把買1/買2灌破,買3/買4常同步往下撤,代表並非真心承接,只是造勢。
*操作重點是分辨「展示買氣」與「真的要接」,避免把籌碼直接丟給假性買盤。
**程式單/造市與假外資的痕跡
*不少程式/造市掛在外資分點(大小摩、美林、高盛等),帳面呈現今買明賣、來回沖,而非線性收籌碼/出貨。
*這類行為多在維持流動與價差,非單向布局;解讀分點買賣時要留意量化/造市邏輯而非過度聯想基本面訊號。
**用試單辨識造市方位
*判斷程式單的方法是掛單測試:若掛在買一之上立即被成交,表示造市商站在賣方;若反而推高賣單被吃掉,表示造市商或量化程式在買方,甚至會主動幫你推價。
*情境A:買一200、你掛201,賣一202;一掛就立刻全數成交,且你掛多少 他就丟多少,代表對手在賣方餵量,不易逼其推升。
*情境B:同價帶 你掛201瞬間把202、202.5、204一路吃掉,且你再往上掛仍被連吃,代表對手在買方搶量,可順勢利用其推力。
*關鍵技巧是用小量、快速撤單/閃電下單去探路,讀懂當下程式/造市的站位。
**吃豆腐的可行性與限制
*利用量化/造市的即時反應,可先收再點、點到成交再往上點,於上方回灌給對手賺差。
*但可吃到豆腐的量通常不大、失敗率存在,必須控好部位大小與滑價風險,嚴守撤單與停損流程。
**實戰心法與風險控管
*五檔訊號僅作輔助,需結合量價節奏、整數關卡反應與盤中回補連續性共同判斷。
*多用小單試探對手態度與撤掛速度,再決定是否參與敲牆或反向狙擊。
*避免把單純的造勢/造市行為誤讀成基本面轉折,分點資訊需搭配行為軌跡驗證。
*整體而言,程式單與造市的存在使市場更具流動性,但要靠觀察與實測來判斷對手方的態度,僅憑籌碼資料難以看出全貌。
**資金湧向美國與基建/建廠題材
*各國資金湧向美股屬於現在進行式,多數infrastructure與建廠相關標的已在右上角、相當程度反映。
*後續仍可能有新環節與二階供應鏈受惠,但整體更像延伸題材而非剛起步的主升段。
*關注焦點放在尚未被充分定價的細分環節與新連結(新工序/新材料/新設備瓶頸),而非已被市場講很久的老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