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 光合作用是什麼?介於 C3 與 C4 之間的演化中繼站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最近中央研究院發表了一篇論文,透過置入六個外來的基因,在植物中建立了一條新的代謝途徑。在他們的新聞稿中提到,「首度創造自然界未曾有的「合成二碳」(synthetic C2)植物」,想必引起許多人的好奇吧!

我們在學習生物學與植物生理學的時候,通常都會學到C3、C4與CAM植物,但是從沒聽過C2植物,既然說是「合成二碳」植物,是不是意味著自然界有C2植物呢?什麼是C2植物?


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 C2 光合作用?

我們熟知的光合作用有兩種主要型態:C3、C4與CAM。

所謂的C3 植物,是直接利用 Rubisco 來固定 CO₂,但容易受到 O₂ 影響,發生浪費能量的光呼吸作用;許多我們熟知的農作物(如稻米、小麥),都是屬於這類。

而C4 植物則演化出「Kranz anatomy」(圍繞著維管束的「髓鞘細胞,Bundle Sheath Cell」)及特殊代謝,能在髓鞘(bundle sheath, BS)細胞濃縮 CO₂,大幅降低光呼吸損失。有些農作物,如玉米、甘蔗,就是屬於此類。

當然,還有CAM植物;CAM植物使用類似C4植物的方式來濃縮 CO₂,但是濃縮的時間發生在夜晚,而且也沒有髓鞘。


那麼 C2 植物呢?

它們介於C3與C4兩者之間,還沒有完整的 C4 循環,卻已經學會把光呼吸產生的 glycine 輸送到髓鞘細胞的粒線體,釋放出的 CO₂ 在髓鞘細胞內被再次利用。


這種機制被稱為 photorespiratory glycine shuttle(光呼吸甘胺酸途徑),但因為涉及的是含有兩個碳的 glycine,所以也被稱為 C2 光合作用。


換句話說,C2 植物並不是「效率超高」的新型光合作用,而是 一種減少浪費的過渡策略,過去一向被認為是植物逐步邁向 C4型態代謝的過渡階段

但是,到底C2植物與C3、C4植物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最近有研究團隊選擇了南美草本屬 Homolepis來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為什麼要選擇 Homolepis

他們會想到研究 Homolepis 屬,其實有很明確的理由:

首先,Homolepis 在禾本科亞科 Arthropogoninae 中,正好是與一個 C4 屬(Mesosetum) 形成了姊妹群。這意味著它很可能保留了 C3 → C2 → C4 演化路徑上的中間狀態,因此是觀察 C4 光合作用起源的「理想窗口」 。


過去的形態學與親緣研究,已經暗示 Homolepis 內部可能含有 proto-Kranz 或 C2 型的物種。研究者推測,這個屬可能保存了與 C4 起源有關的祖先特徵遺跡,因此值得進行全面檢測 。


因此,他們不僅研究了Homolepis,還同時研究了屬於它的最近姊妹群的 Mesosetum loliiforme(NADP-ME 型 C4)作為對照 。這樣就能把 Homolepis 內部的 C3、sub-C2、C2 物種,和一個明確的 C4 物種放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演化比較組合 。


透過對 Homolepis 所有已知物種的氣體交換、解剖、同位素、GLDP 定位等分析,研究團隊得以釐清 C2 的演化角色,並測試禾本科的 C2/C4 演化是否和雙子葉(如 Flaveria)相似 。

簡單說吧,因為Homolepis 的「剛好」位置(在 C3 與 C4 的分歧點上)、內部可能的中間型多樣性、以及 有姊妹群 C4 可供比較,讓它成為理解 C2 與 C4 演化的一個「天然實驗室」。


研究團隊分析了這個屬的五個物種,結果發現,與M. loliiforme放在一起,它們剛好構成了一個演化階梯:

  • C3 型:H. glutinosa, H. villaricensis
  • 弱型 C2(sub-C2 型):H. isocalycia
  • C2 型:H. longispicula, H. aturensis
  • 姊妹群 M. loliiforme → C4(NADP-ME 型)

透過碳同位素、氣體交換、葉片解剖與甘胺酸脫羧酶(GLDP,P-subunit of glycine decarboxylase,又稱為甘胺酸裂解系統P蛋白) 定位,他們確認:

  1. C2 物種的髓鞘細胞明顯增大,葉綠體、粒線體與過氧化體數量上升。
  2. 甘胺酸脫羧酶幾乎完全轉移到髓鞘,顯示光呼吸產生的 CO₂ 已集中於髓鞘被再次固定。
  3. H. isocalycia 其實透過「混血」創造出新的中間型。

這些發現意味著:C2植物在禾本科演化中,是一個真實存在的階段,而不只是理論上的假設 。


而其中的H. isocalycia特別有意思。

研究團隊用轉錄體和基因樹分析,發現H. isocalycia 的 DNA 並不是單純來自「C3 支系」或「C2 支系」,而是同時含有來自 C2 的 H. aturensis,以及 C3 支系祖先(包含 H. glutinosaH. longispicula 共同祖先)的基因。


這代表它的「父母」分別來自不同的光合作用類型背景,一個偏 C2、一個偏 C3。因為發生了這種基因混血,使它表現出 sub-C2(弱型 C2) 的性狀。


這個發現為何重要?

以往我們認為從 C3 → C2 → C4 是一條「單線演化路徑」。但 H. isocalycia 顯示,雜交也能產生介於 C3 與 C2 之間的中間型代謝。


這個發現意味著,C2 並不只有一條路徑可以達成,雜交也可能創造新的「過渡狀態」。因此,在重建演化樹時,不能單純把「某種性狀」看成祖先單一遺傳下來的,因為可能是基因交換造成的。


也就是說,H. isocalycia 並不是純粹「自己演化」出 sub-C2這種代謝型態,而是因為 兩個不同光合作用背景的物種透過雜交混合,才表現出一個過渡型態。這對理解 C4 演化的多樣路徑非常重要。


至於最近中研院發表在 Science 期刊上的論文,把阿拉伯芥(典型 C3)加了 6 個外來基因的「合成C2 植物」,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裡有幾個問題值得討論:

首先,自然界的 C2 植物有很多層次的特徵,除了基因表現,還包括解剖學變化(如 髓鞘細胞增大、器官數增加)、酵素定位轉移(甘胺酸脫羧酶進入髓鞘細胞)、氣體交換特徵(補償點下降)等等。


所以,中研院研究團隊在阿拉伯芥中完成的工作,的確是非常重要也非常了不起(光是要從不同生物中找到適當的基因放進阿拉伯芥,就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還是只能說是「人工模擬」。他們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引入適當的外源基因的確可以改變代謝流程,但它仍缺乏自然 C2 植物的整體解剖結構與細胞層次的重組。


若要更嚴格地說,它應該是「具備部分 C2 功能的基因轉殖 C3 植物」,稱為 proto-C2 或「sub-C2-like」或許更精確一些。


Homolepis 的研究顯示,C2 物種的出現涉及長時間的自然選擇與基因調控網絡重塑,而不只是基因導入。


在植物中建立一條新的代謝途徑,確實是非常不容易;但是若要把「基因轉殖模擬」直接等同於「C2 植物」,確實稍嫌草率。


總而言之,我們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解釋C3、C2、C4之間的關係:

  • C3植物就像沒冷氣的火車,夏天的時候乘客(CO₂)容易跑掉(光呼吸)。
  • 而C2植物就像加裝了「半套冷氣」,至少在某個車廂(髓鞘)裡,能夠把跑掉的 CO₂ 抓回來。
  • 至於C4植物就像全車都裝了冷氣系統,CO₂ 幾乎不會跑掉,效率最高。


自然的 C2 植物有完整的「車廂設計」與「抓回系統」,而阿拉伯芥的六基因版本比較像是「在 C3 車廂裡加了一台冷氣機」,功能有限,但不能說就等於整套 C2 設計(當然也不是發明...)。

透過研究Homolepis與它的姊妹群,研究團隊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這三類型的代謝之間的關係,確認C2的確是介於C3與C4的中間型;而H. isocalycia讓我們理解到,演化有許多不同的途徑,自己產生變化是一種,透過雜交又是另一種;至於中研院的研究,則更進一步讓我們體會到,條條大路通羅馬!真的非常酷!


參考文獻:

Pereira Alvarenga, J., Costa Monteiro, A. M., Tomaz, F. D., Reinheimer, R., Zuloaga, F. O., de Oliveira, R. C., Christin, P.-A., Sage, R. F., & Sage, T. L. (2025). Evolutionary diversification of C2 photosynthesis in the grass genus Homolepis (Arthropogoninae). Annals of Botany, 135(4), 769–786. https://doi.org/10.1093/aob/mcae21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87會員
973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email protected]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9/21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在昨天(9/19)頒獎了,很可惜不像去年有植物類的獎項,不過有一個獎也算根植物扯上關係,就是媽媽吃大蒜,寶寶會喝到「蒜味乳汁」...結果寶寶更愛喝!
Thumbnail
2025/09/21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在昨天(9/19)頒獎了,很可惜不像去年有植物類的獎項,不過有一個獎也算根植物扯上關係,就是媽媽吃大蒜,寶寶會喝到「蒜味乳汁」...結果寶寶更愛喝!
Thumbnail
2025/09/20
在適當的時機發芽,對植物來說是關乎生死的重要課題;但是,正在發育的種子有媽媽保護,無法準確得知外界的氣候是否適合。也就是說,種子需要媽媽提供環境資訊,讓它知道現在是不是發芽的好時機。 植物如何做到這件事呢?最近的研究,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基因:LHP1!
Thumbnail
2025/09/20
在適當的時機發芽,對植物來說是關乎生死的重要課題;但是,正在發育的種子有媽媽保護,無法準確得知外界的氣候是否適合。也就是說,種子需要媽媽提供環境資訊,讓它知道現在是不是發芽的好時機。 植物如何做到這件事呢?最近的研究,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基因:LHP1!
Thumbnail
2025/09/19
臺灣人常開玩笑說,很多媽媽都希望自己能像章魚一樣有八隻手。想想看:一邊煮飯、一邊接電話、另一邊還要哄小孩、順便把桌上的東西收起來——如果真的多長幾隻手,好像就能解決「手不夠用」的困境。 不過,章魚的八隻手可不只是數量多,牠們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分工與靈活性。
Thumbnail
2025/09/19
臺灣人常開玩笑說,很多媽媽都希望自己能像章魚一樣有八隻手。想想看:一邊煮飯、一邊接電話、另一邊還要哄小孩、順便把桌上的東西收起來——如果真的多長幾隻手,好像就能解決「手不夠用」的困境。 不過,章魚的八隻手可不只是數量多,牠們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分工與靈活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植物的表面都會有由脂肪酸而來的角質與蠟,有些植物甚至相當厚,會讓植物看起來「閃亮亮」的。 這些角質與蠟,可以防水以及抵抗病蟲害,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它們的影響層面可不止於此喔!
Thumbnail
植物的表面都會有由脂肪酸而來的角質與蠟,有些植物甚至相當厚,會讓植物看起來「閃亮亮」的。 這些角質與蠟,可以防水以及抵抗病蟲害,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它們的影響層面可不止於此喔!
Thumbnail
為了因應培養環境需求,讓所培養的細胞、胚胎、微生物和組織等,有最適合的生長環境,這時候就需要有三氣培養箱來達成。三氣培養箱會使用到二氧化碳和氮氣,利用氮氣來抑制周圍的氧氣濃度,進而調控培養箱內的氧氣濃度,來達到所設定的CO2和O2濃度。 目前在三氣體培養箱中,常見的O2 Sensor有2
Thumbnail
為了因應培養環境需求,讓所培養的細胞、胚胎、微生物和組織等,有最適合的生長環境,這時候就需要有三氣培養箱來達成。三氣培養箱會使用到二氧化碳和氮氣,利用氮氣來抑制周圍的氧氣濃度,進而調控培養箱內的氧氣濃度,來達到所設定的CO2和O2濃度。 目前在三氣體培養箱中,常見的O2 Sensor有2
Thumbnail
對絕大部分的植物來說,進行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事,而要進行光合作用就需要葉綠體(chloroplast)。所以,葉綠體能不能正常發育,對植物非常重要。 過去的研究發現一個稱為GLK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對葉綠體發育很重要。最近又發現了更多的重要基因喔!
Thumbnail
對絕大部分的植物來說,進行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事,而要進行光合作用就需要葉綠體(chloroplast)。所以,葉綠體能不能正常發育,對植物非常重要。 過去的研究發現一個稱為GLK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對葉綠體發育很重要。最近又發現了更多的重要基因喔!
Thumbnail
(北亞利桑那大學新聞稿 2024年7月24日)近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樹皮中的微生物能從大氣中吸收溫室氣體,這使得樹木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作用,比科學家先前想像的更加重要。 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劇超過預期時,這項新發現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只要他們願意採取必
Thumbnail
(北亞利桑那大學新聞稿 2024年7月24日)近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樹皮中的微生物能從大氣中吸收溫室氣體,這使得樹木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作用,比科學家先前想像的更加重要。 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劇超過預期時,這項新發現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只要他們願意採取必
Thumbnail
基因表現,就是讓位於我們基因體裡面的基因,透過轉錄與轉譯產生蛋白質。 轉錄需要轉錄因子,而轉錄因子上面有些重要的區域,如轉錄活化區域,並不是很容易發現,更不用提研究。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新方法來研究轉錄活化區域,很厲害喔!
Thumbnail
基因表現,就是讓位於我們基因體裡面的基因,透過轉錄與轉譯產生蛋白質。 轉錄需要轉錄因子,而轉錄因子上面有些重要的區域,如轉錄活化區域,並不是很容易發現,更不用提研究。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新方法來研究轉錄活化區域,很厲害喔!
Thumbnail
因為除草劑的使(濫)用,超級雜草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 最近有科學家開發了新技術,可以製造出「不育性雜草」,而且植物還被迫保留它們! 「不育性雜草」是怎麼產生的?
Thumbnail
因為除草劑的使(濫)用,超級雜草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 最近有科學家開發了新技術,可以製造出「不育性雜草」,而且植物還被迫保留它們! 「不育性雜草」是怎麼產生的?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Thumbnail
過去能固氮的植物,必須要招募「客卿」(如根瘤菌),但是最近發現有植物體內竟然有固氮的胞器~!  
Thumbnail
芳香酶是一種細胞色素P450的複合酶,可氧化脫去C19類固醇(雄烯二酮和睪酮)的19-甲基,使A環芳構化,從而轉變成C18雌激素(雌酮和雌二醇)。 芳香酶也是血紅素蛋白家族的一種酶,只存在於特定的組織細胞,不會游離於血液中,芳香酶只存在於細胞中的內質網膜,並與網膜緊密結合,很難單獨分離並純化
Thumbnail
芳香酶是一種細胞色素P450的複合酶,可氧化脫去C19類固醇(雄烯二酮和睪酮)的19-甲基,使A環芳構化,從而轉變成C18雌激素(雌酮和雌二醇)。 芳香酶也是血紅素蛋白家族的一種酶,只存在於特定的組織細胞,不會游離於血液中,芳香酶只存在於細胞中的內質網膜,並與網膜緊密結合,很難單獨分離並純化
Thumbnail
這裡將陸續針對新冠科普中常用術語,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醫學科目標題(MeSH)與其他國際標準詞彙等陸續更新建立索引。並輔以知識本體(ontology)知識樹協助讀者快速進入知識單元的架構。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
Thumbnail
這裡將陸續針對新冠科普中常用術語,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醫學科目標題(MeSH)與其他國際標準詞彙等陸續更新建立索引。並輔以知識本體(ontology)知識樹協助讀者快速進入知識單元的架構。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