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絕大部分的植物來說,進行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事,而要進行光合作用就需要葉綠體(chloroplast)。所以,葉綠體能不能正常發育,對植物非常重要。
過去的研究發現一個稱為GLK(GOLDEN2-LIKE)的基因,它是一個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從苔蘚到被子植物中,都可以找到GLK;在大多數被子植物中都有兩個GLK。缺少它們的植物呈現淡綠色、葉綠體發育不完全、內部的類囊體出現結構異常。分子層面的研究發現,GLK調控與葉綠素生合成、光系統I、II功能相關的基因。
但是,葉綠體的發育對植物來說實在太重要,一般來說,這樣重要的事,生物體不會只交給一條路徑來調節;於是研究團隊決定要再仔細看看。
當然,牽涉到這麼重要的事情的基因,也有可能是「必需」(essential)的基因;這也就是說,它們發生突變會造成植物直接死給你看。如果是必需基因,那麼這樣的突變株就找不到了。(楚留香的名言:死人是不會說話的。)
不過,研究團隊決定不從突變株找起。他們決定去分析植物在去白化(de-etiolation)過程中的基因表現數據。
什麼是「去白化」呢?
這樣說吧,你吃過豆芽菜嗎?豆芽菜就是所謂的「白化苗」(etiolated seedling)。把綠豆或黃豆種在無光的狀況下,它們會長出細細長長的「莖」(其實是胚軸)、淡黃色且閉合的葉片,這是因為在沒有光的狀況下,植物為了要保命,一方面積極地把自己伸長好尋找光線,另一方面則不讓葉綠體發育,這樣才能在子葉的養分耗盡之前,讓自己伸到最長,提高找到光線的機率。
但是,若你把豆芽菜照光,植物馬上會開始合成葉綠素、發育葉綠體、打開子葉、停止胚軸延長...這個轉變就被稱為「去白化」。去白化是一個非常熱鬧的過程,牽涉到非常多基因!
不過,研究團隊把眼光放在去白化過程中對光有反應的轉錄因子上。而且,因為葉綠體的發育應該是對絕大多數的植物都很重要、甚至是必需的,所以他們認為這樣的基因,應該會跟GLK一樣是從簡單到複雜的植物都長得差不多。
於是,他們同時分析了地錢(Marchantia polymorpha)與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去白化過程中的基因資料,找尋對光有反應的轉錄因子。最後,他們在地錢中得到14個候選「人」。
接著,他們用CRISPR把這14個基因一一「砍」掉,最後發現,除了GLK之外,只有另一個基因RR-MYB5出現淡綠色的外觀。
而後,他們發現這個基因有一個相似的同源基因RR-MYB2。結果,當他們把這兩個基因同時從地錢「砍」掉以後,地錢的葉綠體含量降到剩下5%,且葉綠體明顯變小。多小呢?比少了GLK基因的地錢還要小30%!
這個基因,在阿拉伯芥裡面有沒有呢?有的。研究團隊發現,阿拉伯芥的MYBS1與MYBS2就是RR-MYB2與RR-MYB5的同源雙胞胎。少了這兩個基因的阿拉伯芥,葉綠素含量下降了40%,葉綠體也明顯的變小、類囊體發育不完全。
研究團隊分析少了這兩個基因的突變株發現,它們調節的基因比GLK還多!前面提到,GLK調控與葉綠素生合成、光系統I、II功能相關的基因,但是這兩個MYB基因不僅調節葉綠素生合成、光系統I、II功能,還調節固碳、光呼吸、光系統修復相關的基因。
那麼,這兩個MYB能不能讓少了GLK的植物恢復正常呢?答案是不能。而且,GLK也無法讓少了兩個MYB的突變植物恢復正常。這意味著,這兩個MYB與GLK雖然調控的基因有一些重疊、也都對葉綠體的發育很重要,卻還是有各自獨特的地方。
有趣的是,研究團隊發現少了GLK的植物,兩個MYB的表現量都增加了;但是少了兩個MYB的植物,GLK的表現量卻變少了。這意味著它們彼此之間會互相協調。另外,研究團隊在GLK基因的內含子(intron)中找到MYB可以辨認的序列,所以有可能MYB可以直接調控GLK的表現。
總而言之,透過研究去白化基因的表現,研究團隊找到了兩個轉錄因子與葉綠體的發育有關,且這兩個轉錄因子與之前就發現的GLK存在著互動。缺少這兩個基因的植物,葉綠素含量會大幅下降、葉綠體發育不良、類囊體發育不完全。
有點可惜的一件事是,研究團隊並沒有研究這兩個基因是不是受到光敏素調控。雖然去白化過程的總指揮的確是光敏素,所以光敏素會調控它們的表現也很正常,但是沒有實驗去驗證還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
參考文獻:
Frangedakis, E., Yelina, N. E., Billakurthi, K., Hua, L., Schreier, T., Dickinson, P. J., Tomaselli, M., Haseloff, J., & Hibberd, J. M. (2024). MYB-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s control chloroplast biogenesis. Cell, 187(1), 1-18.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06.039